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规上工业企业调研报告(完整)

时间:2022-11-18 15:40:03  来源:网友投稿

规上工业企业调研报告规上工业企业调研报告3篇规上工业企业调研报告第1篇为了及时掌握我市规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解决企业有关困难和问题,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3月24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规上工业企业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规上工业企业调研报告

  规上工业企业调研报告3篇

  规上工业企业调研报告第1篇

  为了及时掌握我市规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解决企业有关困难和问题,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3月24日-3月28日,市工信委牵头对我市30户重点规上工业企业开展了入企访需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企业当前生产经营情况

  1、15户企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占调研企业的一半。

  一是7户新上规企业发展冲劲足,形势喜人。理文造纸每月生产包装纸稳定在万吨左右,且价格稳定,产销两旺,但第二条年产45万吨生产线因电力不足,将于十月份开工,预计在明年三季度投产。理文化工当前主要生产氢氟酸和制冷剂两种产品,其中氢氟酸生产稳定,年产达2万吨,制冷剂正在调试,年产可达1万吨,即将投产,其他产品陆续试车,动力车间月发电2千万度,基本满足当前生产需求。盐化工板块在紧锣密鼓地推进,7月份进行设备安装,预计年底试投产。苏科冶金和璟裕矿业都是生产冶金溶剂,年产能在30万吨左右,价格350元/吨。由于沿海和安徽关闭矿产企业,两户企业订单充足,产销两旺,全年预计主营收入过亿,税收过千万。电子目前主要是为消防产品做配套,生产塑胶感应器和探测器等,客户都是消防行业龙头企业,目前订单充足,形势较好。企业计划新上15台注塑机扩大生产,同时再投资千万元上工模生产线,为车企做配套。工模生产线行车已安装,设备已订购,6月份试投产。全年力争翻番增长,实现产值达5千万。溢香农产品不愁销路,禽蛋已打入全国各地,全年可实现主营收入3千万,增长50%,企业计划扩大生产,投资生产板鸭和菊花茶产品,目前急需解决项目用地。高秀园艺由于欧美等市场逐渐回暖,产品出口需求显著增长,全年预计实现产值增长30%,达5千万元。二是3户技改企业快速提升产能,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亚东水泥五六期顺利投产,企业年产能达到1400万吨水泥,成为最大和全国单体第三的水泥龙头企业。一季度水泥价格大幅上涨,企业实现主营收入增长明显,全年预计突破40亿元,再上新台阶。华瑞缝纫线手持订单排到5月份,后续订单应接不暇,全年实现收入可突破3亿元。四期技改和上市步伐也在加快推进,正朝着全国纯涤纶缝纫线龙头企业迈进。华亨皮塑订单稳定,且全部出口,正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新厂房已全部投入使用,产能

  也提升一倍,全年计划实现主营收入亿元,增长40%。三是4户老牌企业后劲足,表现给力。中材科技、汇尔油泵和人民冲压作为我市老牌的机械加工企业,多年来一直是我市骨干企业。中材科技成立一年多来,通过技改投入,调整方向,转变市场,产能增大,订单充足,自营出口,效益提升。全年力争主营收入过亿,增长45%。汇尔油泵和人民冲压稳打稳扎,内部技改挖潜,企业生产稳定。汇尔油泵计划利用北面16亩土地进行技改扩能,初步规划已制定好。人民冲压在积极寻找周边可利用的土地扩大规模;苏瑞矿业作为我市矿山冶金熔剂的老牌企业,整体情况和苏科、璟裕基本相同。苏科、苏瑞、江瑞三家企业同为苏州振球集团的子公司,合计产能过百万吨。四是1户麻纺企业出现明显转机。胜达苎麻多年来一直面临市场需求不振,麻纱价格贫贱的困难局面,但企业没放弃,亏损也坚守,终于迎来市场的转机。目前36支麻纱价格达到5万元/吨,比同期高出近2万元,企业目前原材料库存充足,生产形势较好,全年力争实现产值翻番。

  2、11户企业生产形势堪忧,占调研企业的36%。

  一是4户纺织服装企业艰难维持,生产经营持续走低。全国纺织行业市场需求约3千万锭,但产能却超亿锭,严重过剩,受国家棉花收储和配额政策影响,原材料和棉纱价格倒挂,一季度棉纺行业生产销售依然困难,我市鸿达纺织、凤竹棉纺也是如此,地区陆续有十几家棉纺厂停产破产。弘茂服装、金恒利制衣都是出口型企业,虽然欧美市场回暖,企业接单情况良好,但用工不足,企业都不能满负荷生产。纺织服装是我市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总量比重的30%,生产经营滑坡势必增加完成全年全市工业预期目标任务的难度。二是4户国企、集体企业延续状态,生产稳中有降。武山铜矿由于一季度铜价下滑近万元,效益有所下降,1号和3号主溜井坍塌,影响了企业部分生产,但企业依然有信心保持稳定态势,力争全年产品产量保持与去年同等水平。同兴铸造主要是为江铜集团内部厂矿企业做配套,近期由于废钢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成本压力大,同时由于集团内还有2户相同性质的企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计划全年实现产值近4千万,力争与去年持平。供电公司和供水公司肩负着全市企业用电和用水的重大责任,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任务愈发艰巨,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供应质量也有一定的反映,若不加快发展,势必将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三是3户民营企业开工不足,前景不容乐观。江州机械是6214厂改制后的民营

  企业,企业主要是从事机械制造和加工,为亚泥、理文和707所等做配套。但因订单及资金等多方面原因,厂房空置较多,4万平米厂房只利用一半。华冶铸造主要产品是生铁,市场需求低迷、产品价格下跌,开工严重不足。博达阳光板产品主要出口中东地区,目前处于生产的淡季,全年基本维持去年的生产水平。

  3、4户企业由于各种原因,生产经营处于困难阶段。

  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国际船舶市场开始复苏,5年危机影响将逐步减退,预计2022年将形成高潮。江联造船抓住当前机遇,1月28日,江联公司与德国船东签订了4+4艘12500吨多用途船合同,首期4艘建造合同已正式生效,8月份举行开工仪式。4、5月份企业计划新签8艘7千吨船和8艘14000吨化学船,虽然企业订单将排满今明两年,但因资金周转不灵,目前无资金组织规模生产,上半年每月只做些在建船舶扫尾工作和一部分小的、零星的军品订单,维持简单生产,每月产值只有1千多万元,数据同比下滑较大。恒大矿业受困于矿山整顿和天气原因,企业生产很不理想,一季度部分矿山处于停产状态。同时由于一次性缴纳矿山有偿处置价款和整顿保证金,金额超过千万,企业一时无法兑现,面临很大压力。乾能铸造由于产品需求低迷和价格下跌,企业一季度停产,原材料和产品库存积压严重,多达2千余吨,企业计划四月中旬开工。金三秒实业客户主要在修水,修水去年新上2家胶水企业,对企业冲击较大,同时,上游原料供应商也新上胶水生产线,金三秒与他们竞争没有成本优势,企业将面临市场严峻的考验。

  二、存在问题

  1、共性问题

  用工难。经统计,反映用工难的企业占此次调研企业的60%,可见,用工难依然是困扰企业的老大难问题。主要表现在纺织服装企业缺普工,机械制造企业缺技工。如弘茂服装年产能400万件,满负荷生产需用工800人,目前企业订单不愁,但只有不到400名工人,年产200万件,一半设备闲置。华缝纫线由于工人不能完全到位,依然有两万锭的设备处于闲置状态。中材科技、汇尔油泵等机械制造企业常年招收技工。

  融资难。融资难企业占此次调研企业的40%。造船和纺织服装行业由于产能过剩,国家出台贷款限制政策,这些企业普遍反映融资难。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江

  联造船。企业目前手持不少订单,但苦于资金异常紧缺,生产运转很不流畅,是企业面临的第一大难题。企业迫不得已找外省银行出具保函,出口创汇指标只能算到外省。

  环境问题。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建材矿冶企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多年的发展,也对我市环境带来了破坏,粉尘和道路损坏是其突出表现,给矿企周边和运输沿线的企业和民众带来了不便,包括矿企自身。此外,工业园南园企业反映南环路等园区内部道路破损严重,急需维护或修建。华亨皮塑因为破损道路过多的扬尘,影响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

  效益问题。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普遍经营困难,效益下降,包括造船、纺织服装、冶炼等。如江联造船新接订单单价只有老订单的2左右,利润大幅下降。纺织服装企业产能严重过剩和生产成本高导致企业近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的边缘,多半是惨淡经营。

  用电问题。部分企业反映供电公司存在停电不提前告知的现象,极大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2、个性问题。

  矿企反映矿山整顿一步到位压力太大,希望政府给个缓冲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设定阶段性目标;苏瑞矿业、苏科冶金共用一条供电专线,全年电费超500万元,企业没有享受大工业用电,电价偏高;矿山企业希望为职工办理工伤保险,但社保局因为政策限制,50岁以上个人不能办理;造船周边环境糟糕,受4家矿企影响较大,且封闭办厂一直不能实行;亚东水泥反映五六期生产许可证办理难,且矿山有坟、电线杆和养猪场没有及时迁走,影响了正常的采石和生产;供水公司新上长江引水项目,电费成本增长一倍,且省里要多收取100多万水资源费,企业亏损严重,希望召开听证会,提高水价;金恒利制衣用地由二类调整为一类,土地使用税由元提高到5元,税费过重;供电公司反映电力设施得不到有效保护,破坏严重,且在施工过程中存在阻工等现象。

  三、建议和对策

  面对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和我市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要完成全年工业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工业过千亿,既要企业转型升级挖潜,也要外部环境给力。为此,我们建议;

  1、支持企业组团发展,提高企业规模效益。

  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我市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走集约化、规模化之路正是破解这种不利局面的最佳途径,要支持鼓励纺织服装企业重组兼并,形成集团化企业,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运行成本,同时争取配额棉,降低原材料成本;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和产、工、贸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可以解决部分用工难题,扩大产能,提升效益。调研鸿达纺织和金恒利制衣时,企业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提出组建纺织服装集团,规划产能20万纱锭、制衣500万件/年。目前已有5家企业达成重组意向,占到行业产能的近1。

  2、加大技改扩能力度,支持企业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是新形势的要求,技改扩能是企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市一批企业正在践行此种方式,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相反有些企业产品档次不高,设备陈旧,环保节能不达标,特别小微企业更是这样,技改扩能,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一是加大补助资金或贷款贴息的力度,鼓励现有企业投资技改;二是遵循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淘汰一批不谋发展,无心经营的企业,把有用的资源给予需要的企业;三是今后新引进的项目要进行严格把关,既要考虑投资总量,也要考究产品质量,发展潜力,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坚决不予落户。

  3、创新转变工作思路,破解用工资金难题。

  用工和资金的问题一直是企业发展的难题,解决这些老大难问题,既可用传统的方式,更要创新思路,另辟蹊径。要充分发挥我市职业中专的专业培训优势,强化校企订单培训、实用培训,变毕业生外省输送到市内消化,实现校企双赢;要加大公租房、廉租房向企业分配的力度,确保企业工人的住宿需求,化解企业留工难、招工难;要加大政银企联合的力度,发挥政府保证金的作用,把“财园信贷通”、“财企惠贷通”、“助保贷”等支持企业融资的政策落到实处;银行在办理企业贷款时,应针对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进一步简化手续,提高时效,降低融资成本。

  4、发挥部门联动机制,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个常抓不懈的课题。针对此次调研企业反映的个性问题,还需发挥部门联动机制,进行整治和解决。一是存在小鬼难缠的人和事,需加大

  力度予以整治。二是存在服务承诺不兑现的情况,需要各部门履行承诺,做到有诺必践,一诺千金。三是存在部门联合度不够紧密,各自为政的情况,导致企业无可适从,还有怨气。如有部门拿企业统计直报数据用于其它核查的现象,企业反映很大,不敢不愿上报。决战工业必须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要全市一盘棋,互相配合支持。

  规上工业企业调研报告第2篇

  一、全县工业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工业企业经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总体工作要求,迎难而上,扎实工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工业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良好,逐步形成以轻工、煤炭、建材、化工、焦炭为骨架的工业体系。进入2022年第四季度,全县工业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面对严峻的形势,全县工业企业在危机中求生机,争投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力地遏制了工业经济下行趋势,2022年后半年逐步呈现出企稳回暖的好势头,2022年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整体持续向好发展。截止今年8月底,全县中小企业个数达到492户,从业人员23950人,销售收入XX万元,同比增长%,实现利润8600万元,上缴税金3020万元,劳动者报酬24000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27户,完成工业增加值13483万元,增长%,完成年下达任务的%。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全县非公经济实体达到33250户,销售收入完成XX万元,同比增长%;完成增加值XX万元,同比增长%。

  (一)工业生产总量稳步提升。全县工业总产值由2022年的亿元增长到2022年8月的亿元,保持了年均%左右的增幅,总量增长了亿元。主要产品发展已具规模,具有了原煤120万吨、水泥25万吨、焦炭10万吨、电石21万吨、磷肥40万吨、脱水菜2000吨、机砖机瓦50000万块的年生产能力。

  (二)规模以上工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以上工业年均以双位数的速度增长。工业总产值由2022年的亿元增长到2022年8月的亿元,年均增速为%。全县工

  业总产值比重、企业户数逐年加大,比重、户数分别由2022年的39%和20户提升到目前的45%和27户,其中年产值过千万元企业14户,年产值过亿元企业3户。

  (三)重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增加。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辐射带动力强的重点工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发展势头强劲。2022年,项目总数8项,完成投资9600万元。其中德炘园食品有限公司饼干生产线和甘肃天辰脱水食品有限公司年产1500吨脱水菜生产线等项目当年投入生产;2022年,项目总数9项,完成投资11880万元。其中晖泽化工公司1台25000KVA电石炉生产线、甘肃长河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新建的膨化食品生产线项目和万家兴集中供热三期工程等项目当年投入生产;2022年,项目总数16项,完成投资15500万元。其中嘉瑞陶瓷公司西式瓦生产线、金杞福源、宏达矿业生产线等项目当年投入生产。2022年,项目总数13项,截止8月底完成投资7087万元。三年来,全县重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共46项,完成投资44067万元。

  (四)企业抗波动能力得到增强。面对国际金融风暴对我县工业各行业不同程度的侵袭,企业正确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千方百计寻求金融危机期发展机遇。2022年第四季度,工业整体运行态势逐渐呈现出企稳回升态势,但回升基础不稳固、不平衡,内在动力很不足,在这当务之际,企业坚定信心,注重调整结构、着力转变发展方式,2022年,回升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运行态势逐步向好发展,企业抗波动能力有所增强。

  (五)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逐步升级优化。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传统工业逐渐向高新技术靠近,产业结构逐渐向新型工业迈进。支柱行业中,以电石和焦炭为主的冶金化工业、农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原煤采掘为主的煤炭业、水泥和砖瓦为主的建材业竞相发展,2022年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27750万元、19216万元、9018万元、8552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43%、30%、14%、13%。园区建设深入推进,刘川工业区已完成总体规划文本,9月底进行论证,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万元,重点企业开始向刘川工业集中区聚集,目前入园企业已达4户,总投资亿元,完成投资亿元,产业聚集进程正逐步推进。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刘川工业区与兰州高新区正式签定了共建兰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银刘川工业园合作协议,将按照“一区多园”管理模式进行规划建设,从而

  搭上了中心城市和国家级开发区的快车道。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已组建担保公司2家,运行情况良好。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累计为110多户企业担保贷款亿多元。

  (六)节能降耗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健全节能工作领导机制,逐级分解节能目标,与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农业等重点用能领域主管部门及县属7户年耗能2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层层签订了节能目标管理责任书。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持科学规划,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十一五”以来,全县已依法关停或取缔小煤矿3座(靖安王家山煤矿、东升乡红湾村煤矿二号井、五合乡白塔村煤矿)、造纸企业4户(北湾农场造纸厂、启芸造纸厂、金龙纸业制造厂、华夏纸品公司)、淀粉企业1户(东升众源淀粉加工厂),淘汰中天化工公司1万吨氟化铝生产线1条、新力水泥公司4万吨水泥生产线1条,淘汰城区低效燃煤小锅炉199台。9月底计划淘汰博翔电石公司6300KVA电石生产线2条。三是围绕国家倡导的“十大节能工程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工业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十一五”以来,已实施和正在实施节能项目8项,总投资亿元,争取国家财政节能专项奖励资金及省上配套资金1928万元。项目完成后,年可节能万吨标煤。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县工业企业逐步发展壮大,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已成为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发展平台建设滞后。一是部分工业基础设施投入滞后,道路、电力、供水等#络不完善,制约了大项目、好项目的入驻落户。二是电石、焦炭等产品产业链的延伸缺乏发展平台,经济效益很难大幅度提高。三是全县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存在着“散、小、弱”的现状,生产技术工艺水平档次较低,龙头企业带动薄弱,支撑作用不强。

  (二)企业融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企业中长期贷款不足,企业贷款规模和比重仍然过低。一是商业银行融资渠道不畅,且门槛高,程序繁琐。二是政策性对高耗能产业限贷。部分重点企业被封堵在外,加上担保体系不健全,银企融资信息不对称,企业风险控制不透明等因素,影响了企业正常的融资,严重制约企

  业的生存和发展。三是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不高,直接融资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宽。

  (三)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困难较大。一是在当前资源和环境约束明显,经济全球化加速,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的形势下,我县工业产业布局结构不合理,集中度偏低,企业布局分散,企业结构优势不明显,主要集中在化工、采掘、建材和小型轻工业,高耗能高排放、资源消耗为主的特征明显,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落后、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环境和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不利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也不利于统一服务和“三废”的统一治理,导致企业生产经营的社会成本偏高。二是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不足,企业现代化管理机制不建全,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偏低。企业产品结构处于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低,主要工业产品是以原料或低附加值产品进入市场,大多数以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低端产品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风毛麟角,致使企业自主调整能力不足,产品和产业调整优化升级难度大。三是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层次较低。中小企业普遍实力不足,规模较小,大部分企业仍集中于传统产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产品雷同,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成熟,产销环节联接不紧密,没有进行延伸配套精深加工的企业,不能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条,精深加工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不高。我县工业企业基本上处于家族式管理,管理方式相对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战略意识模糊,发展目标,市场分析,产品定位,资源规划等方面不清晰,整体素质偏低,专业人才匮乏,基本上无力开展产品、工艺、设备的技术创新。

  (四)工业园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我县工业园区建区时间短,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银三角开发区进入的项目还存在产业层次相对较低、投资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不高、产业链条不长、牵动性不强等问题。刘川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还跟不上工业园区的发展,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入园企业大项目少,实力不强,与周边市县相比,无明显优势,未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不十分明显。

  (五)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企业创业辅导、管理咨询、法律援助、技术推广以及企业融资、信息、培训等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公益性服务不足。一些服务机构服务功能提供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服务的中介组织,服务意识较差,行为不规范,收费较高。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尚需进一步加强,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规模总体偏小,资金使用较为分散,支持领域有限,对小企业支持不足。政府对企业的公共服务仍需改善和加强,特别是中小企业统计监测工作比较薄弱,相关制度还不健全。企业社会负担较重,“三乱”现象仍然存在。

  三、对我县工业企业发展的建议

  通过调研,委员们认为,推进我县工业企业稳步发展,要立足于靖远资源优势,根据传统特色和区位条件,进一步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我县工业企业主导产业进一步多元化,促进全县工业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工业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要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的思想,把抓工业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建议县上成立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发展纲要和全县工业企业发展的协调指导。二是各级党政领导切实落实工业企业发展重点项目责任制,要把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管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强化措施,优化生产要素配置,认真搞好指导协调工作,相关部门及有关乡镇全力以赴,靠实责任,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法保障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大对工业企业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加快工业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全县上下形成齐心协力抓工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三是要建立工业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估机制,健全完善目标责任制,促进责任落实,严格奖罚制度,特别要对为全县工业企业发展作出贡献的企业家和有功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二)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企业的扶持力度。一是全面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重点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体制机制,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和贷款抵质押方式,积极发展民间金融机构,扩大对企业的贷款规模和比重。二是加快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融资租赁企业,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综合运用资本注入、风险补偿和奖励补助等多种方式,提高担保机构对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改进对担保机构抵质押登记服务,推进银保平等互利合作。三是推动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和企业信用信息征集机制和评价体系。

  (三)推进结构调整,增强工业企业的发展后劲。一要继续坚持把项目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核心之举,抢抓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

  展政策的机遇,围绕国家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引导企业争取节能降耗、技术创新、国债资金等项目、资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支柱产业。二要加快煤炭、电石、磷肥、焦炭、水泥等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重点完成万家兴集中供热节能工程换热站建设、王家山煤矿采煤工艺技术改造、金达化工电石炉改造等项目,提升新建完工项目的工业增加值,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三要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强强联手,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抓好恒达焦化70万吨煤化工循环经济项目、新力水泥50万吨粉磨站项目、博翔电石2x6300KVA电石炉淘汰及电石炉窑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加大替代和淘汰力度,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四)创新经营理念,大力推进企业的优化升级。一是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工业发展走势,引导企业开足马力,加大生产,着力从提高产品质量、开拓销售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入手,促进农副产品加工、电石、焦化等行业良好运营。二是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联合和资源整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扩大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规模,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金融、环保、土地、产业政策等手段,推进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实现节约生产和清洁生产。三是积极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与省内外大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协作配套关系。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生态环保、资源共享的原则,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四是引导企业强化管理,及时调整生产策略,练好内功,挖掘潜力,千方百计增收节支,靠管理求效益。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市场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五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鼓励企业吸纳科技人才,建立完善优秀人才评选任用制度,广泛宣传报道企业优秀人才的创业经验,形成全社会尊重人才的氛围,并给予适当的社会荣誉和享受相应的政治待遇;建立科技人员的’利益分配激励机制,采取持股、技术入股、提高薪酬等更加灵活的政策引进和留住人才;立足企业自身,加强与高校(院所)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合作,培养企业自己的管理和生产技术人才;借用外脑,高薪外聘人才,尽快走出“家族式”的封闭管理,实施科学决策,实行现代管理,为我县民营企业经济加快转型创造条

  件。

  (五)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力求工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一是县委、县政府要高度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认真研究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调研督查,及时解决工业园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发挥好工业园区在我县工业的主体地位。二是要加快刘川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改善投资建设环境的力度,为园区的招商引资、企业落户创作良好的人文环境,创业干事的发展环境。三是工业园区建设要适应省市经济发展,带动我县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充分考虑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工业、交通、商贸不断发展的动态要求,要与区域经济规划有机结合,合理确定工业园区的布局、功能、规模,要完善工业园区规划编制,细化功能区分。四是工业园区要科学设计总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名牌产品为核心,发挥产业集群吸附效应,以配套产业集群吸纳龙头项目的落户,不断延伸夯实产业链,逐步完善产业的整体功能。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积极扶持有条件的企业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断拓展品牌效应,提高产品竞争力,使工业园区成为规模企业更密集、产业竞争力更强的经济板块。

  (六)强化服务意识,健全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工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面对当前我县企业发展的现状,各级政府要给予关心和支持,主管部门要为企业建立一套规范的系统的支持和服务体系。加强规划指导,健全投入机制,形成层次合理、分工明确的企业社会化服务体制。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建立和完善财政分级补助机制,引导和支持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开展信息、培训、技术、创业、投融资、质量检验、企业管理等服务。通过引导社会投资、财政资金支持等多种形式,重点支持带动能力强、具有共性服务功能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企业统计监测制度,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监测和分析。落实和完善对中小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规范执收行为,严肃查处对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各种摊派及侵权行为,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规上工业企业调研报告第3篇

  为进一步促进我县工业企业稳步向前发展,抢抓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的机遇,壮大我县工业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工业企业在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9月13日至14日,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并特邀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台宗仁及县商务(经济)局、县乡镇局的负责人,在县政协领导的带领下,先后深入到金杞福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靖远丰源面粉有限公司、甘肃长河食品公司、白银虎豹化工有限公司、靖远新力水泥公司、白银嘉瑞陶瓷公司、靖远金达化工公司等企业进行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委员们就我县工业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思路,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工业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工业企业经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总体工作要求,迎难而上,扎实工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工业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良好,逐步形成以轻工、煤炭、建材、化工、焦炭为骨架的工业体系。进入2022年第四季度,全县工业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面对严峻的形势,全县工业企业在危机中求生机,争投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力地遏制了工业经济下行趋势,2022年后半年逐步呈现出企稳回暖的好势头,2022年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整体持续向好发展。截止今年8月底,全县中小企业个数达到492户,从业人员23950人,销售收入XX万元,同比增长%,实现利润8600万元,上缴税金3020万元,劳动者报酬24000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27户,完成工业增加值13483万元,增长%,完成年下达任务的%。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全县非公经济实体达到33250户,销售收入完成XX万元,同比增长%;完成增加值XX万元,同比增长%。

  (一)工业生产总量稳步提升。全县工业总产值由2022年的亿元增长到2022年8月的亿元,保持了年均%左右的增幅,总量增长了亿元。主要产品发展已具规模,具有了原煤120万吨、水泥25万吨、焦炭10万吨、电石21万吨、磷肥40万吨、脱水菜2022吨、机砖机瓦50000万块的年生产能力。

  (二)规模以上工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以上工业年均以双位数的速度增长。

  工业总产值由2022年的亿元增长到2022年8月的亿元,年均增速为%。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企业户数逐年加大,比重、户数分别由2022年的39%和20户提升到目前的45%和27户,其中年产值过千万元企业14户,年产值过亿元企业3户。

  (三)重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增加。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辐射带动力强的重点工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发展势头强劲。2022年,项目总数8项,完成投资9600万元。其中德炘园食品有限公司饼干生产线和甘肃天辰脱水食品有限公司年产1500吨脱水菜生产线等项目当年投入生产;2022年,项目总数9项,完成投资11880万元。其中晖泽化工公司1台25000KVA电石炉生产线、甘肃长河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新建的膨化食品生产线项目和万家兴集中供热三期工程等项目当年投入生产;2022年,项目总数16项,完成投资15500万元。其中嘉瑞陶瓷公司西式瓦生产线、金杞福源、宏达矿业生产线等项目当年投入生产。2022年,项目总数13项,截止8月底完成投资7087万元。三年来,全县重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共46项,完成投资44067万元。

  (四)企业抗波动能力得到增强。面对国际金融风暴对我县工业各行业不同程度的侵袭,企业正确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千方百计寻求金融危机期发展机遇。2022年第四季度,工业整体运行态势逐渐呈现出企稳回升态势,但回升基础不稳固、不平衡,内在动力很不足,在这当务之际,企业坚定信心,注重调整结构、着力转变发展方式,2022年,回升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运行态势逐步向好发展,企业抗波动能力有所增强。

  (五)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逐步升级优化。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传统工业逐渐向高新技术靠近,产业结构逐渐向新型工业迈进。支柱行业中,以电石和焦炭为主的冶金化工业、农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原煤采掘为主的煤炭业、水泥和砖瓦为主的建材业竞相发展,2022年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27750万元、19216万元、9018万元、8552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43%、30%、14%、13%。园区建设深入推进,刘川工业区已完成总体规划文本,9月底进行论证,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万元,重点企业开始向刘川工业集中区聚集,目前入园企业已达4户,总投资亿元,完成投资亿元,产业聚集进程正逐步推进。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刘川工业区与兰州高新区正式签定了共建兰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白银刘川工业园合作协议,将按照“一区多园”管理模式进行规划建设,从而搭上了中心城市和开发区的快车道。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已组建担保公司2家,运行情况良好。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累计为110多户企业担保贷款亿多元。

  (六)节能降耗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健全节能工作领导机制,逐级分解节能目标,与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农业等重点用能领域主管部门及县属7户年耗能2022吨标煤以上的企业,层层签订了节能目标管理责任书。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持科学规划,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十一五”以来,全县已依法关停或取缔小煤矿3座(靖安王家山煤矿、东升乡红湾村煤矿二号井、五合乡白塔村煤矿)、造纸企业4户(北湾农场造纸厂、启芸造纸厂、金龙纸业制造厂、华夏纸品公司)、淀

  粉企业1户(东升众源淀粉加工厂),淘汰中天化工公司1万吨氟化铝生产线1条、新力水泥公司4万吨水泥生产线1条,淘汰城区低效燃煤小锅炉199台。9月底计划淘汰博翔电石公司6300KVA电石生产线2条。三是围绕国家倡导的“十大节能工程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工业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十一五”以来,已实施和正在实施节能项目8项,总投资亿元,争取国家财政节能专项奖励资金及省上配套资金1928万元。项目完成后,年可节能万吨标煤。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县工业企业逐步发展壮大,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已成为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发展平台建设滞后。一是部分工业基础设施投入滞后,道路、电力、供水等#络不完善,制约了大项目、好项目的入驻落户。二是电石、焦炭等产品产业链的延伸缺乏发展平台,经济效益很难大幅度提高。三是全县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存在着“散、小、弱”的现状,生产技术工艺水平档次较低,龙头企业带动薄弱,支撑作用不强。

  (二)企业融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企业中长期贷款不足,企业贷款规模和比重仍然过低。一是商业银行融资渠道不畅,且门槛高,程序繁琐。二是政策性对

  高耗能产业限贷。部分重点企业被封堵在外,加上担保体系不健全,银企融资信息不对称,企业风险控制不透明等因素,影响了企业正常的融资,严重制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三是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不高,直接融资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宽。

  (三)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困难较大。一是在当前资源和环境约束明显,经济全球化加速,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的形势下,我县工业产业布局结构不合理,集中度偏低,企业布局分散,企业结构优势不明显,主要集中在化工、采掘、建材和小型轻工业,高耗能高排放、资源消耗为主的特征明显,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落后、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环境和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不利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也不利于统一服务和“三废”的统一治理,导致企业生产经营的社会成本偏高。二是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不足,企业现代化管理机制不建全,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偏低。企业产品结构处于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低,主要工业产品是以原料或低附加值产品进入市场,大多数以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低端产品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风毛麟角,致使企业自主调整能力不足,产品和产业调整优化升级难度大。三是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层次较低。中小企业普遍实力不足,规模较小,大部分企业仍集中于传统产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产品雷同,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成熟,产销环节联接不紧密,没有进行延伸配套精深加工的企业,不能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条,精深加工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不高。我县工业企业基本上处于家族式管理,管理方式相对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战略意识模糊,发展目标,市场分析,产品定位,资源规划等方面不清晰,整体素质偏低,专业人才匮乏,基本上无力开展产品、工艺、设备的技术创新。

  (四)工业园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我县工业园区建区时间短,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银三角开发区进入的项目还存在产业层次相对较低、投资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不高、产业链条不长、牵动性不强等问题。刘川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还跟不上工业园区的发展,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入园企业大项目少,实力不强,与周边市县相比,无明显优势,未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不十分明显。

  (五)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企业创业辅导、管理咨询、法律援助、技术推广以及企业融资、信息、培训等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公益性服务不足。一些

  服务机构服务功能提供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服务的中介组织,服务意识较差,行为不规范,收费较高。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尚需进一步加强,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总体偏小,资金使用较为分散,支持领域有限,对小企业支持不足。政府对企业的公共服务仍需改善和加强,特别是中小企业统计监测工作比较薄弱,相关制度还不健全。企业社会负担较重,“三乱”现象仍然存在。

  三、对我县工业企业发展的建议

  通过调研,委员们认为,推进我县工业企业稳步发展,要立足于靖远资源优势,根据传统特色和区位条件,进一步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我县工业企业主导产业进一步多元化,促进全县工业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工业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要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的思想,把抓工业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建议县上成立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发展纲要和全县工业企业发展的协调指导。二是各级党政领导切实落实工业企业发展重点项目责任制,要把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管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强化措施,优化生产要素配置,认真搞好指导协调工作,相关部门及有关乡镇全力以赴,靠实责任,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法保障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大对工业企业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加快工业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全县上下形成齐心协力抓工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三是要建立工业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估机制,健全完善目标责任制,促进责任落实,严格奖罚制度,特别要对为全县工业企业发展作出贡献的企业家和有功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二)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企业的扶持力度。一是全面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重点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体制机制,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和贷款抵质押方式,积极发展民间金融机构,扩大对企业的贷款规模和比重。二是加快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融资租赁企业,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综合运用资本注入、风险补偿和奖励补助等多种方式,提高担保机构对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改进对担保机构抵质押登记服务,推进银保平等互利合作。三是推动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和企业信用信息征集机制和评价体系。

  (三)推进结构调整,增强工业企业的发展后劲。一要继续坚持把项

  目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核心之举,抢抓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机遇,围绕国家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引导企业争取节能降耗、技术创新、国债资金等项目、资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支柱产业。二要加快煤炭、电石、磷肥、焦炭、水泥等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重点完成万家兴集中供热节能工程换热站建设、王家山煤矿采煤工艺技术改造、金达化工电石炉改造等项目,提升新建完工项目的工业增加值,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三要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强强联手,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抓好恒达焦化70万吨煤化工循环经济项目、新力水泥50万吨粉磨站项目、博翔电石2x6300KVA电石炉淘汰及电石炉窑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加大替代和淘汰力度,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四)创新经营理念,大力推进企业的优化升级。一是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工业发展走势,引导企业开足马力,加大生产,着力从提高产品质量、开拓销售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入手,促进农副产品加工、电石、焦化等行业良好运营。二是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联合和资源整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扩大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规模,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金融、环保、土地、产业政策等手段,推进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实现节约生产和清洁生产。三是积极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与省内外大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协作配套关系。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生态环保、资源共享的原则,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四是引导企业强化管理,及时调整生产策略,练好内功,挖掘潜力,千方百计增收节支,靠管理求效益。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市场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五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鼓励企业吸纳科技人才,建立完善优秀人才评选任用制度,广泛宣传报道企业优秀人才的创业经验,形成全社会尊重人才的氛围,并给予适当的社会荣誉和享受相应的政治待遇;建立科技人员的利益分配激励机制,采取持股、技术入股、提高薪酬等更加灵活的政策引进和留住人才;立足企业自身,加强与高校(院所)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合作,培养企业自己

  的管理和生产技术人才;借用外脑,高薪外聘人才,尽快走出“家族式”的封闭管理,实施科学决策,实行现代管理,为我县民营企业经济加快转型创造条件。

  (五)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力求工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一是县委、县政府要高度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认真研究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调研督查,及时解决工业园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发挥好工业园区在我县工业的主体地位。二是要加快刘川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改善投资建设环境的力度,为园区的招商引资、企业落户创作良好的人文环境,创业干事的发展环境。三是工业园区建设要适应省市经济发展,带动我县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充分考虑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工业、交通、商贸不断发展的动态要求,要与区域经济规划有机结合,合理确定工业园区的布局、功能、规模,要完善工业园区规划编制,细化功能区分。四是工业园区要科学设计总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产品为核心,发挥产业集群吸附效应,以配套产业集群吸纳龙头项目的落户,不断延伸夯实产业链,逐步完善产业的整体功能。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积极扶持有条件的企业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断拓展品牌效应,提高产品竞争力,使工业园区成为规模企业更密集、产业竞争力更强的经济板块。

  (六)强化服务意识,健全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工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面对当前我县企业发展的现状,各级政府要给予关心和支持,主管部门要为企业建立一套规范的系统的支持和服务体系。加强规划指导,健全投入机制,形成层次合理、分工明确的企业社会化服务体制。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建立和完善财政分级补助机制,引导和支持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开展信息、培训、技术、创业、投融资、质量检验、企业管理等服务。通过引导社会投资、财政资金支持等多种形式,重点支持带动能力强、具有共性服务功能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企业统计监测制度,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监测和分析。落实和完善对中小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规范执收行为,严肃查处对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各种摊派及侵权行为,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推荐访问: 考察重点工业企业的调研报告 规上工业企业调研报告 工业企业 调研报告

版权所有:精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精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精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223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