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13篇

时间:2022-11-23 11:40:02  来源:网友投稿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13篇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浅谈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  摘要:信息数字化已经成为当今非常普遍的事情,文化馆建设也需要紧跟潮流,  从人员、金费、网站建设等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13篇,供大家参考。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13篇

篇一: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浅谈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

  摘要:信息数字化已经成为当今非常普遍的事情,文化馆建设也需要紧跟潮流,

  从人员、金费、网站建设等方面着手,才能不断提升文化馆的数字的服务水平,满足群众需求。

  关键词:文化馆;建设;数字化

  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承担着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职能。特别是随着群众文化精神需求的日益增加,如何依靠数字化的平台、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更优质的服务群众、联系群众,为群众提供更好、更全面、更便捷的文化服务,这也是当下文化馆需要去进一步完善的重大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

  1、数字化建设认识不到位。虽然互联网发展非常快速,但仍有不少地方对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认为文化馆的工作主要还是承担辅导的功能,没必要提供信息化的服务,以至于有些地方到现在都没有像样的网站,根本无法为群众提供数字化服务。

  2、网站建设实用性不强。网站的制作也是一门学问非常深的艺术,当然,这里所指的艺术性并不是纯粹的艺术创作,也要强调一定的实用性。比如有些网站没有把资源进行整合,导致检索功能不全,群众难以搜索到有效的信息;有些网站虽然设有导航条,但有时存在打不开网页链接的问题,同样不便群众获取资源;而有些网站则页面颜色搭配混乱、页面排版过于复杂,容易让用户产生视觉疲劳。

  3、资金分配不足。一般的文化馆都没有设数字文化馆方面的建设资金,有些网站也是依托县市主管部门的网站下。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不单单是一个网站,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和人力,才能够做好网站的建设和后台的数据维护,充足的资金保证才能将网站做到尽善尽美。特别是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优秀的网站必须做到有专人管理,能够把文化馆的展览、讲座、培训、表演、比赛等相关的视频、图片最快速的传输到网站平台,才能体现数字化平台的及时性。

  4、网站缺少吸引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运用,群众大可以通过各种搜索引擎搜索到相关的信息,而一般文化馆都存在"有人建无人看"的局面。纠其原因,一是信息量

  太少,有些文化馆的艺术档案工作做的不是很到位,以致于很多的活动信息没有得到有效保存,录入到后台的数据就非常有限。二是互动性不强,文化馆的网站一般面向的都是当地的市民群众,不少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过于死板,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缺少创新。几乎很少有网站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群众只能单纯的浏览信息。

  二、解决方案

  1、页面设计讲究艺术。随着网站的普及,如何让一个普通的服务类网站吸引人眼球也是一门技术活,因此在网页设计上也要注重整体风格的统一。一个是色调上的讲究,文化馆网站主要提供群文方面的信息,包括舞台艺术、讲座展览、培训等信息,建议选择清爽的色彩,要给观看者以轻松愉悦的感觉,不建议使用新闻类网站常用的蓝色调,容易给人严肃不活泼的感觉。还有就是排版上要讲究。不管是什么网站,如果排版错乱的话一般都很难再吸引流量,不同的内容要做好分类、分块,重要的内容要放在显眼的位置,并且在主页就能搜索到。

  2、传播平台紧跟时尚。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开发与使用,微信、微博等客户端平台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交流软件,完全颠覆了以往只有主流媒体才会承担新闻信息发布的功能。任何一个单位都可以实名认证开通自己信息平台。以浙江江山为例,有微信公众平台"江山发布"、"江山信息网"、FM101等多个平台,关注最多的是"江山发布"拥有十万粉丝。文化馆完全可以开设微信平台,可以将部分比赛通过微信投票的方式进行,以提高人气和粉丝量,这样可以迅速提高知名度。再加上文化馆具有免费开放的功能,群众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培训、演出等相关信息。

  3、整合资源丰富内容。一是整合现有资源。根据微信和网站两种平台不同的特点进行整理的收集资料。文化馆承担的是全市文化活动的开展、辅导工作,在网站建设上,可以将全市各乡镇(街道)开展的文化活动进行汇总更新,搭建活动专题,这样既可以起到档案整理的功能,又能丰富网站信息。二是增加互动功能。这里的互动不是指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而是网络线上交流,文化馆的网站应该开设互动咨询平台,在线为群众提供问题的解答和回复,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开设网上展馆。除了活动以外,增加摄影区、视频区,将举办过的活动视频、拍摄的微电影上传到相应的区块,给受众提供更多的浏览内容。还可将各艺术门类的优秀作品及文化馆的历史资料、成长历程进行展示,并将相关的出版物以电子书的形式投放在网上,供群众了解和欣赏,扩大知晓度。四是展示传统文化。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被人所重视,不少县市区都成立了独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不过我认为没有必要重新单独建立网站,可以将非遗的内容与文化馆的相结合,设立非遗专区,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4、专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现在不少文化馆网站都存在一个现象,重建设、轻维护,一开始的时候非常重视,时间长了以后就变的没有人管理,信息也无人更新,点击进去都是过时的内容。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选好人手,做到专人运营和管理,

  最好能懂一定的信息编辑、擅长简单的图片编辑。文化馆也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专用资金用于网站的更新和维护。有了资金和人员才能真正实现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的享受到文化服务。

  首先,要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其次,要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的目标。具体的要求是:一是使学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基础知识和一般知识;二是帮助学生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和相关课程的分析技能;三是通过学生实习过程的反思使得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水平能够有所提升。总之,设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应力求做到简洁、明确和具体,充分体现时代的特征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2)拓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结构性的教学过程。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办较晚,现行的实践教学内容只包括集中教学的环节,这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远远不够。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很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要求很高的技术操作性。为了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们应该积极的拓宽实践教学内容及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3)打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可从两方面着手进行打造:一是校内构建节约型、集成式实验教学平台;二是在校外建设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实验室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为学生提供基础实践训练的有效平台,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上,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基础上,借助模拟的、仿真的手段和虚拟的环境,应用信息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教育教学的综合性场所。

  (4)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实践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必须要拥有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该专业的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是过去从事行政管理或其它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人员,因工作需要才转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或者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基本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实践锻炼,大都缺乏这方面的实践知识和经验,这严就重影响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从事实该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应该具有公共事业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复合知识结构,

  较为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善于组织和思考问题。因此,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关键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总的来说,可聘请一批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公共政策熟练的领导或公务员,担任本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指导学生,提高实际的操作能力。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去公共事业管理部门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操作规程,为教师创造社会调查的机会,提高其实践能力。采取多种激励的手段促进教师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及提高能力,建立能够适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需求的能力结构。要努力减少单一型教师的比例,从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来着手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及能力,使师资队伍能够尽快的从整体上实现结构性及功能性的转变。其二,建立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评价制度。科学合理的教师实践教学水平评价制度,不仅可使我们的教师形成外在压力,促使教师个体总结经验教训,并能够积极的改进实践教学方式,不断的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同时通过树立先进的典型,还能带动能力稍弱的教师向先进看齐,促进实践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从而能够取得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琪.对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罗文宝,张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博览,2013(2).

  [3]马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出路探讨[J].文教资料,2009(7).

  [4]宋琪,方永恒.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7).

  

  

篇二: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基于公共文化云视角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探讨

  摘要:本文探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构成和必要性,并提出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策略,为文化馆在公共文化云视角下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文化文化馆数字化

  近年来,我国在公共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文化也从传统的线下、实体传播转移到互联网上,形成了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文化云平台。利用局域网数据终端进行公共文化的宣传已经成为主流。文化馆也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数字化建设,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一、基于公共文化云视角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在城市中起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建立数字化文化馆有利于建立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共中央办公厅联合国务院办公厅于2022年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利用互联网技术让人民可以享受到来自公共文化的服务,以便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响应“两办号召”,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还能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基于公共文化云视角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主要是对馆内开展的各种活动进行数字化的展示和宣传,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排演、展示、宣传、查找,提升文化馆对公共文化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公共文化云平台、艺术数字资源库、线下互动体验空间三个部分。

  (一)公共文化云平台

  公共文化云平台是利用广域网和局域网,将硬件、软件、网络等资源有机结合,实现传输、计算、储存、处理、共享的文化资源托管技术。它能够有效整合信息资源、技术平台和管理应用,共同形成公共文化资源池,以便能被高效利用。公共文化云平台是数字化文化馆的主体,是最重要的展现形式。公众对于公共文化的获取、查阅、学习等数字化形式的展开主要集中在公共文化云平台上。就目前国家公共文化云和嘉兴市文化馆总分馆文化云两大云平台来看,国家公共文化云使大家能够了解全国各地各县市区文化馆的基本情况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嘉兴市文化馆总分馆除了对信息资讯的发布外,还有各地活动预约、场馆预约、文化点单、文化直播等功能。

  (二)艺术数字资源库

  艺术数字资源库是将各类艺术资源、网络资源等进行整合的综合数字资源库,其中包含公共文化领域所涉及的各种形式的艺术内容,并按照不同的艺术类别进行科学划分,方便查找。艺术数字资源库是数字化文化馆的内在灵魂,丰富的艺术数字资源能为公众带来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也能促进公共文化发展,提升文化馆的数字化程度。以嘉善县文化馆为例,嘉善数字文化馆设有艺术普及专栏,包含网上展厅、名师讲坛、网上舞台、电子阅览等子栏目,上传各类美术、摄影作品展,精彩演出活动,优秀文艺节目及《嘉善文化》电子版等,使广大群众极方便地享受丰富的数字资源。

  (三)线下互动体验空间

  三、基于公共文化云视角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实施的策略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包括线上线下两个层面,线上包括对公共文化云平台、艺术数字资源库的连接和应用;线下包括文化馆内设备、活动和人员的发展建设。

  针对云平台的建设,要包含文化馆日常工作中所有的主要环节,包括活动查询、展示、报告等。群众通过云平台可以随时查询到公共文化热点信息、近期文化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艺术数字资源库要收集丰富的资源,并按照音乐、舞蹈、书法、美术、戏曲等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分类,同时按照难易程度进行排序,方便学习。对于教学系统的建设可以利用慕课或者其他的网络授课形式,让群众可以进行文化学习,为全民文化建设提供方便。

  对于线下文化馆内的建设,要能够充分利用互动多媒体设备,例如书法、舞蹈、美术的学习机和模拟机,通过连接云平台调用馆内丰富的数据资源,进行书法、舞蹈的互动体验,增强群众对文化馆内服务的满意度,让群众感受到艺术学习的乐趣。

  四、结语

  基于公共文化云视角下的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能够有效地提升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提升文化馆的使用价值,提升人民群众文化学习的兴趣。在注重线上平台和资源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线下设备的应用和引进,提升群众的感受度,实现文化建设在人民群众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篇三: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新型的文化服务模式要求信息管理人员不仅要精通计算机技术而且还要懂群文业务所以在当前形势下应该加强文化馆信息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从事数字文化馆建设和文化馆网络维护的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招聘机制培养一支既具备较高技术素质和专业知识又具备实际技能的人才队伍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数字文化馆及数字文化体验空间的构建研究

  作者:冯蕾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在信息化、数字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文化的发展开始出现了新型的模式。为了提高文化馆的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本文从构建的必要性、如何建设及建设完成后如何运营着手进行研究。

  关键词:数字文化馆;数字文化体验;信息化;运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馆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无法摆脱服务单一性、发展滞后性、信息封闭性等问题,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面對新兴技术的冲击和挑战,进一步加强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在更高的水平上发展公共文化现代传播体系,实现全民艺术普及,建设数字文化馆是任务所在,也是必然趋势。

  一、数字文化馆及数字文化体验空间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数字文化馆及数字文化体验空间是文化馆免费开放的必然要求。在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结合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将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推进文化馆等公共文化阵地免费开放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

  建设数字文化馆及数字文化体验空间是更好的为群众服务的重要手段。加强数字化建设,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参与丰富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数字文化馆建设对于拓展公共文化空间、利用公共文化资源,从而能够使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走向更广阔的领域。通过数字文化服务,可以克服时间、地域、人员的限制,方便快捷地为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服务、业务咨询和培训辅导。

  建设数字文化馆及数字文化体验空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一个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群众享受文化生活的诉求,已从传统的场馆扩展到虚拟空间的各种终端。而随着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纷纷出现,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已经显得十分重要。

  二、数字文化馆及数字文化体验空间建设的总体框架

  1.网络硬件设施设备。数字文化馆建设首先要建设集运行、管理、维护为一体的计算机机房,它是整个数字化服务的中心枢纽,关系整个数字平台是否能够有效运作。通过机房的统一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运行、管理和维护,才能实现数字化信息的传送。其次是要建设网络系统。网络建设采用核心、汇聚和接入三层设计。采用千兆到桌面的网络方案,DMZ区汇聚层交换机采用了千兆速率的接口进行业务的接入,核心与汇聚层以及接入层通过万兆连接。最后是要建设信息资源接收的服务终端,这里可以是在传统文化馆电子阅览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群服务场地,也可以是以个人计算机为主体的服务终端,还可以是移动设备为对象的服务终端。

  2.线上数字文化馆平台建设。在平台的建设中应打破传统文化馆的服务模式,尽量打造涵盖范围广,种类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栏目。如:可建设专题活动、网上展馆、非遗保护、网上赛事、网上展览,网上教学等栏目。这些栏目将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闻资讯、文化政策、培训辅导等相关内容,能生动形象,方便快捷的提供文化服务。而在平台建设中则应该注重加强功能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建设,提供诸如检索、视频点播、资源上传与下载、在线预订、资源链接、评论交流、远程服务等实用功能,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渠道的新兴媒体终端获得服务,从而达到资源的无限次使用。

  3.线下数字文化体验空间。在信息时代下,数字文化馆建设也要依靠先进的数字网络技术,打造实体数字文化艺术服务交互体验空间。首先,依托数字文化馆线上平台作为资源库,为实体体验区源源不断的传输最新的服务内容;其次,依托多款数字应用模块,分门别类的体验文化馆的各类艺术产品和服务,如:舞蹈体验学习、戏剧场景模拟等;第三,在实体体验区内通过数字手段全景式展现本土特色文化场景,例如春节习俗、元宵灯会、庙会等,为用户营造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第四,将电视屏、电脑屏、平板屏、手机屏四屏联网,内容互通互动,播放展示内容可缩放、可点播、可触摸、可移动、可下载,营造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新境界。

  三、数字文化馆及数字文化体验空间的运营

  当数字文化馆及数字文化体验空间建立起来后,维护运营将成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种运营不单单是指宣传推广和信息发布,更侧重于对文化产品服务的反哺和指导。数字文化馆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性出发,逐一分析各艺术门类的数字化目的、渠道和方式,采取正确合理的运营方式推广。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新型的文化服务模式要求信息管理人员不仅要精通计算机技术而且还要懂群文业务,所以在当前形势下应该加强文化馆信息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从事数字文化馆建设和文化馆网络维护的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招聘机制,培养一支既具备较高技术素质和专业知识,又具备实际技能的人才队伍。

  2.加强宣传和推广。数字文化馆建成后,如广大群众还是沿袭传统的文化服务获取途径,被动的获取文化资源,那就背离了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初衷。应以数字文化馆的线上平台作为宣传重点,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将各类文化活动信息、赛事通知、展览资讯等整合汇总高额度发送,保持线上平台的活跃度。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3.加强更新升级,要与时俱进。数字文化馆及数字文化体验空间的建设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由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应用技术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技术团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拓展资源,根据受众的需求更新升级数字文化馆的功能,提供更加丰富、便捷、人性化的服务。

  

  

篇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另外博物馆还包括其它应用系统包括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票务管社会利用数字陈列网站发布文物管理数字资源检索全文openurl屮文物库屮古建库文档采集加工影像采集加工图纸采集加工视频米集加工音频采集加工基础平台总体结构图关键技术windows2000advaneedserverwindows2000server作为多用途网络操作系统融合了应用服务器文件服务器通信服务器以及internetintranet服务器等多种服务器功能能够提供全面便捷的网络服务和系统管理

  博物馆数字化解决方案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络的日益盛行,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信息数字化热潮呈现出席卷全球之势,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数字资源已逐渐成为信息社会的核心资源之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形成了文化传播新的发展趋势,数字博物馆就是继数字图书馆之后引起世人关注的领域之一。

  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常设机构。它为研究、教育、娱乐的目的而把人类与环境的见证物收藏、研究、传播、展示。”,数字博物馆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把各类博物馆的收藏、研究、娱乐、展示、教育等用数字化方式表现出来。

  作为文化遗产的收藏地,文化保存自然成为博物馆的首要功能。对藏品进行管理的目的主要有两个:其一是保护藏品的安全,防止丢失及损坏;其二是研究其内涵,为社会上的广为利用提供方便条件,以便充分发挥藏品的作用。通过建立藏品的数字档案,不仅可以减少实物的流通次数,降低损坏的风险,还能够有效的改善藏品管理的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利于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博物馆可以说是一个权威性的研究机构。除了可供研究的文化遗产之外,研究成果和国内外收集而来的论著构成了巨大的资源宝库。借助于数字化的资源加工和利用手段,可以为专家学者营造出一个开放的、完整的研究环境,使得学术研究能够更加深入、更为方便。

  传播与展示是博物馆发挥其社会作用的重要途径。传统展示方式的地位固然是不可替代的,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文化传播往往只能局限于一定的范围。应用各种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通过数字化的展示手段,可以实现生动形象的展示效果,并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吸引更多的人了解文化、关注文化。

  此外,博物馆自身从管理决策到安全防范等方面,都是进行数字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

  系统组成

  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信息化工程,它涉及到博物馆日常业务和管理的方方面面,主要表现为三大平台,即基础平台、管理平台和展示平台。

  基础平台是整个博物馆信息化的依托,从信息性质的角度,可以划分为资源基础信息和应用基础信息。资源基础信息具有涵盖范围广、类型多样的特点,取其共性,我们可以把博物馆的资源基础信息定义在总体结构的最底层,为应用基础信息的建立及管理平台和展示平台提供资源。资源基础信息大致规划为文档、影像、图纸、视频、音频等几种分类。利用各种采集加工手段,如扫描、OCR、矢量化处理及数码技术等,将资源基础信息加工成为一个丰富的数字资源库,通过提供开放的检索接口,为其它应用服务。

  在应用基础层面上,文物管理和古建管理作为博物馆的经常性业务,是管理平台和展示平台的基础。相比较而言,文物管理更加具有普遍性。据调查,目前我国仅文物系统各博物馆所收藏的文物藏品已近千万件,规模较大的省级以上博物馆的藏品动辄几十万件,甚至上百万件。因而,文物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要解决文物信息的存储和检索。

  管理平台是与博物馆日常业务管理紧密相连的平台,包括各种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流程管理,如文物流通、出入库、影像利用、图纸利用等,以及基于公文流转的办公自动化等。

  展示平台是博物馆进行传播、展示、交流的有效途径,也是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实现博物馆内部的数字化陈列,开展社会利用,还可以通过Internet向世人展示博物馆风采,弘扬中华文化。

  另外,博物馆还包括其它应用系统,包括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票务管理、安全防范和安全监控等。

  工组流管理

  管

  办公自动化

  理平

  台

  展

  示平

  社会利用

  台

  数字陈列

  网站发布

  文物管理系统

  文物库

  古建管理系统

  古建库

  数字资源检索(全文+OpenURL)

  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票务管理

  文档库

  影像库

  图纸库

  视频库

  资音频库源

  库

  文档采集加工

  影像采集加工

  图纸采集加工

  视频采集加工

  基础平台图1总体结构图

  音频采集加工

  安全防范安全监控其它应用

  关键技术

  Windows2000AdvancedServer

  Windows2000Server作为多用途网络操作系统,融合了应用服务器、文件服务器、通信服务器以及Internet/intranet服务器等多种服务器功能,能够提供全面便捷的网络服务和系统管理。它具有安装配置简便的特点,多种系统服务为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手段;NTFS文件系统为系统安全性提供了较为严密的解决方案;RAS远程访问服务为网络用户的远程访问提供了资源共享、权限管理等多种功能。

  由于Windows2000Server工作稳定,易于维护,所以网络操作系统应该选择Windows2000Server中文版。

  MicrosoftSQLServer2000

  数据库系统是存储整个系统数据的核心,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平台,对于系统的性能、系统的安全、系统的扩充、系统的可维护性等都有重要的意义。SQLServer2000提供了基于Windows平台比较好的性能价格比、易部署性、可管理

  性及文本搜索功能,同时还有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可靠性、可伸缩性和安全性。因此,系统数据库平台应采用SQLServer2000中文企业版。

  MQ数据传输中间件

  本方案采用消息中间件产品A2E-MQ,它通过消息队列(MessageQueue)为应用系统提供一种可靠的信息交换机制:一个应用将消息放到队列中,另一个应用从该队列中获取消息,从而达到通信的目的。这两个应用可以在同一台机器上,也可以在由局域网或广域网所连接的不同机器上。利用MQ方式进行数据传递可在任何网络条件下,其优越的信息队列管理和断点续发等功能可确保所传递的信息不丢失,并且不受所传内容格式或长度的限制。这种传输方式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即使信息接收端不工作,信息发送端仍可正常工作并保证接收端重新正常工作后收到完整的信息。在信道的带宽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MQ可以做到实时传输。

  Web工作流中间件

  本方案总体框架中,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各种工作流管理系统是管理平台的主要应用方式。为实现流程的可定义,建立基于角色的流程管理,我们选用了中科软件集团的Web工作流中间件产品。该中间件产品基于WebService技术,主要用于解决网络应用的流程管理和集成问题,并根据Web应用的集成需要,建立面向互联网应用的基于WebService工作流系统,提供支持商务过程处理等应用的流程管理和应用集成方案。

  方案特点基于内容管理

  两层与多层结合的体系结构

  快速的数字化加工方式及可定制的流程管理

  灵活的系统链接机制

  提供多种便捷、开放的检索方式及接口丰富的多媒体显示支持,支持多种格式(PCD、Bmp、Jpg、Gif、Tiff、Swf、Fpx等)可定制、基于角色的工作流管理一体化的网站创建、部署解决方案由于采用成熟的中间件产品,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稳定可靠。数据通信中间件保证了系统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篇五: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加快数字文化馆建设,助推全民艺术普及

  摘要:本文以宁夏中宁县数字文化馆建设为例,从平台、资源、对接、多终端覆盖等方面,介绍了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基本要素,并提出了遇到的困境及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数字文化馆平台资源全民艺术

  在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标准中,具备数字服务能力被列为六大评估必备条件之一;2019年4月16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了《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依托数字互联网技术,建设并运营好数字文化馆,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建立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是当下文化馆提档升级、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中宁县数字文化馆建设概况

  2018年11月,中宁县文化馆成功入选2019年度数字文化馆建设承担单位,获得中央转移支付资金100万元。本项目2019年1月完成招投标,配套地方资金总投资306.308万元,已于2019年10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本项目以“丝路杞韵”为主题,线上平台、移动客户端及线下数字艺术教学室、数字体验馆、文化监管平台等紧密结合,实现文化多终端覆盖,重点突出红枸杞文化等特色应用。其特色亮点是以“丝路杞韵”为主题,弘扬传播“枸杞文化”,助推全县文旅融合发展和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促进全民艺术普及。

  (一)弘扬“枸杞文化”,丰富平台服务内容

  中宁县数字文化馆线上平台围绕中宁县公共文化业务职能,以“丝路杞韵”为主题,弘扬“枸杞文化”,实现本馆文化头条、活动预约、场馆预定、非遗传承、文化直播、志愿服务、点单配送、平台对接等方面的功能,开通微信等移动互联网的服务,让群众通过互联网在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上点单、下单、报名,参与全县的公共文化活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快速通道。

  (二)结合地方特色,整合数字文化资源

  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从本馆文化业务需求和实际应用出发,结合本县演出、培训、群众文化活动等,在统一数字资源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增设“美丽中宁”版块,通过采集整合文化艺术普及数字资源,充分体现“枸杞文化”特色,并配套有关资源加工设备,从而形成完善的数据中心。

  (三)进行无缝对接,直通国家公共文化云及宁夏文化馆

  中宁县数字文化馆线上平台与国家公共文化云、宁夏文化馆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进行无缝对接,将采集建设的数字文化资源加载到国家公共文化云,加载数字文化资源不少于500GB,并实现本馆面向社会公众组织开展的演出、培训、群众文化活动等在公共文化云上的在线预约服务,每月更新活动不少于8场,可预约活动场次不少于50%,突出服务方式创新和服务效能建设。

  (四)多终端覆盖,开展全民艺术普及

  中宁县数字文化馆建有艺术教学录播间、中央网络课堂、书法美术数字教室、戏曲音乐数字教室、电子钢琴教室、电子鼓教室等多个线下数字艺术教室,并购置七台艺术普及一体机放置在展厅、排练厅、多功能厅。除此之外,还与中宁县图书馆共建共享数字体验室。该平台涵盖全县十二个乡镇分馆,以盘活现有资源、无重复建设为原则,利用现代先进技术,结合中宁县总分馆培训系统的实际研发,全面开展全县网络互动培训体系化建设。由县文化馆总馆牵头开展远程互动直播,有效利用本地师资,助推全县全民艺术普及。

  二、中宁县数字文化馆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工作人员思想认识滞后

  数字化时代下,中宁县文化馆作为宁夏第一个市县级数字文化馆建设试点单位,受政策覆盖信息传达等多方面影响,大部分工作人员对新时代、新形势下文化馆事业转型升级、内容革新的认识还比较滞后,仍然停留在依靠传统阵地开展群文活动的阶段,对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方向、步骤等内容认识不够充分。

  (二)运营维护缺乏经费支持

  中宁县数字文化馆已投入使用。后期数字艺术资源建设、人员培训、拉设200兆宽带专网及数字文化馆的运营和维护费用缺乏专项资金支持。

  (三)专业人才极其匮乏

  专业人才队伍是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关键,中宁县文化馆人员由原中宁县剧团和文化馆合并而成,整体学历层次偏低,懂科技、会技术的网络人才极其匮乏,数字文化馆面临平台及设备无人操作的尴尬局面。

  三、中宁县数字文化馆建设面临困境的对策

  (一)将数字文化馆运营维护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中宁县数字文化馆宽带专网、人员培训、网络及设备维护等运营维护经费每年约需50万元,建议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予以解决。

  (二)向兄弟文化馆观摩学习

  定期组织外出考察,观摩学习区内外具有示范性的数字文化馆建设试点单位,如马鞍山市文化馆、宁夏文化馆、贺兰县文化馆等,吸取先进经验。

  (三)加快建設专业化人才队伍一是定期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数字化业务培训,培养一支既具备较高技术素质和专业知识,又具备实际技能的人才队伍。二是建议适当增加文化馆现有人员编制,增设数字化相关专业岗位,建立数字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四)探索社会化文化服务新途径由政府采取购买文化服务的形式,聘用社会技术人才作为数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开放型人才体系,以满足日益繁重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的需要。随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覆盖,数字文化馆的发展潜力和操作空间不容忽视,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位置与未来发展,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六: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关于数字文化馆建设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背景

  中共十八大提出对全国文化工作的重要要求、广州市文化馆新馆址建设方案的选定对于广州市文化馆的群文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数万平米的场地管理、单一传统的信息服务、受制于传统传播方式的滞后性,导致群众参与度低和服务渠道无法拓展、文化服务平台难以建立的封闭性,这些服务困难现状都发人深思,究竟该如何做好群众文化服务工作呢?

  国家2021年“十二五”提出的“数字文化馆”概念被奉为是解决这一系列困境的最佳方案,肩负不断创新文化馆的服务模式、提高文化馆的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要求,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将以一种新型的服务方式,称为当今网络时代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广州支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受广州市文化馆的委托,将广州市文化馆的服务工作结合数字文化馆概念做了进一步调研,以下是调研情况:

  通过对国内部分的省市文化馆进行调研得到:重庆北碚区成立的“碚壳”网、内蒙古的“移动数字文化馆”是国内目前成立较早、具备部分概念的数字文化馆,经过调

  研,我们认为未来的数字文化馆不仅仅只能满足“移动性”或者“便利性”这些特点,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群众参与度高?如何让群众容易参与?文化馆的服务方式是否能满足群众对文化活动的持续需要?如何丰富文化工作传播的多样性?

  所以,我们认为真正解决了以上问题,数字文化馆才是服务好群众文化工作的的新模式,是真正为群众提高文化活动的基础,首先来分析数字文化馆的组成方式:

  一、数字文化馆的概念

  1、数字文化馆的特点

  (1)创新性数字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中一项新型而重要的元素。它既属于数字化服务形式,又不等同于简单数字化服务的层次,而是对文化馆阵地服务、流动服务的全覆盖。数字文化馆的简单解读就是文化馆的数字化,它涵盖了文化馆职能的所有服务内容甚至外延,并突破时空、场馆、受众的局限,提供更广泛、更多彩的文化服务,达到资源的无限次使用。

  (2)“便利性”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提,即不具有便利性的公共文化服务都是没有意义的。而数字文化馆的文化服务模式将“便利性”推到极致,它依托互联网及相关网络作为一种广泛的、公开的、对大多数人有效的传媒,比任何一种传播方式都更快捷、更直观、更有效、更

  便利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2、数字文化馆的服务方式

  数字文化馆以其先进的网络模式,对受众体点对点的终端服务,达到公共文化服务全区域的有效覆盖。它不是对文化馆职能的替代,而是实现公共文化“均等性”服务效率的全面提升。其服务模式将突破文化馆传统网站单一电脑终端信息(资讯)服务,利用强大的数字网络平台,实施多通道的信息发布,实现广泛而非资讯式的终端化服务。通过有效的覆盖提供广泛的基本性文化服务,从而促使文化馆阵地服务创新为体验式及地域特色的个性文化服务,构建一个科学、立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数字文化馆的内容设置

  基于网络虚拟空间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的优势,数字文化馆可打破传统文化馆服务的观念,根据受众群体的诉求,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拓展更广阔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来满足群众享受文化的实际需要。

  4、数字文化馆服务发展的方向(1)建立多媒体文化馆

  依托广州市文化馆新馆的先进设施,运用好现有文化馆资源和以往积累的群众服务工作经验,建立多媒体文化馆服务新模式。利用现在移动环境的便利性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性的环境,积极发展多媒体内容的群众文化资源,把

  以往组织完活动或者课程就结束的宝贵资源统一制作整理,建立多媒体资源库,让群众在家就能够浏览和学习到最新的文化馆活动和课程,并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信息集中整理,分类建档。

  (2)建立文化馆资源数据库――数字社区所谓的数字社区,就是让大家在手机或者其他任何终端访问时都能够轻松、容易的找到自己身边相关的文化活动信息――既数据库,数字社区就是数字文化馆的延伸服务。在“数字社区”虚拟的世界里,服务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得到更广泛的整合与利用,受益群体得到有效扩展,政府文化惠民政策得以广泛实现。“每人拥有一个文化馆”再也不是梦想,市民充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将得到真正兑现。

  然而,建立多媒体文化馆,就需要建设可以承载大量数据资源的数据库,利用云计算、云服务,让资源的撷取移动化、多终端化。让访问变得更加简单和随意,通过资源数据库的建立结合多媒体文化馆,让群众文化传播成为多渠道、立体传播的新模式,解决了以往单一性、滞后性和封闭性的弊端。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将打破馆际壁垒,实行全城一馆制。通过加大资源整合利用、降低服务成本,创新多通道、终端化的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丰富、便利、均等、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

  依托互联网平台和数据库资源延伸社区群众文化服务

  要想建立先进的多媒体文化馆和资源数据库那就需要互联网云计算平台的技术支持,数字文化馆系统平台的构建、不同服务终端通道的选择、服务终端形式的设定,将直接影

  响数字文化馆服务的成效。可通过移动数字化平台、电信等网络通道的传输,达到全区域的有效覆盖。数字文化馆在网络时代以其全新的服务模式和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将给人们带来更先进、更广泛、更便捷、更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计划组织广州数字文化馆的论证会针对现今文化馆工作的状况分析,结合未来数字文化馆的发展方向,我公司建议以数字文化馆发展方向邀请文化事业的主管领导、专家和拥有云计算、云服务的互联网科技公司、科技领域的资询公司一道对未来数字文化馆发展方向进行论证,会议计划于11月下旬开展,届时将邀请以上相关领导、专家进行论证。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七: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大数据时代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探讨大数据时代下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探讨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大数据时代随之到来大数据促使信息整合以及流通速度显著加快同时在工业化生产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为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大数据时代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探讨

  大数据时代下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探讨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大数据时代随之到来,大数据促使信息整合以及流通速度显著加快,同时在工业化生产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为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在文化领域中也得到了大力运用,并从源头上对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进行了改善,为人们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变成了一种大势所趋。

  一、整合资源要想有效结合文化馆和数字信息化,应充分梳理、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分析、整理诸多原始数据,使其成为更加全面的、全新的资源库,使群众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只有对资源进行合理整理,才可以使资源的有效覆盖得到保证,促进数字文化馆影响力增强,将数字文化馆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引领社会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大数据发展本身就是对繁杂数据进行不断整合,数字文化馆需要利用大数据优势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更加便捷的信息服务提供给人民群众,使之更加满意。

  所以,为了推动数字文化馆更好的发展,相关管理人员应注重借助科学技术,对文化馆的庞大资源进行合理整理,进而促进文化馆服务质量提高。构建多样的文化馆大数据平台,把更多开放性的服务提供给人民群众,与时俱进,使现阶段社会对数字文化馆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

  二、延展数字化文化馆的服务功能大数据时代,在建设数字化文化馆的过程中,应对文化馆服务功能的增设引起重视,把多样的服务模式提供给人民群众。第一,丰富文化产品,以让不同社会群体对各种文化知识内容的需求得到满足。第二,人民群众可以置身于虚拟的世界中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使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第三,以一馆制为基础的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可共享资源,既能丰富文

  化产品内容,同时可以将服务成本有效降低。除此之外,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中政府等部门应加强支持力度,从人力、资金和科技等方面提供支持,确保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保证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馆带来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三、构建网络化和数字化统一平台大数据主要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得以构建的新型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所以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中必须与时俱进,大力开展统一平台的网络化与数字化建设,不断完善网络平台的功能和结构,以推动各项业务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

  详细而言,主要涉及下述几个方面:首先,立足于文化馆的服务宗旨以及实际建设需要,将功能丰富、系统安全、功能完善的软件应用平台引进,同时在使用中立足于群众的反馈不断优化细节和功能,从而构建一个更具个性化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其次,构建集个性化和功能性为一体的功能性网站、微信服务平台和其他能在移动终端上展开访问的统一系统,使服务平台建设更加多样化、自主化,进而确保数字文化馆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备;最后,积极构建以PAD、手机和其他数字化设备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服务平台,对服务模式进行创新,促进服务质量提高。

  四、加强线上线下服务体验大数据背景下,使人民群众的文化体验和需求得到满足是数字文化馆的主要建设目标,这就需要数字文化馆确保自身产品内容的多样性,注重丰富线上和线下产品,最终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加满意的体验。在云技术和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下,数字文化馆的内容信息立足于传递和服务,同时也在对“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进行研究,针对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特点、文化体验感的需求以及获取途径展开分析,有效提高数字文化馆的信息服务质量,确保文化馆的服务模式符合人民群众的个性化需求。除此之外,还应充分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数据分析,立足于人民群众的资源使用和搜索记录,对人民群众的需求和特点进行深入挖掘,充分了解人民群众在文化方面的切实所需。

  大数据时代的小数据建设——应用改错本做个小数据兴仁县城南街道三昧塘小学姓名:杨栋先电话:*****联系地址:贵州省兴仁县城南街道三昧塘小学邮编:*****大数据时代做个小数据,《道德经》里的第六十三章有这样一句话,“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其意思是天下所有的大事都必须从“细”、从“小”做起,天下所有的难事都必须从从“易”、从“简”做起。对于这句话我有很深刻的体会,把它用到我的教育教学这件大事中来,应该同样可以从小事做起。在教育教学中,大部分老师对如何轻松教会学生知识感到头疼,尤其是那些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大脑里没有学习的概念,作业强迫做,而且有些还是为了应付差事而乱做,这是为什么呢?本人认为原因有二:一是作业量大;二是作业次数频繁。记得我孩子读小学时,有些题目做了七八遍还要做,我给孩子说会做的就不要做了,只做模糊的题目就行了,可孩子说这是老师要求做的,说是为了巩固,这都是分等惹的祸。其实学生学习知识,如果会的就永远会了,要积累的是那不懂的部分。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这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既做得少,成绩又能脱颖而出呢?从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找到了一条捷径——应用改错本。2021年12月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刘茗教授给我们讲座讲到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成长时,其中一条是“不要小看改错本,必须充分利用改错本。”此时的我非常高兴,非常激动,因为我一直都在要求学生利用改错本,但是效果不是很显著。现在想来,主要原因是不会应用,我的改错本只是为了改错,为了积累,可在学生的脑海中,要把错的改正过来,应该是印象深刻了才能改正,才能真正记住。为此,怎样才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呢?通过最近学习了国家公务员公需科考试的大数据的应用以后,我忽然茅塞顿开,大数据的作用那么大,我们做不了大数据,但我们可以做小数据呀!正如全国十大金

  口才之一的周士渊老师在讲《习惯学》的其中一条就是习惯养成的三字诀——易、少、小。也就是说,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应用改错本这个小习惯作眼。

  在大数据广泛应用的时代,我深受启发,我对学生应用改错本进行初步研究,而研究的方法主要是从小数据入手。首先,一个单元结束后收集学生的错误知识点,然后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类,找出错因,挖掘错误知识之间的联系。我是语文教师,我主要研究语文,所以,学生的错误大概可以分成:字、词、句、段、章五类,要求学生准备不同的改错本,分别记下不同的错误知识。如字词类,教师先将学生错误的字词作为数据资源库,找出错因,看看学生是对哪个类型结构、或者偏旁、或者从分类的错字较多,这样可以分类统计,然后进行归纳,针对错误再找出行之有效的教法。例如:

  一、错误的知识可以要求学生参与分析,分析的过程实际是学生再、再认识、再总结和再提高的过程,这样学生对字的认识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运用更灵活。

  二、老师再要求学生把特易错的字结合课文内容变成一个个小故事,这样,呆板的字就变活了,学生肯定容易记住。然后再把单元与单元之间联系起来逐于归类处理,到最后学生对字的认识就会形成一个知识链数据库。

  其他知识也可以利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必须强调的是数据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有根据的数字,最精确的事实,是深入挖掘的语言和载体,所以教师收集的数据必须是学生真实的错误知识点,将这些知识点进行统计、分析,再找出教法,教会学生正确知识点,这样收集的数据才有用。

  专家在讲大数据时谈到:数据可以说明过去,也可以驱动今天,更可以决定未来。是的,当我们在收集学生错字的资源库里找到了学生的错因,再根据错因找到了一条条的教学规律时,我们可以把每个年级的规律装订成册,作为校本教材来使用,这不就是利用国家教材开发校本教材吗?如果老师把这些规律掌握了时,应用这些规律进行教

  学,学生一旦都会了,还可能布置很多作业(如反复抄写生词)吗?还会把当作枷锁吗?

  这样一来,我们今后的教学就会教得轻松,学生也会学得容易。因此,我决定在大数据时代做个小数据——对学生改错本进行数据统计再研究。

  结构完整,用词严谨。我们需要更多这样优秀的文章。

  

  

篇八: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群艺(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与全民艺术普及思考

  前言: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科技的创新,数字化的应用为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不一样的突破,科技的进步将文艺也带动了起来,文艺的发展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还有苹果笔记本等媒介进行观看,目前还出现了很多直播软件,这些个直播软件将民间艺术带到广大群众面前,直播的软件也使很多新型的艺术出现,比如:说唱、喊麦、脱口等,之前这些数字化信息客户端只是将百姓带进了舞台,但是,目前为止很多明星也开始直播,以此看来,数字化建设不仅带动了行业的发展,还带动了艺术家的互动力量。一、数字化建设对群艺馆建设起到的重要作用(一)数字化对群艺文化馆传导作用群艺文化馆建设是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也是数字化建设的连接点,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体系,是社会发展的转折点,是全民艺术的重点,在群艺文化馆中,可以带动文化艺术的推进,比如客户端唱歌或者舞蹈表演,言外之意,群艺文化馆只是一个媒介,是一个传导艺术的媒介,然而起到传导作用的是数字化信息技术,数字化的传导成为艺术发展的重中之重,艺术的传导要依托数字化信息技术,比如直播软件,它们将艺术家的才艺通过另一个平台展现出来,也将民间艺术家拖出群众,将他们的才艺不断的展现给大家,同时还有很多艺术教学也出现在这些数字化客户端中,成为了艺术发展中心。(二)数字化将群艺馆的内容普及至发展群艺文化馆只是一个艺术传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平台,其中核心点是全名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数字化是一种电子信息技术的元素,也是核心元素,电子信息化技术可以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起到很广泛的作用,比如数字化的建设可以将网店带到生活中、可以将小视频带进人们的生活,这就是数字化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当然,艺术

  来源于生活,很多艺术的创作也是通过微小的生活元素才产生的,这就是一种新型的普及,数字化信息技术将文艺带进了人们的生活、将艺术的来源出自于某些数字化信息,面对全新的管理系统,数字化建设变得很重要,它接壤了艺术也开发了原來没有的文化,这就是数字化建设将全名艺术发展起来的表现。

  二、数字化建设在全民艺术普及和发展中出现的不足(一)对数字化建设缺乏合理的认知性数字化建设不断的开发新的软件和服务群众的电子客户端,数字化建设研究出的电子客户端是对新型艺术软件开发的必要条件,这些新的软件可以带动经济和政治、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的不断进步,例如:新出现的网店“唯品会”、天猫、京东等,虽然研究的问题是艺术的普及和思考,但是,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所有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的投入,经济的投入力量会帮助艺术不断的创新和开发,这就是数字化建设在全民艺术中的发展表现,通常人们无法了解数字化建设基本属性,拖延了全民艺术的发展,从而可见,要想将数字化信息技术运用好,就必须要对数字化建设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和思考,是发展全民艺术的关键。(一)数字化建设在全民艺术中没有得到普及群艺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重要核心内容,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全民艺术普及和发展主要讲究的是新型的服务体系和多元化的服务方式,但是。目前为止很多艺术还存在于传统的传播形式上,艺术是很广泛的领域,包括舞蹈、音乐、美术等,全民艺术就是将民间和正规的艺术相结合,比如戏曲中的地方戏和新兴的流行歌曲等,这些民间的艺术属于单一化出现,比如:戏曲中电视频道播出后很少有在广播中也出现,只有春晚可以在广播、电视、网络中同时收看,然而民间艺术却不能,甚至除了京剧以外可以在中央11频道播出,其他的地方戏只能在地方台播出,这就是单一性和陈旧性。三、提高群艺(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与全民艺术水平(一)群艺文化管应合理运用数字化建设

  群艺文化馆作为文化服务体系,针对艺术普及局限性方面,应该引导人们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进行艺术发展,艺术的发展在于广泛性,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只有网络才可以更快、更广的对文化艺术进行普及,以至于达到全民性,但是有些艺术的形式还存在着单一性,作为传播的中心就要进行引导,通过海报或者广告的方式,当然还是要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方法进行引导。

  (二)将数字化建设普及到全名艺术当中数字化建设是一种电子信息技术的别称,所谓的建设也就是电子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全民艺术的普及就是将高端的艺术走进民间,将民间的艺术走进高端化层面,这是一种文化的融合,艺术的核心是一种文化,因为艺术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所以全民艺术的普及要通过信息技术完成,比如:将地方戏在直播软件中产生,将民间的歌曲唱腔融入到中央的正戏当中,虽然无法将两种唱腔放在一起唱,但是可以同台播出。结语:艺术在围绕着生活,生活的枯燥凭借艺术的萦绕变得有趣,艺术的普及是文化的一种体现,文化不断加深的方式,就像同台播出节目,就是将艺术全民性,数字化建设才算达到了一个质的飞跃,才算达到一种普及,这种方式是将全民艺术通过数字化建设展现出来最好的结果;数字化建设还需要群艺文化馆在管理和引导上做出科学的调整,这样媒介的力量发挥出来。

  

  

篇九: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作者:伍钛[1]

  作者机构:[1]深圳市文化馆,广东深圳518000

  出版物刊名:艺术科技

  页码:121-121页

  年卷期:2017年第7期

  主题词: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馆站联盟

  摘要:本文以实践为基础,在研究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和服务现状的前提下初步实现了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设想和探索,重点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和全市一体化的数字化理念这两个关键点展开讨论,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注重公共文化服务和资源共享的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篇十: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数字文化馆运营推广策略

  [摘要]本文分析了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数字文化馆的意义,以广东数字文化馆为例,对数字文化馆的平台运营和推广策略作一探讨。

  [关键词]数字文化馆;运营;推广

  一、数字文化馆的意义

  (一)数字文化馆对全民艺术普及的价值

  伴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接受信息的方式都在被彻底的改变中,人们获取和使用信息的习惯也体现在公共文化生活的参与上。人们不仅依靠实体交流,还会更多地寻求線上互动。在直接体验各类文化活动之前,人们倾向于利用各种网络终端搜寻各类文化信息、预订门票、实现报名、获得场地免费试用的资格等公共文化体验。在这种形势下,文化馆如果仅依靠传统的实体交流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须与时俱进,深入探索,不断创新,充分运用互联网、数字化等新的技术手段,建设数字文化馆,完成全民艺术普及的责任与使命。

  数字文化馆综合了各类文化活动信息推送至用户终端,可以使关注用户轻松、便捷、集中地获取各种文化活动信息,大幅提升了效率。并且,数字文化馆在内容上也集合了诸多优势,呈现更加直观、形式更加生动、表述更加贴近民众。

  (二)数字文化馆让信息收集更加迅速直观

  借助数字文化馆在总分馆体系的运营及其本身的交互性,各级文化馆站可以实现文化活动的有效收集,引导用户第一时间获取各级文化馆站发布的活动信息。同时各级文化馆站可以通过用户对活动推送的点击、留言

  和其他反应进行综合分析,为后续开展活动提供科学依据。各地非遗及本土文化信息也通过这一平台进行汇集和发布,有助于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传播。

  (三)数字文化馆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参与群体

  目前文化馆的参与群体主要是中老年群体,这主要是由文化馆传统的沟通方式决定的,传统的实体交流沟通方式让沟通双方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交流成本,对年轻群体来说,其主要时间精力在于工作和生活上,所以提供高效且便捷的服务对吸引年轻群体参与到公共文化活动中来尤为重要。而数字文化馆就是这种突破时空限制,大大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便利性的产品。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快捷、直观、有效地在电脑、有线电视以及手机等新兴媒体终端获得服务。数字文化馆的这些特质可以有效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传播范围,达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对受众体的最大覆盖,这对提高全民文化艺术修养、保障人民基本公共文化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广东数字文化馆为例,对数字文化馆的运营推广策略作一探讨。

  二、数字文化馆的运营策略研究

  (一)组织架构

  广东省数字文化馆平台架构由广东省文化馆负责搭建,依托广东省文化馆联盟和数字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计划逐步整合全省21各地市文化馆站资源,建立省-市-县(区)文化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横向对接省内各级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形成互联互通的共享文化生态圈。机构由轮值执行馆、专业委员会和联盟秘书处组成,联盟主席由广东省文化馆负责人担任,联盟副主席由广东省文化馆分管馆领导和轮值执行馆负

  责人担任。轮值执行馆成员由广东省21个地级及以上市文化馆和顺德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担任。每2年一轮,每轮半数左右成员单位为轮值执行馆成员。联盟秘书处是联盟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广东省文化馆。联盟设立专项经费,由联盟成员单位共同筹措,用于保证联盟正常运作。

  (二)平台运营

  平台运营是指广东省数字文化馆平台自身的运营,包括基础运维、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数据运营、活动运营、机制配套、平台培训、人员管理。

  1.基础运维,包括基础资源运维、软硬件选型部署服务、内容准备服务和配套资源运维。

  基础资源运维指对网络资源、存储资源、服务器等资源提供运维服务。

  软硬件选型部署服务、包括实现对基础软件及平台软硬件的选型、安装部署和配置。

  配套资源运维,一是线下终端维护为数字文化馆线下终端提供安装、调试、培训、技术支持和日常维护服务。二是短信服务,主要是用于用户注册、登录、预订活动通知、现场观看通知、活动内容变化通知等精准1对1通知。

  2.内容运营,包括内容生产规范、内容编辑加工和内容安全审计。

  内容生产规范,内容一类是由数字文化馆管理人员发布的馆内资源(活动、场馆、活动室等);另一类是用户参与平台交互所产生的内容。两类内容都需要遵循平台制定的规范和要求进行编辑、发布或上传。

  内容编辑加工,对上传的信息进行审核和必要的编辑后发布。确保发布的信息内容准确,主题明确、表达明确,语句通顺、封面美观,保障好的用户体验。并通过对信息的重要性、质量进行分级评定,对发布的信息进行评级,优先级的信息优先排序。

  内容安全审计,设立敏感词库,对发布内容实时过滤。建立评论审核机制,评论进行人工审核,站内发现不良内容及时删除。建立防火墙制度,必要风险时段,关闭评论功能。

  3.用户运营

  以用户为中心,通过不同渠道与用户产生链接,激活用户,引导用户使用馆内资源和服务。实时监控分析用户运营数据,了解用户属性,分析用户画像,进而进行运营策略的分析。结合用户使用场景,深度挖掘用户,提出业务的改进意见。搭建用户成长体系,在不同的运营阶段,调整用户运营的目标。

  4.数据运营

  数据运营为对平台产生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集中维护,从时间、活动类型等维度对数据进行统计,产生日报表、周报表、年报表,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发掘用户需求。

  5.活动运营

  实现线上活动的策划、编辑、推广发布以及活动数据的统计分析,还包括活动预约、场馆预订信息的编辑和推广发布,活动预约的人数、场馆预订的次数和用户点评的汇总及统计分析。

  6.机制配套

  和全省21各地市文化馆站制定并确认相关的使用部门的工作要求、工作规范、工作考评、排名机制和考核机制,确保数字文化馆工作有序开展,有效运转,有效监督,保障平台的良性运营,产生预期服务效能。

  7.平台培训

  培训是推动管理者、建设者、参与者的有效互动,保障数字文化馆正常运转。制定数字文化馆平台的培训制度,形成有效的培训机制。培训形式分为集中培训、线上培训、不定期培训。数字文化馆设有培训员,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培训。

  8.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制度化。制定对省文化馆和各地市文化馆站相关的使用部门人员的管理制度等。这一系列制度是数字文化馆服务长期稳定开展的保障。

  三、数字文化馆的推广策略研究

  (一)文化体系媒体推广

  (二)大众媒体推广

  大众媒体包括电视台、新闻媒体、网络媒体、广播媒体、户外媒体等多种资源。

  借力大众媒体,数字文化馆与媒体合作,建立与受众之间的沟通,并凭借媒介广泛的网络覆盖和媒介对受众的深刻了解,引导民众关注,从而诠释和树立数字文化馆的职能和形象。

  同时,媒体有独特的优势,不仅可以广泛的影响社会各界,还可以调动更多群众参与活动。如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南方日报传媒集团举办“我们的节日——广东民俗系列摄影展”,活动的作品提交、

  投票等环节可以利用数字文化馆平台来完成,藉此借活动来积攒平台的用户。

  (三)品牌基础推广

  要长远且深入地推广数字文化馆平台,最基础的一步便是告诉民众“数字文化馆”是什么,有什么特性,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使用,能带来什么利益等,为此基础的概念推广必不可少。数字文化馆应该在百度百科、360百科建立品牌词条,在百度知道、搜搜问答、新浪爱问、知乎等网站建立相关产品的问答。

  (四)自媒体推广

  (五)地面推广

  主要是在线下场馆、繁华商业街、地铁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通过站台、宣传物料、人工服务等方式进行宣传。

  (六)公益活动

  当下的传播环境中,稀缺的不是信息,而是受眾的注意力。单纯的信息发布方式已不太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公益活动能深入人心,引起群众关注。根据传统节日、公益主题来策划公益活动,并通过与媒体合作,广泛宣传,吸引民众参与,采用线上报名、线下参与的方式进行活动的推广。由广东省文化馆主办的“有你有晴天”——第二届岭南“公益助残”迎春音乐会,这场特殊的音乐会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也为特殊人士提供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同时呼唤社会的关注,为特殊人士守望相助。

  结语

  在网络信息时代,形式多样、使用方便快捷的数字文化馆渐渐成为了文化馆建设的重点方向。如何将数字文化馆运营起来,并通过宣传将数字文化馆平台向公众推广,让数字文化馆的效益最大化,保障民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目前急待探讨的问题。

  

  

篇十一: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新时代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效劳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馆在社会上也就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而加强文化馆建设及效劳也就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为能够实现文化馆更好开展,文化馆应当開展数字化建设与效劳,从而使文化馆功能得以增强,使社会需求能够得到更好满足,使其能够更好为人们提供效劳,得到更理想效劳效果。关键词: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效劳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开展,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日益提高,群众精神文明需求不断提升,文化馆的职能也不断增加。在新时代开展的要求下,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对文化馆的职能进行完善并科学运用,成为现代经济开展不可无视的一个问题。1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在文化馆的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数字化进程,不断提升数字化建设成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更好地提升文化馆的建设开展成效,为全面提升文化馆的社会价值以及社会作用,应该积极把握数字化的开展趋势以及开展特点,全方位推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开展。实践证明,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一方面,积极推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能够充分全面实现数字与文化的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数字化文化馆的社会效用。以数字化为主要的开展以及建设渠道,能够充分全面地冲破公共文化效劳空间和时间的制约,让群众随时随地享受公共文化效劳,提升公共文化效劳效能。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开展的过程中,文化馆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导向以及价值传播等作用。依托于科学的文化馆建设,能够持续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展,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展创设广阔的窗口以及平台,继而全方位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开展。2数字化文化馆是新时代公共文化效劳大势所趋

  现代公共文化效劳的核心是现代化,现代化的核心就是数字化。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加工创新传统的文化资源,可以使文化资源更容易传播和分享。数字化平台的建成更方便群众通过网上预约、网络直播、网络分享等形式预定培训场馆,是文化馆的各种文化效劳职能有效延伸,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效劳体系的现代化开展。同时,数字化的效劳方式可以突破时间、地点、技术和受众的局限性,使文化馆文化效劳向基层延伸和倾斜,实现文化效劳的精准对接,推动公共文化效劳的均等化开展。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的广泛应用,数字技术已经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用互联网技术的人数已经相当多。据CNNIC2021年8月20日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开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21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经到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我国网民规模为7.88亿,网民使用上网的比例为98.3%。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智能已经成为群众上网的主要方式。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使用群体是建设数字文化馆的最大优势。这样的开展趋势使得建设数字化文化馆,开展数字化效劳,拓展效劳范围,满足广阔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势在必行。3新时代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主要策略

  根本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数字化人才除了会使用简单的智能、电脑的微信公众号、网站、微博等媒介的操作外,还要熟悉专业的数字化设备的运营、管理、维护、更新;在免费开放的过程中指导群众会使用、Ipad等智能设备、数字化大屏的使用与操作,让群众感受到数字化文化馆带来的新鲜感和体验感,体会到数字化带来的公共文化效劳的方便性和舒适性。除此之外,数字化人才还要不断关注数字化开展趋势,认真研究数字化开展趋势和规律,及时把握数字化的信息动态,丰富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还要加强文化馆专业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为建设新时代数字化文化馆打好人才根底。

  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以及开展的过程中,数字化管理系统以及数字化的管理设备是非常重要的物质根底,只有不断提升数字化根底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数字化根底设施的类型,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文化馆数字化的开展质量,才能够全方位推动文化馆数字化的开展方向。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文化馆应该主动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主动规建完善系统的信息化管理设施设备,凸显文化馆的整体建设成效,极大发挥文化馆的功能以及作用。如文化馆应该积极加大软硬件设施的投入,投放科学的电子阅览室,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文化交流活动,抑或创设良好的开展平台,推动文化馆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

  作为现代化效劳模式所指的就是,通过对现代化数字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利用,构建数字资源以及开展新效劳。具体而言,文化馆应当积极构建地方特色数字资源,构建多功能电子阅览室,提供相关文艺活动图片及相关视频信息,同时开展网络信息效劳、网络艺术鉴赏及网络展览等,从而使现代化效劳得以更好实现。文化馆属于业务单位,其业务体系中的三个重要方面就是组织、辅导及研究,在业务体系中专业化属于核心理念,也是重要技术支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依据相关效劳标准,并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于馆内所设置文化效劳工程制定相关实施细那么,对于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对效劳流程进行标准,对活动目标进行定位。应当保证在活动开展前具备一定方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进行跟踪,在活动完成之后进行反响,并且将活动成果纳入工作人员年终考核体系中,对于奖惩机制严格落实,保证文化效劳水平及质量得以有效提升。结语总而言之,文化馆是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的重要平台,也是文化推广和宣传的主要载体。作为新时代文化馆工作人员,我们不仅树立与时俱进的效劳理念,同时也要坚守为群众效劳的初心,牢记自己的工作使命,不断创新和完善文化馆效劳和管理平台。参考文献【1】李建国.新时代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效劳.群众文艺,2021〔3〕.【2】冷小严.新时代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国民族博览,2021〔2〕.【3】刘欣.浅析新时代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效劳.群众文艺,2021〔09〕.

  

  

篇十二: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国家战略部署指明了数字文化馆的发展趋势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的第十七条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财政部文化部也随后下达了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文化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管理办法等条文为数字文化馆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建设依据建设数字文化馆已成为大势所趋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中困境和思路

  耿晨

  (青州市文化馆山东潍坊262500)【摘要】在大数据时代浪潮中,对文化馆进行数字化建设是必然的趋势。分析了文化馆的作用和发展现状,阐述了建设数字化文化馆的必要性,提出了建设数字化文化馆的初步构想,指出了数字化文化馆建设面临的困境以及对策。为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思路,也为促进文化馆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数字文化馆构想困境对策【中图分类号】G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8)04-页码-页数

  文化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前沿阵地,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精神文化水平的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传播媒介、传播方式的换代升级,信息服务的格局正在悄然转变,文化馆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摆脱信息滞后性、服务单一性等特点,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1]建设符合县域经济社会特色与时代发展需求的数字化文化馆,是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必要性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将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应用于公共文化事业,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

  1.国家战略部署指明了数字文化馆的发展趋势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的第十七条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财政部、文化部也随后下达了《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文化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管理办法》等条文,为数字文化馆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建设依据,建设数字文化馆已成为大势所趋。

  2.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成为评估定级的硬性条件在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中,将“具有数字服务能力”纳入等级评定必备条件,规定文化馆网站应具备信息发布、艺术欣赏、咨询指导等3项基本功能,网页应有信息发布功能,对文化馆数字文化服务能力作出明确要求。3.全民艺术普及是文化馆的责任和使命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基本含义,是以全民艺术普及为价值追求,与文化馆职能深度融合,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的数字文化服务,组织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创作、培训、活动、体验,创造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新形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数字化建设在开展全民艺术普及的工作实践中,不仅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互动交流、促进艺术知识传播、便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而且还避免了简单、孤立、封闭、静止和模仿式的文化资源建设现象,降低了文化服务成本。

  数字文化馆建设初步构想

  1.以馆办网站为核心,汇集文化资讯馆办网站在文化馆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需要具备的功能有以下几种:资讯发布功能。它是一个全面、真实、及时发布本地文化新闻资讯的平台,比如在春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提前发布相关文化活动安排,追踪报道文化活动情况等;它也是本地文化事业信息的资源库,汇集了各种形式、内容的文字资源、图片资源、视频资源供用户检索使用。辅导培训功能。在文化馆日常开展的公益免费培训工作中,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上咨询、报名、预约等,他们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站在线收看、下载文化馆上传的公益免费培训课程视频,解决了到文化馆学习路程远,没时间等情况的限制。[2]信息共享功能。网站在提供各种本地信息资讯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链接互访,打破馆际壁垒,与其他地区文化馆网站、其他文化事业网站之间开展信息共享,共同搭建起结构全面、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海量的文化共享资源让群众真正体会到大数据时代下文化服务的

  均等性、公益性和便利性。用户互动功能。文化馆网站上传的图片资讯、视频资料可以供用户进行点赞、评论。文化馆

  还可以在网站设置论坛版块,用户能够从中找到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其他用户,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对其他用户作品进行点评等。用户还可以与文化馆网站管理者进行交流,提出意见反馈,有利于网站管理者进一步了解群众需求,提高服务水平。

  2.以移动终端为个性配置,紧跟未来走势数字文化馆在下一步建设中,要从网站向移动终端用户延伸,为受众接受文化服务提供便捷条件。对于文化馆来说,在着力应用好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发布功能的同时,还应尝试开发手机报名、投票APP等参与文化活动的便捷途径。3.以数字文化馆场所为阵地,完善硬件设施首先是建设机房,负责文化馆网站的维护、管理,保障大量数据的存储、发布;其次是完善基础数字服务设备,实现全馆wifi网络覆盖,设立数字阅览室,为群众在场馆内上网浏览、在线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最后是在有一定资金、技术支撑的条件下,设立实体数字体验空间,通过数字手段展现本土特色文化场景,分门别类地展示文化馆的各类艺术产品和服务,为用户营造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展示内容可缩放、可点播、可触摸、可下载,甚至利用“体感互动”“VR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营造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新境界。

  数字文化馆建设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1.数字文化馆建设面临的困境思想认识滞后。数字化时代下,纵观我国大多数文化馆,受政策覆盖、信息传达等多方面影响,对文化馆事业转型升级,内容革新的认识还比较滞后,停留在依靠传统馆舍开展传统活动的阶段,对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方向、步骤、内容认识不够充分。资金投入匮乏。近年来,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逐年增多,但是许多文化馆还普遍存在硬件、软件设施落后的情况,亟待改善,此时提出建设数字文化馆就犹如空中楼阁,真正用于数字化建

  设方面的资金也少之又少。人才队伍短缺。专业人才队伍是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关键,懂科技、会技术的网络人才是目前

  最匮乏的人才,这与传统文化馆人员构成有必然联系。2.针对数字文化馆建设面临困境的对策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数字文化馆建设中,我们文化馆人一定要转变思想、创新思维,认真

  学习领会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政策文件,深刻认识数字文化馆的巨大发展空间和机遇。[3]定期组织外出考察,观摩具有示范性的国家级数字文化馆试点单位,如宁波市文化馆、马鞍山文化馆等,吸收先进经验。

  科学制定数字文化馆建设资金投入计划,将文化馆免费开放资金合理分配,预留出用于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必要资金,提高免费开放的档次水平。

  加快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一是吸纳及培养专兼职人才,增设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相关专业岗位,建立数字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定期组织数字化业务培训,培养一支既具备较高技术素质和专业知识,又具备实际技能的人才队伍。二是以文化志愿者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开放型人才体系,以满足日益繁重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的需要。

  结语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覆盖,数字文化馆的发展潜力和操作空间不容忽视,文化馆的未来建设如何进行数字化建设,是每个文化馆都要思考的问题,需要更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参考文献][1]吴远伟.浅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字文化馆建设[J].群文天地:贵州,2014(4):7-9.[2]子扬.文化馆免费开放与数字文化馆建设探议[J].群文天地:贵州,2013(5):11-13.[3]王志明.数字化服务时代的文化馆[J].青年时代,2014(12):41-42.

  

  

篇十三: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已经成为一种趋目前数字文化馆还没有具体的定义按传统的说法就是充分利用数字科技以互联网为依托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到文化馆的资源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当中以突破文化馆在场馆服务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将文化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最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线上线下的联通与互动

  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

  2021年,文化部、财政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具体任务,为公共数字文化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办、国办2021年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数字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文化部下发了《文化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管理办法》,明确要求推進公共文化机构如文化馆等数字化服务,促进各级文化馆提档升级,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伴随着群众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大众对于公共文化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文化馆作为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是推进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促使文化馆更快更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

  1数字文化馆及其优势文化馆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现群众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部门,是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目前数字文化馆还没有具体的定义,按传统的说法,就是充分利用数字科技,以互联网为依托,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到文化馆的资源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当中,以突破文化馆在场馆服务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将文化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最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线上线下的联通与互动。主要体现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和文化服务的数字化两个方面。数字文化馆在发挥职能作用上比传统文化馆具有以下的优势。1.1拓宽信息发布的渠道文化馆作为国家的职能部门,拥有海量的文化资源,在以前,我们只能通过发布会、新闻报道或者报纸出版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宣布消息,这些传统方式其局限性很大,能够掌握发布消息的公众非常少,

  因而服务效果就可想而知。而数字文化馆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各类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实时存储、处理、发布,人们可以随时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真正实现了全民共享。

  1.2增进文化交流以互联网为平台在网络上发布各类数字信息,可以方便广大的群众获取并掌握社会各行各业的消息。对于专业文化领域的高价值信息,其受社会关注度较高,通过网络化的资源共享,为创造文化交流和广纳意见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深度交流同时对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2现阶段数字文化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2.1设备资源共享不足文化建设不仅是“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个自信”中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一直重视文化建设,对文化领域的投入也不断加大,各地方文化馆开始不断健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基本上保证了各级文化馆开展服务的功能。然而,大多数文化馆在数字化文化建设中缺乏资源共享、共建的现状,导致资源数量、技术保障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2.2海量数据的存储问题随着数字文化馆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类文化影像资料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都转变为数字化资源,时间越长积累的数字资源就会越多,这些海量数据其存储和管理面临着资金和技术上的困难。根据国家的要求,文化馆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具备海量信息存储和网络功能的设备,为数据存储提供基础设施支撑。据统计,全国已经有三千多家文化馆,这些馆藏信息资源加起来将是非常庞大的。对于基层文化馆来说,由于受到设备和技术方面的原因,海量数字资源的存储将会更加困难。2.3缺乏资源集成的服务平台目前,省级、市级、地级等纷纷响应国家号召,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提上了日程,各种类型的文化馆配设了专业数字服务网站,通过建立在数字文化资源支撑的基础上,用户可以利用网络实现实时的使用

  和分享。然而,由于各级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都是独立完成并开展实施,各馆之间缺乏资源的交流与共享,目前没有统一的信息集成平台来实现各级文化馆数字资源之间的共建共享,从而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2.4服务内容不能满足公众需求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实现提升群众文化素质的活化剂。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日新月异,不同年龄层、不同专业的群众,因个体个性化差异,其对文化服务的需求就会有很大差异,并且会随着技术的进步需求将越来越高。文化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的更新馆内的资源,将很难满足群众对文化服务内容的需求。3如何加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内容丰富、资源共享、线路畅通及获取方便等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基本要求,它的基本宗旨是为人们服务。数字文化馆是当下文化馆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顺应“互联网+文化”的快速发展等趋势,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高。3.1转变文化馆建设思想,提高服务意识传统的文化馆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一般都是被动的等待人们来馆内自主要求服务,这种思维带来的后果总是逃不了被淘汰的厄运。因此,文化馆工作人员一定要转变思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转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机遇,大力推广公共文化数字化工程,让科技更好的为人们服务,让文化馆成为具有充分交流沟通的平台。3.2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统筹规划《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在国家层面上对互联网和网络文化进行了统筹规划,同时也促成了全国各地文化馆的有机结合。通过建立总分馆模式,将省、市、县等各地的文化馆信息进行汇总,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文化馆的信息和用户进行分析,可以确保文化馆可以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互联网技术的有效结合,可以将各级文

  化馆的数字资源有效整合,并统筹规划,将海量的数字资源整合后输送至各级文化馆,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保证了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共享,使群众可以更多的获取到自己需求的资源。

  3.3加强数字文化项目的共建共享为了避免独立运行,资源浪费的现象,文化馆应该充分利用“宽带中国”“智慧城市”等国家重大信息工程项目的建设,促进数字文化馆与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文化等文化共享项目的共建共享。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数字文化馆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强化数字版权意识和手段,推进数字文化馆开放式的服务管理,为现代化数字文化馆提供优质服务奠定基础。3.4充分利用网络的传播途径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电脑、Wad等移动终端已经在社会广泛普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方式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受众群众分布更加庞大。采用互联网页、微信、微博、移动APP等方式,建立标准规范统一的数字文化馆建设总体格局,搭建与移动终端设备良好的线路,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将文化资源信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网上传播,使文化馆的服务更加便捷快速。3.5加强专业化人才建设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馆建设,涉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专业知识,对各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馆需要优秀的专业人才,为文化馆输送新鲜的血液,并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专业职业能力,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维护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保证文化馆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稳定的文化服务。4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馆的发展方向数字文化馆是当下文化馆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是顺应互联网技术与文化服务的发展趋势。4.1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当前,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服务能力,而且

  要重视服务内容。数字文化馆不是单向的用户需求资源的输送,而是一个信息交互的平台,文化馆可以根据用户的访问情况,如访问频率、用户偏好、搜索关键词等,深入把握用户的需求规律。因此,广大人民群众是文化馆交互的主体,是促使文化馆提质升级的推动力,需要加强对各类用户的需求、文化类型需求的调研,同时也要对各种传播方式、终端设备进行调查,了解用户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才能达到更好地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服务。

  4.2以技术为导向在数字文化馆中,信息资源传播的方式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交融的。每个馆的数据都是一个单元,它们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将分散在各馆的数字资源整合,汇集到总馆资源池中,最终将汇集的资源调配分发至各分馆,实现从“端菜”到“点单”服务,使资源完全不受地域的限制,打破馆与馆之间独立运行,资源浪费的现象,使文化资源最大化的得到利用,提高了各类文化资源的共享性。互联网的技术环境为数字化文化馆创造了平台,各类信息的发布可以通过搭载各种移动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软件,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文化服务,为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文化产品的创作、交流提供了平台。4.3以资源为基础资源是所有服务的基础。充分发挥当前互联网的技术优势,需要在国家层面建立有效地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在这一平台下,分设资源管理、服务推送、文化服务等多个模块,为普通群众、文化企业、文化社团、政府机构等提供不同类型的针对性文化服务。并根据用户的文化需求、服务的成效等进行数据分析挖掘,为群众、文化企业等提供更为精准、更加全面科学的资源服务。5结语文化馆是保障人们文化服务的权益机构,是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也是互联网+时代文化馆的发展方向。顺应互联网时代

  的技术背景,增加互联网+文化馆服务项目和内容,拓展更广阔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可以更好的为群众服务,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促进文化馆在新时代更好的发挥其效能。

  

  

推荐访问: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文化馆 数字化 方案

版权所有:精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精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精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223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