工作总结

十四五规划如何结合工作【三篇】

时间:2022-01-18 16:50:48  来源:网友投稿

规划,意思就是个人或组织制定的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考量,设计未来整套行动的方案。规划是融合多要素、多人士看法的某一特定领域的发展愿景。提及规划,部分政府部门的工作同志及学者都会视其为城乡建设规划,,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十四五规划如何结合工作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十四五规划如何结合工作3篇

【篇1】十四五规划如何结合工作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讲话

刚才,X依次作了汇报发言。总的来说,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各县区各部门都高度重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意见、相对具体的目标、项目和措施。在后续工作中,大家要保持节奏,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思想先行、强化认知,准确把握“十四五”规划编制要点。一要坚持政治引领。编制“十四五”规划,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重点是要把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贯穿于“十四五”规划全文,让“十四五”规划真正成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和总书记对X殷切希望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二要坚持问题导向。编制规划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发展是为了解决矛盾问题。我们要积极对标对表中央和省的各项决策部署及目标任务,积极学习对照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积极响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向往,认真梳理我们当前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问题,找出痛点、找准难点,将之变成“十四五”时期工作的重点和要点,成为我们下一个五年工作的主要目标和方向,逐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三要坚持实事求是。“十四五”规划,是我市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之际,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规划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我们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能否开好局、起好步。这就需要我们准确全面地评价“十三五”规划的完成情况,更需要充分调研掌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各县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规划编制有关数据、指标的统计和测算,对完成的指标不虚报、不瞒报、不漏报,对预期的目标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适度超前、引导社会预期,而不要过度超前,搭建空中楼阁。

二、紧贴实际、科学有效,要让“十四五”规划有用能用管用。一要让规划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抓手。规划只是蓝图,实现这个蓝图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项目。我们产业发展的重点是推进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提升公路等级、加大路网覆盖,完善航空线路,提升铁路运力等等方面。

【篇2】十四五规划如何结合工作

2021-2025产科十四五规划
定位:将产科打造成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具有省、市级影响力的学科。
目标:持续不断加强专业培训,逐渐引进人才、购置设备、开展相关新技术新项目。
发展思路:我院现在已经是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在产前检查、产科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治、产后出血、胎儿生长受限的综合治疗,乙肝病毒、梅毒等感染性疾病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等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新院建成后按照三级医院要求独立设置产科,开展业务。
学科发展:在发展生理产科的基础上,努力发展母体医学、胎儿医学等亚专科,具体如下:一、开设产科特色门诊(围产保健中心)
1.产科高危妊娠门诊:开展高危妊娠的多个亚专业疾病业务:如不良妊娠史早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双胎妊娠、高龄二胎、前置胎盘、瘢痕子宫妊娠、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优生遗传与出生缺陷,使高危孕妇得到严密的监测,对于高危妊娠孕期管理、孕期营养指导、孕期保健、遗传性疾病的筛查等均建立一套常规制度及流程。

逐步开展预防严重产科并发症相关业务,加强预防、早期预警和围分娩期综合管理
①开设妊娠高血压疾病管理小组:对具有发生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妇,从孕早期开始给予相应干预(如小剂量阿司匹林等)的临床观察,建立子痫前期的早期预警和诊断新技术体系,加强孕产妇的早期监测、筛查高危患者并准确诊断,评估子痫前期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从而对临床子痫前期患者的干预提供依据,提高疾病的诊治水平。②孕产期VTE防控体系的应用:妊娠期和产褥期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高危时期,根据2015RCOG评估标准对孕产妇VTE高危因素进行监控、预警和分层管理。
③开展抗凝脂综合征的妊娠期管理和治疗: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与复发性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妊娠中晚期不明原因死胎、死产、早产、动静脉血栓形成等妊娠并发症相关,加强孕期保健,减少不良围产儿结局的发生率。
2.产科门诊实行门诊、病房,产前、产后“一条龙”服务。孕妇在门诊自由选择医生,从建卡至分娩均由该专家及所领导的医疗小组医生负责;医生熟悉病情,解除了病人的顾虑,使孕妇和家属有安全感。门诊-病房一条龙服务,开展一体

化产房(LDR)分娩服务,完善产科门诊和病房的无缝衔接,提高孕产妇的就诊体验和生产体验。在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基础上,医院开展一体化产房(LDR)分娩服务,提供专业、安全、多功能、家庭化和人性化的设施和服务。开创性地将分娩全流程在医疗基础上结合产妇个性化需求进行标准化,充分体现以“产妇及家庭为中心”的设计,既能适应复杂多变的临床分娩情境,又能按标准化流程确保医疗和服务质量。在完成分娩同时让准妈妈、爸爸感受到分娩中“浪漫和爱”的文化主题,满足患者在分娩中对于安全和愉快分娩体验的个性化需求。
3.开设围产期营养与体重管理门诊、助产士(分娩)门诊、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和产后复查门诊,满足各层次病人个性化需求。开展以下几类人群的营养管理与治疗:1)孕前高危人群:如肥胖,糖尿病家族史者,消瘦和营养不良等;2)高龄孕产妇;3)孕期体重增长异常(体重过高或过低);4)孕期营养膳食相关性疾病(孕期贫血、缺钙、便秘等);5)病理妊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及高脂血症、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或胎儿生长过快(巨大儿)、妊娠合并心脏病和肾脏病等;6)产后营养保健。采用产科联合营养师共同干预的方法,产科医生根据每个孕妇的特点,按照亚洲人群各妊娠时段体重增加标准提出规划和胎儿生长的最佳模型,再由营养师进行制定专门的营养治疗方案,包括个性

化营养评估、详实的膳食营养指导和膳食处方。同时针对高危孕产妇人群,进行营养、运动及多学科联合管理和干预。4、成立产前筛查中心,开展胎儿疾病的宫内筛查、诊断和治疗。在未来五年,产科配合超声科、检验科建立产前筛查中心,开展NT(胎儿颈项透明度测定)检查、早期唐氏筛查、中期唐氏筛查、无创DNA、四维B超、胎儿心脏B超、地中海贫血筛查、B族链球菌筛查等检查,对胎儿先天愚型及先天性结构异常等进行筛查,对遗传性疾病、染色体疾病进行产前筛查,如α、β-地中海贫血,针对胎儿生长受限、胎盘疾病、胎儿贫血、胎儿水肿、出生缺陷等胎儿相关疾病的产前筛查等医疗服务。使我院胎儿医学技术达到省、市级先进水平。
5、开设艾滋病、梅毒、乙肝咨询门诊,开展孕期梅毒规范治疗、乙肝病毒阻断诊疗服务。

6、开展多层次孕妇健康教育(孕妇学校):预防和保健是保证母子平安的重要措施之一,开设孕期教育的孕妇学校,在课程安排上引入国际上最新的健康教育理念,由产科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和护士定期免费为孕妇及其家属讲授妊娠和分娩的生理知识、孕期营养及心理保健、自然分娩及母乳喂养的好处等,采取集中讲座、一对一个人辅导及集体

互动等方式进行体重管理、营养指导、血糖监测等。开展孕期体操、拉玛泽呼吸培训,为顺产做好准备。
7、开展女性婚前检查、孕前优生咨询、免费叶酸发放、出生缺陷干预业务。
8、开展新生儿抚触、游泳,0-6月婴幼儿健康体操等智护训练指导。
二、病房:开设产科病房(母婴同室)区、产科VIP区(家庭化产房)、待产室、普通产房、VIP产房、及产房旁手术室。
1、产科病房(母婴同室):病房实行母婴同室,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同母亲在一起,配备设备完善、环境优美温馨的家庭式病房,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优质护理服务,由专业护理人员对孕产妇及新生儿提供连续的、更专业的优质护理和指导。由产科专业护理人员对产妇及新生儿实施一系列的整体护理:产褥期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乳房护理、母乳喂养指导、新生儿护理等。
2、开设普通产房及产房旁手术室,实施导乐陪伴分娩及分娩镇痛技术,急诊情况下即刻剖宫产:产房配备先进的多功能产床及胎儿中央监测系统,为了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及减轻分娩阵痛不适,实行开放式待产,允许1位家属陪伴待产;

实施导乐陪伴分娩及分娩镇痛技术,引进分娩镇痛仪,对临产孕妇实施无创分娩镇痛,使产妇免受宫缩阵痛之苦,快乐应对分娩;将产科手术室设在产房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急诊剖宫产术,赢得抢救产妇和新生儿生命的时间,保证母婴安全。
3、开设LDR一体化产房,便于开展自由体位分娩,温馨的家庭化待产分娩室,供家人及专业人员“一对一”陪伴待产分娩。集待产、分娩、产后恢复为一体的家庭产房,在专业医疗技术作为保障的基础上,同时满足家人全程陪同产妇的愿望,减少产妇分娩过程中的陌生感和恐惧感。LDR一体化产房配备可实现17种自由体位分娩的多功能产床、婴儿床、母胎监护仪、多功能新生儿推床及辐射台等,全面满足产妇在待产、产时、产后的各种需求。房间设置独立卫生间、陪护床、可调式沙发、摇椅、跨桌椅电视、冰箱、电热水壶、免费WiFi等,供产妇及家属休息、娱乐。
3、产房设置胎儿中央监测系统,可随时方便地进行产前、产时胎儿宫内状况的监测。降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4.医院协调配备新生儿住院总或者住院医生每日监测新生儿的情况,保障危急重症新生儿救治或者转诊,共同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

5.引进产后康复治疗仪,结合产后体操训练开展产后康复指导、产后预防血栓气压治疗、产后按摩与催乳服务。6、开展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水疗、新生儿保健体操等智护训练。
7、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先天性甲状腺疾病、苯丙酮尿症)、新生儿首次预防接种,配合新生儿科、保健科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先心病筛查。
三、延伸服务:对出院的产妇提供产后家庭访视或电话追踪随访,开展家庭月子服务。开展出院后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抚触,产褥期母体康复、产后体操、产后护理等服务,及时解决处理母婴护理问题。配合新生儿科、保健科开展新生儿疫苗接种、新生儿健康体检及发育监测。四、综合管理措施
1.科室管理: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职责范围,严把医疗质量关,奖惩分明,做好绩效,加强经济管理,增加收入。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兴院为宗旨,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团结协作、努力拼搏、不断更新知识,引进新技术,新理念、开展新业务,努力塑造妇产科服务品牌,我们有决心将科室打造成为一支技术一流、服务一流、口碑一流的优秀团队。


2、建立产科出血性疾病多学科团队:建立本市辖区危重患者的转诊中心。开展“多技术手段联合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技术,使凶险性前置胎盘术中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下降,保留子宫成功率增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科出血及产科危重症临床研究,开展产科危重症诊治及产科适宜技术的培训和技术演练,为降低本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做出贡献。构建产后出血危害程度的术前评分、联合介入中心制定血管球囊阻断等技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规范科室合理输血、液体复苏策略,开展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建立和完善以产科、血库、麻醉科、ICU等多学科协作抢救团队的综合预警体系。3.联合麻醉科开展自体血回输技术,降低异体输血量,缓解血库备血压力,减少患者经济费用。
4.逐步开设危重产科ICU:(在妇产科病房):对妊娠期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的高危孕产妇,术前联合ICU、麻醉科、内外科、放射科、血库多学科联合评估和确定治疗方案,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术后重症孕产妇,由产科医生经ICU轮转培训合格的医生管理,尤其在处理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妊娠期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多种危急重症,提高孕产妇抢救成功率。
五、做好营销:和医院客服部多沟通,制定营销方案,开展不同形式义诊及宣传工作,增加医院及科室影响力。

【篇3】十四五规划如何结合工作

某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内容提要】
保证规划编制进度。学校“十四五”发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分五个阶段,各处室要按照进度要求,制订规划编制时间表,明确各阶段的工作重点,保证每个环节按照既定进度完成编制任务。规划编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到上下衔接、左右照应,要根据区教育规划进度安排做好规划衔接,做到学校总规划、专项规划与区教育发展规划、区教育专项发展规划紧密衔接。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市区教育大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阶段,是推进学校跻身省市一流名校的历史机遇期。科学制定并认真实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对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提升,对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做好“十四五”时期教育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省教育现代化2035》精神,以及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紧紧围绕打造特色鲜明的高品质示范性学校的战略目标,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学校发展蓝图,全面部署学校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推进学校高质量提升、高水平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为推进全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做出积极贡献。
二、组织机构

(一)成立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书记、校长任组长。负责领导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各
分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统筹谋划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思路和举措,及时指导并协调解决规划编制重大问题。
组长:**(党总支书记)、**(校长)副组长:**(常务副校长)组员:其他校级领导干部、工会主席(二)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负责按照领导小组要求开展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和各专项规划
编制工作协调;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进展情况,落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各部门、各分院高度重视、科学安排,确保《规划》编制工作按时有效推进;立足地方、抢抓机遇,描绘好学校发展的远景蓝图;集思广益、凝聚共识,让《规划》成为一个凝聚共识、鼓舞人心、激励斗志的好纲领。
三、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一)发展现状
1.学科专业规模逐步扩大。“十三五”期间,我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秉承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学科专业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石油主干学科为特色,以工为主、文理管结合的学科格局,学科门类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和文学。专业由“十三五”初的XX个发展到“十三五”末的XX个,专业规模逐渐扩大。XX个专业中,理工类专业XX个,占

XX%文管类专业XX个,占XX%
2.学科专业特色更加鲜明。积极推进特色办学的各项改革和探索,
构建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确立了人才培养总目标:即培养“适应能力强、创新精神强、创业技能强”的特色实用人才。“十三五”期间,学院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院现有1个省级重点培育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2个某某省战略新兴产业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5个校级重点培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工学学科成为我院专业建设群的主体,反映了我院鲜明的办学特色。
3.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积极探索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
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挖掘专业资源优势,开发和设置特色课程;大力开展第二课堂特色活动,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创新和完善以“工学结合”为重点的“611”(专科专业“411”)人才培养模式。
4.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全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
4755.76万元,较好地满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5.教学管理日渐规范。“十三五”期间,学院机构改革,构建院院
(部)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明确各级管理权限和职责,实施目标管理考核,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管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6.校企合作教育快速发展。学院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
养学生,建立了一批实践教学基地
7.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考研录取率和
就业率连续多年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二)面临形势
由于独立学院在办学地位上的独特性,受庞大的、实力雄厚的公办高
校和已有丰富发展经验的高职高专的挤压,办学空间有限,加上自身办学资源有限,这些都影响了我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1.学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不
平衡,各学科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有些专业办学特色不够明显,在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大环境下,缺乏高水平双师型的专业领头人,办学水平有待提高。
2.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教学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一是专
职教师数量逐年上升,但是不同专业教师的数量严重不平衡,特别是城市建设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缺乏自有教师,部分核心课程仍需外聘教师承担。二是教师学历层次仍需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学院的教师学历层次有了很大提升,之前的本科学历的教师基本都硕士毕业或者正在攻读硕士学位,但是拥有博士学历的教师还是偏少。三是教师职称以中级为主,具有高级职称的学科带头人偏少。四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一是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有
待深入研究和探索;二是少数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导致学生就业困难;三是人才培养中如何处理好学生就业针对性与可持续发展两者间的矛盾,需进一步探索;四是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4.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应用型人才还有较大差距。我院大部分专业

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还有比较浓的长江大学色彩,按照“两个适应”、“两个压缩、两个加强”的原则,我院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进行了改革,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还不够深入,不能完全满足我院特色人才培养的要求。
5.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内生动力有待增
强。教学管理粗放,管理系统信息反馈和自我调节机制不够健全,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力度不够,教学质量检查落实不到位,内部质量保障、质量控制及质量认证的动力不足。
6.教学硬件设施不足。一是教学办公用房不足;二是图书馆、校园网
等公共基础设施条件还有待改善;三是专业实验室数量不够,特别是针对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的设备偏少,对实践教学和教师科研均有影响。
四、发展思路与目标(一)发展思路
“十四五”期间我院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为:稳定规模,优化结
构;协调发展,强化特色;注重内涵,提高质量。
1.依托优势学科专业,提升专业整体水平。以优势学科建设引领特
色专业建设,进一步发展和强化专业特色和优势,以特色专业建设支撑特色学院建设;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和传统专业建设和改造,办出特色,促进学院整体办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2.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社会需求为
导向,建立专业设立和退出机制,结合学院办学优势和发展定位,新增若干专业或专业方向;淘汰社会需求不旺、专业办学水平不高的专业。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进
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问题教学”、“启发式”、“讨论式”、“慕课”、“微课”等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4.建立专业评估机制,有效推动专业建设。建立院内专业建设定期
评价制度,促进各分院重视并加强专业建设;主要包括五个内容:一是建设规划,二是师资队伍,三是课程建设,四是实践教学,五是建设成效。改进教学评价和奖励机制,引导教师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的长效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力度,打造一批特色专业,力争在省级特色专业
建设上有所突破;以石油主干专业为重点,汇聚一支以较高学术水平学科专业责任教授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围绕人才培养和学院特色定位,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突破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瓶颈,满足特色实用人才培养需要;构建校企合作的研究平台,科学研究得到较快发展;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适时调整本科专业,形成特色突出,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全面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和学院长远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2.具体目标
(1)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符
合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工、管、理、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办

学优势特色更加明显,基础学科专业得到长足发展,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十四五”期间,建成2到3个左右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专业,如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等专业。建成一批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处及于领先地位专业,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
(2)条件更加完善,资源更加丰富。新建1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2
个大学生创新平台基地,新增5个校外实习教学基地。新建多媒体教学系统17套左右,使全院多媒体教室数量占教室总数的80%。
(3)教学建设更加扎实,改革成果更加丰硕。完成15门左右精品课
程的建设任务,实现更高层次教学改革成果的突破。
(4)评价机制更加完善,管理效率明显提高。完善专业建设管理办
法,建立专业准入和退出机制,改革专业建设评价办法,建立校内专业定期评价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信息快速响应机制,实现教学质量监控全程化和教学管理精细化。
五、具体措施
(一)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强化特色专业建设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立专业设立与退出
的动态调整机制和专业建设水平内部评价机制。“十四五”期间拟将生源较少的专业如测控技术与仪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实行隔年招生,个别专业甚至停招。规划建设油气储运工程、工程造价、会计学等专业,并且适时规划建设国民经济新兴领域专业。具体见表1。

2.协调发展,突出特色,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十四五”期间,抓住国
家大力发展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产业的机会,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相关学科专业的优势地位,寻找新的特色增长点;稳定热门专业办学规模,加大对基础学科专业的建设支持力度,促进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夯实办学基础,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
3.完善专业负责人制度,强化专业建设责任意识。为进一步加强专
业建设,提高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育优势特色专业,从“十四五”开始,实行专业负责人制度。每个本科专业设一名专业负责人,负责起草专业建设规划,组织拟订或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具体执行培养方案,组织开展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抓好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开展与其他同类院校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本专业的办学水平,扩大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二)完善激励与考核机制,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1.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加大青年教师培养
与培训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和科研工作考核办法,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上,将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作为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
2.鼓励教师参加企业锻炼,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
伍。每年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训,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将青年教师实训计划及其落实情况作为分院(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3.加强科学研究,建立2-3个科研平台,培养和引进一批科研骨
干。高水平学术论文每年增加15%以上。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

争取获得1-2项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
4.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按基础课程、专业课
程群和科研方向开展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建设。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结构优良、业务精湛的专业教师队伍。
(三)投入与增效并举,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
1.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十四五”期间,学院力争每年投入
XX万元支持教学建设和改革,平均每年投入不低于XX万元,用于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每年生均实践教学经费较上一年增加XX%以上,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
2.建立互利合作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实践教学基地。按照“长期
性、综合性、实效性、互惠性”的原则,依托行业,巩固和扩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四)强化内涵建设,实施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工程
1.强化内涵建设,提高课程建设水平。高标准完成15门左右精品课
程的建设任务,如:《大学英语》、《仪器分析》、《C#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结构力学》、《油藏工程》等。要达到的水平:一是教学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二是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根据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将科研和教学改革成果固化为教学内容。三是

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四是制度建设,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等。
2.加强特色教材建设,促使教学形成特色。按照“彰显特色、争创一
流”的原则,鼓励教师结合我院专业和学生特点,编写有特色的、高水平的专业课程教材。
3.加强信息化建设,拓展教学空间。建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资源网建设,整合教学改革成果和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网上共享。“十四五”期间,学院将投入10万元建设教学资源网,加大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力度,使80%的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特色人才培养计划
1.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多样化培养目标,使每个
学生都能充分发扬个性和发展潜力,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使学生既有扎实的基础,又在某一领域具有较为精深系统的知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性和就业针对性;积极推进“特色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2.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大教学改革研究的经费支
持和奖励力度,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在特色化人才培养方面,重点资助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组织力量深入开展改革研究和实践,提升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组织开展教师教学竞赛活动,

激励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对教学业绩特别突出的优秀教师,在职务评聘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整合实
验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将分散于各门课程中的实训逐步分离出来,整合成具有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训项目,把分散的时间集中起来,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使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六)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现代化教学管理体系
1.强化教学质量意识,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树立全
面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修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信息收集与分析、信息反馈、质量改进的循环闭合的质量保证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对教学质量的监督、保障和促进作用。
2.强化教学目标管理,控制教学关键环节。改进分院(部)教学工作
目标管理的检查、评比制度,根据分院(部)教学工作的特点和实际,设计指标体系和确立指标内涵以及改进检查方式,发挥教学促进办的调研、检查、诊断、指导的作用,调动各教学单位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推荐访问: 三篇 规划 工作

版权所有:精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精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精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223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