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机制7篇

时间:2022-11-25 14:50:04  来源:网友投稿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机制7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机制  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维护管理办法  多年来我镇通过实施美丽乡村、镇村公路、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较好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机制7篇,供大家参考。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机制7篇

篇一: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机制

  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维护管理办法

  多年来我镇通过实施美丽乡村、镇村公路、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较好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但是在工作中,也出现了重建设轻管理、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后续管理资金难以为继、长效监管机制亟待完善、一些新农村村点“脏乱差”反弹等现象。为进一步巩固我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成果,确保已建成的项目工程设施正常运转并长期发挥作用,让农民群众长久受益,现就建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后续管理长效机制,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一、目标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以完善长效管护机制为目标,通过建立乡村道路、水利项目、绿化工程、垃圾处理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运行维护机制,确保农村道路设施平安通畅,农田水利设施功能实现长效、可持续发挥,绿化植物生长良好,镇村环境整洁有序,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建管相结水平。二、工作重点1。确保道路养护到位。加强道路养护,落实养护费用和工作责任,确保村内道路路面平整,无坑洼破损和积水,桥涵、盖板等道路设施完好,道路两侧宜林路段植树绿化、排水畅通。不得在路上堆放物品、倾倒垃圾、阻碍畅通。2.实现水库水塘水渠水陂等水利设施正常使用,水质清洁。要加强水利设施管护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水塘水渠水陂疏浚加固;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三区划分规定,确保畜禽养殖零排放,做到水塘水渠河道无垃圾和杂物,小二型水库水质三类以上。3.确保绿化管护良好。保护村庄上的古树名木,爱护花草树木,村内公共绿化有专人负责养护管理;村庄道路两侧、公共场所、房前屋后等具备绿化条件的地方结合井冈蜜柚老乡工程做到应绿尽绿,无枯株、缺株,美化农村生态环境。

  4.实现垃圾定点处理。建立“户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处理体系。镇成立垃圾清运队伍,配备清运车辆,负责收集转运各村点垃圾,要明确保洁员和清运人员责任,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不乱倒垃圾,不乱飘垃圾,不留垃圾死角。

  三、主要措施

  (一)明确工作责任。按照“权属清晰、分级管理”和“谁受益、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严格落实分级负责制。镇政府负责全镇农村基础设施维护日常督查指导。各行政村作为实施运行维护工作的责任主体,落实专门人员具体负责,通过制订村规民约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形成村民参与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的齐抓共管机制,同时组织村民对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维护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二)强化资金保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管理要以资金作保障,既要努力争取各级财政扶持,更要千方百计拓宽投入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一是多渠道筹集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经费。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管理”的原则,主要由村级集体收入或由受益群众按“一事一议”方式筹集资金解决;要将承包、租赁、拍卖、转让基础设施经营权等收益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管护;乡镇(街道)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经费给予适当补助,同时大力争取上级项目支持。二要加大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的投入力度。通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经济对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投入。发挥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的作用,动员群众主动筹资投劳,用于基础设施维护工作,真正做到“自己的事自己议、自己办、自己管”。三要探索市场运作模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和“谁损坏、谁付费"的原则,对建房、林木采伐等损耗基础设施事项通过制定村规民约适当收取公益事业维护费用,弥补村级公共基础设施维护和农村环境治理资金不足问题,使农村基础设施逐步走上“平时有人管、坏了有人修"的良性轨道。

  

  

篇二: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机制

  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建

  设

  摘要: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了“农村振兴战略”,明确了“深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美丽宜居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各级政府和部门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高标准农田、农村水利、交通物流、村镇(村)建设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大量公共基础设施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竣工数量的逐年增加,如何加强和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运营和管理,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已经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建设策略

  引言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是非排他性的、非竞争性的农村公益物,与农村发展密切相关,主要由当地农民长期使用。国家城市规划计划规定,市镇公共基础设施应包括六大类:教育、文化、卫生、科学和技术、商业金融、行政和集中市场。还有一些专家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分为以下几个领域:农业生产(农田灌溉、农业抗御能力、农产品流通等)。农村生活(道路、能源、饮用水、通信等)。农村社会文化(体育和休闲文化、社会保护、卫生等)。)农村生态环境(废物回收、环境保护等)。

  1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现存问题

  1.1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结构不合理

  农村生计基础设施基本上已经建立,道路和电力通信也很容易获得,但后勤和网络等基本基础设施尚未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建立。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区域,诸如高速宽带等设施的发展尚未实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减少,信息更加封闭,

  导致该区域的发展速度放慢,贫富差距扩大。在农业生产方面,灌溉设施很多,但建筑质量低,水资源利用率低,造成严重浪费。与此同时,作物抗御风险能力薄弱,落后的农村地区收成好,基础设施薄弱,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需要。农村地区缺乏社会文化基础设施的情况更为严重:在农村教育和农村保健领域,农村学校和医疗合作社设备不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资格与城市工作人员相差甚远,人才储备不足其次,诸如留守儿童中心和社会福利中心等社会保障设施很少。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建设新的现代农村地区的目标的实现。

  尽管农村地区的植被和农林领域多于城市地区,但环境问题不应低估,例如农村地区的废物管理、缺乏适当的人员定期清理、生态和灰尘。此外,对粮食的过度需求导致广大农村地区营养不良,土地恢复负担不起。

  总的来说,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更倾向于建设大型基础设施,例如集中建造道路、供水系统和其他低质量项目。与此同时,旨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的投资,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的社会保护方面,很少得到考虑。

  1.2供给主体单一导致供给效率低下

  一般来说,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的事,政府根据自身的职能向公众提供公益物,并在解决外部负面影响、市场失灵等问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也可能会失败,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存在差距,而且有限的问题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不安全、建设时间过长和投资成本高,从而因此,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完全依赖市场,而必须部分依赖其他行为者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注入新的血液。

  1.3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机制不健全,管护资金不落实

  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没有明确界定,责任没有协调,责任没有得到适当承担,没有长期的管理和维护机制。州政府面临财政困难,缺乏管理公共基础设施所需的资金。

  2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建设策略

  2.1抓重点,明确“管什么”。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包括政府投资、群众自筹和社会捐助的农村水电路气信以及公共人居环境、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等设施,面广、线长、点多,需要理清管护范围和重点。一是摸清底数,建立台账。以村为单位建立台账清单,弄明哪些是各级政府、集体和协会必须要管起来和要管好的;搞清哪些是社会化、市场化行为,要服务好、监管好的。二是分门别类,找准重点。把和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设施作为管护重点,比如农村“四好”公路以及农业灌溉设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三是系统思维,补短强弱。抓两头带中间,做好重点设施管护同时,把基础设施短板和弱项补齐。

  2.2创新多样产权制度,明晰管护责任主体

  目前的农村基础设施所有权模式是国家对建设和集体所有权转让的投资。这一模式将持续很长时间,但在尊重公共所有权原则的同时,将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所有权改革,澄清产权,明确责任,并鼓励所有部门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1)现有的农村基础设施可根据使用功能、影响和可维护性等因素分为公益物和收入类。对于农村公路和卫生设施等不直接有利可图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有必要将固定资产列入资产目录,依法管理资产,明确规定国家和社区负有主要保护责任,保护责任由政府承担,组织对于某些人口群体来说,在流动地区建造并为大型消费者和企业服务的有利可图的基础设施,如山区池塘、灌溉系统和农村供水系统,可以促进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和营销,并采取各种形式:分包、合同、合同和合同安排管理权和收益权分别确定了激活产品管理保护的责任主体,保持资产库存活着,明确管理保护主体,加强建设后管理保护,实现良性循环。(2)积极鼓励企业或个人根据自己在农村发展工业中的需要,投资建设与其行业有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并鼓励企业和个人根据法律、规章和条例,通过保障所有权、使用权、自主权和盈利能力,建设和管理基础设施除了管理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外,有关政府不应过度干预基础设施的具体使用。

  2.3加快建立政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中央政府考虑到了当地的实际需要和发展需要,增加了一般转让,并根据有关条例将地方补贴纳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以利于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前革命地区、边境地区等。地方当局应建立一个基于保健服务管理责任、规

  模和标准的城乡一体化公共预算支出制度,并将国家负担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费用纳入地方政府预算。在条件成熟时,向集体经济薄弱、资金困难的村庄提供适当的补贴。

  2.4制定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办法,

  提高管道的保护级别。一方面,必须根据农村基础设施的范围和利益水平确定产权拥有者和使用者,并确定由地区服务、地区服务、乡村服务、乡村服务和乡村服务提供的保健责任。第二,需要提高护理部门的护理速度,延长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㈢鼓励农村专业合作社广泛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

  2.5加强宣传培训

  第一个是加强培训的方向。加强对各级地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政策、筹资项目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要求方面的培训。二是推广广告,选择支持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实例,并选择一系列可在国家一级推广的实例。通过印刷、电视和新媒体等传统媒体开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宣传运动,创造一个广大社会,特别是农民关心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的环境。

  3结束语

  有鉴于此,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机制必须以农民自主发展的权利和扩大生产性和盈利性空间为基础,有效鼓励农民投资和更好地利用农村基础设施应成为未来治理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柯善北.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怎样管,如何护?[J].中华建设,2020(04):8-9.

  [2].两部委出台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意见[J].农村财务会计,2019(12):49.

  [3].关于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J].交通财会,2019(12):80-83.

  [4]胡文静.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供给研究[J].学术界,2018(10):171180.

  [5]唐梦文,王晓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选择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9):252-254.

  

  

篇三: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机制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办法三篇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办法一篇第一条为全面巩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果,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提升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水平,根据《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扶贫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榆政办函〔2020〕83号)《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后续管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榆政办函〔2020〕84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指村级环境卫生管理、村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维护及绿化养护等。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镇街村组的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后续管护,已列入行业主管部门维护的设施不在维护范围内。

  第四条按照“政府引导、部门指导、镇街组织、农民主体”的原则,发改科技局为综合协调部门,负责完善后续管护及考评制度,监督检查部门、镇街及村组的后续管护工作,争取经费、队伍等保障,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市扶贫、水利、电力、交通、农业农村、教体、工贸、民政、文旅等相关部门为指导部门,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指导镇街及村组做好后续管护工作;各镇街具体组织实施,要把农村基础设

  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动员各方力量,统筹各种资源,确保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后续管护工作全面落实到位。村组为管护主体,要在镇街的组织领导下,全面做好所在村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管护工作。

  第五条发改科技局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后续管护的综合协调部门,各相关职能部门为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管理的业务主管部门,镇街负责本办法在所辖村组的具体实施。

  第六条管护范围。将各级政府投资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部纳入管理范围:

  1.村内油路、水泥路,包括通村路、通组路、生产生活道路。

  2.小型水利设施,包括人饮工程中的高低位水池、管网、防护网、防护挡墙等设施,灌溉渠道、管网设施等。

  3.0.4kV—0.2kV电表闸刀以下线路。4.农村养老院、互助幸福院等。5.村卫生室。6.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包括文化广场、演出舞台、文化活动室、体育场、健身器材等设施设备。7.村级活动场所,除文化体育设施以外的基础设施,包括村委会、村级活动场地等。8.村内绿化、美化。

  9.公共路灯等亮化工程。10.公厕。11.卫生保洁及垃圾处理设施,包括村庄卫生保洁、村庄连接带卫生连片保洁、垃圾桶、垃圾箱、垃圾清运车辆等。12.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工程形成的渠道、挡墙护坡等。第七条管护标准。依据《榆林市农村公厕管理办法(试行)》(榆政农函〔2020〕47号)《神木市电力局配网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神电局发〔2020〕4号)《神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暂行办法》(神政办发〔2019〕53号)《神木市农村互助幸福院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神政办发〔2020〕171号)《神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试行)》(神政办发〔2014〕114号)《神木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资金补助办法》(神政办发〔2020〕12号)《神木市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管理办法(试行)》(神卫计发〔2018〕180号)等办法的标准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后续管护。(一)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1.公共场所管护。主要指村委会、村民活动中心、卫生室、文化礼堂等公共场所明确专人负责,做好日常管护,区域范围保持干净、整洁,门窗、护栏无破损、缺失,及时做好维修工作,消除安全隐患。2.路灯维护。建立日常巡查机制,路灯立杆无破损、倾

  斜,灯具照明正常。3.村内道路管护。加强村内道路、水渠管护及巡查,做

  到路面基本平整,无大的坑洼,路面整洁,路肩整齐无垮塌,无堆积物,路标路牌、警示标志、安全设施齐备。水渠边沟排水通畅无阻,雨水排放流畅。

  4.公厕管理维护。公厕全年开放使用,有专人管理并保持地面、墙面、厕坑、洁具的整洁,自来水畅通、照明灯具完好,化粪池定期清理,设施有破损及时修复。

  5.文化体育设施的管理维护。文化广场、演出舞台、文化活动室、健身活动场地、器材有专人检查维护,有破损并及时修复。

  6.电力维护。0.4kV—0.2kV电表闸刀线路无破损、漏电等情况。

  7.农村养老院、互助福利院管护。设施维护维修及时,干净卫生整洁,运行正常。

  (二)农村环境长效保洁1.道路保洁。对各村辖区内道路和通道的卫生保洁工作,实行巡回动态保洁制度。道路两侧干净整洁,无暴露垃圾。2.庭院保洁。对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公共活动场所等房前屋后进行打扫清理;落实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做到无垃圾污物。

  3.垃圾收集。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按时收集,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1.高低位水池无破损、漏水,防护围栏、防护挡墙完好,供水管道畅通,水质达到国标要求,安全饮水率达到100%。2.农耕道路、渠道、水坝等生产设施有专人管护,每周巡查管护次数不少于2次,发现农耕道路损坏、渠道堵塞、水坝破损等情况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及时修复到位。第八条市发改科技局牵头,定期组织检查、指导和服务;各镇街结合工作实际成立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后续管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后续管护工作计划,明确后续管护措施,落实专门人员负责,将领导小组及管护工作计划报扶贫办备案。第九条市发改科技局每年组织4次抽查,年终进行综合考核,建立考核台账。第十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办法二篇X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运营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谁受益、谁维护”的总体要求,聚焦有人管、有钱管、有机制管的“三个有”;突出明确管护范围、明确管护权属、明确管护标准、明确管护资金、明确管护责任等“五个明确”;创新专业管护、市场化管护、自行管护“三个模式”,

  确保我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运营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有人管.对农村所有公共基础设施,明确所有权、使用

  

篇四: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机制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办法|》

  摘要:X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运营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谁受益、谁维护”的总体要求,聚焦有人管、有钱管、有机制管的“三个有”,突出明确管护范围、明确管护权属、明确管护标准、明确管护资金、明确管护责任等“五个明确”,创新专业管护、市场化管护、自行管护“三个模式”,确保我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运营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办法X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运营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谁受益、谁维护”的总体要求,聚焦有人管、有钱管、有机制管的“三个有”;突出明确管护范围、明确管护权属、明确管护标准、明确管护资金、明确管护责任等“五个明确”;创新专业管护、市场化管护、自行管护“三个模式”,确保我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运营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有人管.对农村所有公共基础设施,明确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凡出现自然灾害,有人及时排危抢修;凡出现人为破坏,有人代表集体进行制止和索赔;凡出现使用故障,有人及时维修养护;凡出现资产闲置,有人引导正确使用,着力解决“有人用、无人管”问题。

  有机制管.夯实镇、村、农户的管护责任,形成一批可操作、有实效的好的办法措施,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管护制度。对每一类公共基础设施都要明确建设、移交、管理、验收、监督等制度,对具体管护责任人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评价监督,并根据考评结果支付一定的管护报酬,切实解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心管、无力管”的问题。

  有钱管.以村集体投入为主,以群众自筹投入为补充,多渠道筹措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资金,逐步实现人员管理有报酬、损坏维修有资金、灾后恢复有保障,着力解决“有钱建、无钱管”问题。

  一、明确管理范围将各级财政投入建设的各类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全部纳入管理范围,主要包括以下10项具体内容。

  1、村内油路、水泥路,包括通村路、通组路、产业路;2、小型水利设施,包括村级供水站、饮水及灌溉管网设施等;3、幸福院;4、村卫生室;5、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包括文化广场、演出舞台、文化活动室、体育场、健身房等设施设备;6、村级活动场所,除文化体育设施以外的基础设施,包括村支部、村委会办公用房、活动场地等;7、路灯;8、公厕;9、垃圾处理设施,包括垃圾桶、垃圾箱、拉运车辆等;10、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工程形成的渠道、护坡挡墙等资产。

  .

  二、明确管护权属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将村内各项产权明晰的公共基础设施产权移交到村,村委会负责日常管护,建立“村有、村管、村使用”的管护责任体系。明确管护清单,切实做到物有人管、事有人办、责有人担。

  三、明确管护标准结合行业规定和管护实践,制定明确管护标准。

  道路管护标准:路面平整,干净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路肩无缺口,安全设施齐备,路容路貌良好。

  公厕管护标准:标识清楚,设施完备,清理及时,卫生清洁。

  幸福院管护标准:设施维修及时,卫生干净整洁。

  村卫生室管护标准:环境卫生整洁,设施维护及时,垃圾分类处理。

  四、明确资金来源资金投入是做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要采取“五个一点”的办法,即“向中省市县争取一点、行业部门补助一点、镇级财政筹措一点、村集体经济支付一点、投工投劳折算一点”的办法,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方面资金,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维修管护的投入力度,确保正常运行。

  五.明确管护责任镇上成立X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X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政府农业办,负责全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协调、指导、监督和考核。各村成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站,由村主任担任站长,负责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考核。

  专业管护+市场管护+自主管护专业管护。全面推行“五岗十二员”管理制度。

  “五岗”:即农村道路管理岗、水利设施管理岗、村卫生室管理岗、公共服务场所管理岗、环卫设施管理岗,岗位负责人从“十二员”中产生。“五岗”负责组织管理“十二员”,以志愿者服务、老党员、村组干部、环卫员为主、支付报酬为辅的工作模式。

  “十二员”:即道路管理员、水利设施管理员、幸福院管理员、村卫生室管理员、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员、路灯管理员、村扶贫工厂管理员、扶贫产业园管理员、公厕管理员、垃圾处理设施管理员、其他设施管理员,根据任务量大小据实确定每一类管

  .

  理员的数量;市场管护。对垃圾清运等村级无力承担的管理任务,由专业公司承担,定期处理等方式予以解决。自主管护。一方面组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对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定期义务管护;一方面激励引导群众对自家院落、房前屋后等区域的环境卫生进行定期清扫保洁,全方位调动群众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353”管理机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产权全部移交给村两委会,归全体村民所有,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真正明确管理主体、落实管理责任,实现“村有、村用、村管”。建立镇、村、组三级责任明确的统一管理机制,真正推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全面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

  

  

篇五: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机制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规章制度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规章制度_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运营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谁受益、谁维护”的总体要求,聚焦有人管、有钱管、有机制管的“三个有”;突出明确管护范围、明确管护权属、明确管护标准、明确管护资金、明确管护责任等“五个明确”;创新专业管护、市场化管护、自行管护“三个模式”,确保我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运营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有人管.对农村所有公共基础设施,明确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凡出现自然灾害,有人及时排危抢修;凡出现人为破坏,有人代表集体进行制止和索赔;凡出现使用故障,有人及时维修养护;凡出现资产闲置,有人引导正确使用,着力解决“有人用、无人管”问题。有机制管.夯实镇、村、农户的管护责任,形成一批可操作、有实效的好的办法措施,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管护制度。对每一类公共基础设施都要明确建设、移交、管理、验收、监督等制度,对具体管护责任人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评价监督,并根据考评结果支付一定的管护报酬,切实解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心管、无力管”的问题。

  

  有钱管.以村集体投入为主,以群众自筹投入为补充,多渠道筹措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资金,逐步实现人员管理有报酬、损坏维修有资金、灾后恢复有保障,着力解决“有钱建、无钱管”问题。

  一、明确管理范围将各级财政投入建设的各类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全部纳入管理范围,主要包括以下10项具体内容。

  1、村内油路、水泥路,包括通村路、通组路、产业路;2、小型水利设施,包括村级供水站、饮水及灌溉管网设施等;3、幸福院;4、村卫生室;5、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包括文化广场、演出舞台、文化活动室、体育场、健身房等设施设备;6、村级活动场所,除文化体育设施以外的基础设施,包括村支部、村委会办公用房、活动场地等;7、路灯;8、公厕;9、垃圾处理设施,包括垃圾桶、垃圾箱、拉运车辆等;10、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工程形成的渠道、护坡挡墙等资产。二、明确管护权属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将村内各项产权明晰的公共基础设施产权移交到村,村委会负责日常管护,建立

  

  “村有、村管、村使用”的管护责任体系。明确管护清单,切实做到物有人管、事有人办、责有人担。

  三、明确管护标准结合行业规定和管护实践,制定明确管护标准。

  道路管护标准:路面平整,干净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路肩无缺口,安全设施齐备,路容路貌良好。

  公厕管护标准:标识清楚,设施完备,清理及时,卫生清洁。

  幸福院管护标准:设施维修及时,卫生干净整洁。村卫生室管护标准:环境卫生整洁,设施维护及时,垃圾分类处理。四、明确资金来源资金投入是做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要采取“五个一点”的办法,即“向中省市县争取一点、行业部门补助一点、镇级财政筹措一点、村集体经济支付一点、投工投劳折算一点”的办法,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方面资金,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维修管护的投入力度,确保正常运行。五.明确管护责任镇上成立_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_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政府农业办,负责全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协调、指导、监督和考核。各村成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站,由村主任担任站长,负责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考核。

  

  专业管护+市场管护+自主管护专业管护。全面推行“五岗十二员”管理制度。

  “五岗”:即农村道路管理岗、水利设施管理岗、村卫生室管理岗、公共服务场所管理岗、环卫设施管理岗,岗位负责人从“十二员”中产生。“五岗”负责组织管理“十二员”,以志愿者服务、老党员、村组干部、环卫员为主、支付报酬为辅的工作模式。

  “十二员”:即道路管理员、水利设施管理员、幸福院管理员、村卫生室管理员、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员、路灯管理员、村扶贫工厂管理员、扶贫产业园管理员、公厕管理员、垃圾处理设施管理员、其他设施管理员,根据任务量大小据实确定每一类管理员的数量;

  市场管护。对垃圾清运等村级无力承担的管理任务,由专业公司承担,定期处理等方式予以解决。

  自主管护。一方面组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对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定期义务管护;

  一方面激励引导群众对自家院落、房前屋后等区域的环境卫生进行定期清扫保洁,全方位调动群众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建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353”管理机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产权全部移交给村两委会,归全体村民所有,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真正明确管理主体、落实管理责任,实现“村有、

  

  村用、村管”。建立镇、村、组三级责任明确的统一管理机制,真正推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全面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篇六: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机制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办法三篇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办法一篇第一条为全面巩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果,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提升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水平,根据《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扶

  贫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榆政办函(2020)83号)《榆林市

  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后续管护

  工作的指导意见》(榆政办函(2020)84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指村级

  环境卫生管理、村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维护及绿化养护等。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镇街村组的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后续管护,已列入行业主管部门维护的设施不在维护范围内。

  第四条按照“政府引导、部门指导、镇街组织、农民主体”的原则,发改科技局为综合协调部门,负责完善后续管护及考评制度,监督检查部门、镇街及村组的后续管护工作,争取经费、队伍等保障,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市扶贫、水利、电力、交通、农业农村、教体、工贸、民政、文旅等相关部门为指导部门,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指导镇街及村组做好后续管护工作;各镇街具体组织实施,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动员各方力量,统筹各种资源,确保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设施后续管护工作全面落实到位。村组为管护主体,要在镇街的组织领导下,全面做好所在村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管护工作。

  第五条发改科技局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后续管护的综合协调部门,各相关职能部门为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管理的业务主管部门,镇街负责本办法在所辖村组的具体实施。

  第六条管护范围。将各级政府投资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部纳入管理范围:

  1•村内油路、水泥路,包括通村路、通组路、生产生活道

  路。

  2.小型水利设施,包括人饮工程中的高低位水池、管网、

  防护网、防护挡墙等设施,灌溉渠道、管网设施等。

  3.O.4kV-0.2kV电表闸刀以下线路。4.农村养老院、互助幸福院等。5.村卫生室。6.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包括文化广场、演出舞台、文化活

  动室、体育场、健身器材等设施设备。

  7.村级活动场所,除文化体育设施以外的基础设施,包括

  村委会、村级活动场地等。

  8.村内绿化、美化。9.公共路灯等亮化工程。10.公厕。

  11.卫生保洁及垃圾处理设施,包括村庄卫生保洁、村庄连

  接带卫生连片保洁、垃圾桶、垃圾箱、垃圾清运车辆等。

  12.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

  等工程形成的渠道、挡墙护坡等。第七条管护标准。依据《榆林市农村公厕管理办法(试行)》

  (榆政农函(2020)47号)《神木市电力局配网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神电局发(2020)4号)《神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暂行办法》(神政办发(2019)53号)《神木市农村互助幸福院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神政办发(2020)171号)《神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试行)》(神政办发(2014)114号)《神木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资金补助办法》(神政办发〔2020)12号)《神木市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管理办法(试行)》(神卫计发(2018)180号)等办法的标准要求,加强基础设施

  及公共服务设施后续管护。(一)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

  1•公共场所管护。主要指村委会、村民活动中心、卫生室、

  文化礼堂等公共场所明确专人负责,做好日常管护,区域范围保持干净、整洁,门窗、护栏无破损、缺失,及时做好维修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2.路灯维护。建立日常巡查机制,路灯立杆无破损、倾斜,

  灯具照明正常。

  3.村内道路管护。加强村内道路、水渠管护及巡查,做到路

  面基本平整,无大的坑洼,路面整洁,路肩整齐无垮塌,无堆积物,路标路牌、警示标志、安全设施齐备。水渠边沟排水通畅无阻,雨水排放流畅。

  4.公厕管理维护。公厕全年开放使用,有专人管理并保持地

  面、墙面、厕坑、洁具的整洁,自来水畅通、照明灯具完好,化粪池定期清理,设族有破损及时修复。

  5.文化体育设施的管理维护。文化广场、演出舞台、文化活

  动室、健身活动场地、器材有专人检查维护,有破损并及时修复。

  6.电力维护。0.4kV—0.2kV电表闸刀线路无破损、漏电等

  情况。

  7.农村养老院、互助福利院管护。设施维护维修及时,干

  净卫生整洁,运行正常。(二)农村环境长效保洁

  1•道路保洁。对各村辖区内道路和通道的卫生保洁工作,

  实行巡回动态保洁制度。道路两侧干净整洁,无暴露垃圾。

  2.庭院保洁。对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公共活动场所等房前

  屋后进行打扫清理;落实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做到无垃圾污物。

  3.垃圾收集。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按时收集,确保生活垃圾

  日产日清。(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

  1.高低位水池无破损、漏水,防护围栏、防护挡墙完好,供

  水管道畅通,水质达到国标要求,安全饮水率达到100%。2.农耕道路、渠道、水坝等生产设施有专人管护,每周巡查

  管护次数不少于2次,发现农耕道路损坏、渠道堵塞、水坝破损

  等情况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及时修复到位。第八条市发改科技局牵头,定期组织检查、指导和服务;各

  镇街结合工作实际成立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后续管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后续管护工作计划,明确后续管护措施,落实专门人员负责,将领导小组及管护工作计划报扶贫办备案。

  第九条市发改科技局每年组织4次抽查,年终进行综合考

  核,建立考核台账。第十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办法二篇X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运

  营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谁受益、谁维护”的总体要求,聚焦有人管、有钱管、有机制管的“三个有”;

  突出明确管护范围、明确管护权属、明确管护标准、明确管护资金、明确管护责任等“五个明确”;

  创新专业管护、市场化管护、自行管护“三个模式”,确保我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运营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篇七: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机制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维护办理方法之邯郸勺丸创作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多年来我镇通过实施美丽乡村、镇村公路、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较好地改良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面貌产生了可喜变更,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但是在任务中,也出现了重建设轻办理、农民主体作用阐扬不敷、后续办理资金难以为继、长效监管机制亟待完善、一些新农村村点“脏乱差”反弹等现象.为进一步稳固我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成果,确保已建成的项目工程设施正常运转并长期阐扬作用,让农民群众长久受益,现就建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后续办理长效机制,制定如下办理方法:

  一、目标任务坚持以科学成长不雅为指导,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以完善长效管护机制为目标,通过建立乡村道路、水利项目、绿化工程、垃圾处理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运行维护机制,确保农村道路设施平安通畅,农田水利设施功效实现长效、可持续阐扬,绿化植物生长良好,镇村环境整洁有序,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建管相结水平.二、任务重点1.确保道路养护到位.加强道路养护,落实养护用度和任务责任,确保村内道路路面平整,无坑洼破损和积水,桥涵、盖板等道路设施完好,道路两侧宜林路段植树绿化、排水疏通.不得在路上堆放物品、倾倒垃圾、阻碍疏通.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2.实现水库水塘水渠水陂等水利设施正常使用,水质清洁.要加强水利设施管护任务,定期或不定期对水塘水渠水陂疏浚加固;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三区划分规定,确保畜禽养殖零排放,做到水塘水渠河道无垃圾和杂物,小二型水库水质三类以上.

  3.确保绿化管护良好.呵护村庄上的古树名木,爱护花草树木,村内公共绿化有专人担任养护办理;村庄道路两侧、公共场合、房前屋后等具备绿化条件的地方结合井冈蜜柚老乡工程做到应绿尽绿,无枯株、缺株,美化农村生态环境.

  4.实现垃圾定点处理.建立“户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处理体系.镇成立垃圾清运队伍,配备清运车辆,担任收集转运各村点垃圾,要明确保洁员和清运人员责任,做到垃圾日产日清,稳定倒垃圾,稳定飘垃圾,不留垃圾死角.

  三、主要措施

  (一)明确任务责任.依照“权属清晰、分级办理”和“谁受益、谁所有、谁办理”的原则,严格落实分级担任制.镇政府担任全镇农村基础设施维护日常督查指导.各行政村作为实施运行维护任务的责任主体,落实专门人员具体担任,通过制订村规民约阐扬群众主体作用,形成村民介入农村公共办事运行维护任务的齐抓共管机制,同时组织村民对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维护任务进行监督办理.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二)强化资金包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长效办理要以资金作包管,既要努力争取各级财务搀扶,更要千方百计拓宽投入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一是多渠道筹集农村基础设施办理经费.依照“谁受益、谁承担、谁办理”的原则,主要由村级集体收入或由受益群众按“一事一议”方法筹集资金解决;要将承包、租赁、拍卖、转让基础设施经营权等收益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管护;乡镇(街道)财务对农村基础设施办理经费赐与适当补贴,同时大力争取上级项目支持.二要加大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的投入力度.通过成长农村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经济对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投入.阐扬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的作用,动员群众主动筹资投劳,用于基础设施维护任务,真正做到“自己的事自己议、自己办、自己管”.三要探索市场运作模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和“谁损坏、谁付费”的原则,对建房、林木采伐等损耗基础设施事项通过制定村规民约适当收取公益事业维护用度,弥补村级公共基础设施维护和农村环境治理资金缺乏问题,使农村基础设施逐步走上“平时有人管、坏了有人修”的良性轨道.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推荐访问: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机制 管护 基础设施 机制

版权所有:精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精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精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223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