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发改规划】天津市装备制造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时间:2023-09-05 10:09:02  来源:网友投稿

天津市装备制造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进步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改规划】天津市装备制造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供大家参考。

【发改规划】天津市装备制造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天津市装备制造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进步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战略产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装备制造业是机械电子制造业中去除消费类产品(约占机械电子制造业增加值的五分之一)以外的投资类产品,即投资类机电产品,包括8大类、46个中类、178个小类产品。8大类产品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武器弹药制造业。

“十一五”期间,是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历史机遇期,也是天津工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建设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工业基地目标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为促进我市装备制造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使之成为新的优势产业,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和《天津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天津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已经有近百年历史,曾经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近百种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首创产品,开发研制的新产品达1万多种,形成了一批在国际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和比较优势的领域和产品,以及一批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排头兵地位的优势企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天津装备制造业经过技术改造、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基础牢固、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装备制造业体系,在天津工业中处于重要地位,对推动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总体情况

天津装备制造业涵盖了装备制造业的所有8大类产业,在汽车装备、工程机械、机床装备、石油化工设备、仪器仪表、通信终端设备、智能化装备等行业领域具有较强实力,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装备制造体系。2005年,天津市装备制造业(不含武器弹药制造业,下同)有规模以上企业2000多户,实现工业增加值近700亿元,实现利润超过200亿元,从业人员40多万人,是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全国装备制造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十五”期间发展特点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水平居国内前列

“十五”期间,天津市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提高。2005年天津市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00多亿元,年均增长近30%,实现利润年均增长24.3%,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8%,总资产利润率为9.6%。2005年装备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有440户,实现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近60%。装备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为0.18吨标准煤/万元,仅为全市工业平均水平的12.4%。

2.主导行业优势明显,具有一定的行业竞争力

在天津市装备制造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优势明显,2005年两个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装备制造业的近70%。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领域,形成了以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显示器有限公司、三星电子公司等为主体的制造企业集群,成为我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2005年,移动电话机占全国总产量的19.6%,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占全国总产量的42.4%,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占全国总产量的5.3%。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方面,天津是我国重要的轿车生产基地之一,占全国轿车产量的11%;在汽车模具、汽车线束、汽车齿轮设计制造、汽车发动机设计制造等领域形成了一定配套优势。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也是天津装备制造业的骨干行业,工业总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10.5%。天津还在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业领域具有一定比较优势。

3.拥有一批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优势企业,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装备

天津在数控车床、数控镗铣机床及加工中心方面具备了较强的基础和能力,机械基础件产品(机、泵、阀)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围绕提高成套能力和关键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开发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在数控液压机、环保装备、低压电器成套设备、工程机械、农用机械、水资源设备制造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位居国内前列。

4.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科研开发机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我市有一批与装备制造业相关、科研实力雄厚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成为国内研究及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技术科学重点实验室、电气传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为国家级研究机构;天津市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工程机械传动工程中心、现代集成制造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工业自动化及装备工程中心等为市级研究机构。还有天津市快速原型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天津市CIMS(现代集成制造技术)工程中心等为制造业企业服务的科技中介机构。此外,一些大中型企业也都设有研究开发机构,全行业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0家,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三)主要问题

尽管天津装备制造业拥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但是总体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不强。装备制造企业每年用于技术开发的费用,平均占销售收入的1.5%左右,具有技术中心的企业只有3%左右。技术创新大多限于产品、工艺的延伸、改进与提高,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

2.系统成套能力较弱。天津的主机制造、零部件、元器件产业制造能力较强,但产品基本属于配套型结构,主机终端产品少,特别是大型成套装备少,还没有形成以大型主机制造为核心、上下延伸、专业化水平高、规模效应明显的产业链,系统成套能力较弱,影响了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3.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产业化集成不足,技术创新体系有待完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中介机构和企业还没有实现紧密结合,致使技术、成果、人才、设备等创新因素不能有效地向产业集成,先进技术得不到及时应用,科技成果难以向产业化转换。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还不够完善,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和服务支撑平台有待于进一步整合。

4.产业发展不平衡,机械装备制造业比重偏低,发展水平不高。在装备制造业中,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占23.2%,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0.9%。在机械装备行业内部,大型企业大而不强,小型企业小而不专、不精,产业门类全但较分散,没有形成集聚优势。机械装备制造业国有比重偏低,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占装备制造业的比重都不到2%。民营资本介入比例偏低,影响了产业的发展活力。

二、面临的环境与形势

(一)发展趋势

1. 全球化趋势。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全球化装备制造体系的形成。全球化战略已经成为各国提升产业竞争力、抢占世界市场的首选战略,其特征是广泛利用全球资源,进行全球研发、制造和销售。表现在:生产组织网络化和全球化;研究与开发全球化;新型专业承包制造业的出现与发展;制造业的跨国转移。这对世界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分工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 高端垄断趋势。强强联合与战略性兼并,共同投资、联合开发、共担风险、共享成果的技术及经营联姻,使得跨国公司在资本、资源、要素、技术、标准、市场、渠道等方面均占有垄断地位。他们凭借资本和技术优势在高技术产业领域抢占各产业的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环节,将产业链条中的低技术环节转移给较低发展水平的国家,从而完成价值链的分离和转移,使其生产布局日益细化。跨国公司的这种高端垄断、低端转移的行为,带来了制造业产业链条细分的趋势。

3. 信息化趋势。装备制造业正在向全面信息化方向迈进,从研发、设计、采购、制造、管理、营销、服务各个环节无不与信息化密切相关。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制造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装备工业变革:从技术发展特征看,表现为技术的融合化;从产品发展看,表现为产品的高技术化,即产品的高附加值化、智能化和系统化;从系统管理角度看,表现为集成化、网络化。以网络为平台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实现了资源共享、协同作战,大大缩短了产品升级换代的周期。

4. 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的趋势。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不断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日趋融合。从市场调查、产品开发、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直到产品报废、解体或回收,体现出全方位为顾客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宗旨。装备制造业正在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具有综合工程能力的产业发展方向转变,服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5. 绿色化趋势。向环保化或绿色化方向发展,成为制造业在21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其目标和宗旨是使制造的产品在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维护直至报废处理和善后处置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而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

(二)发展机遇

1.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滨海新区的发展已经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是新时期国家赋予滨海新区的重要功能定位,这为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实现滨海新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把天津建设成为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工业基地,都需要现代化的装备制造体系支撑。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必将为装备业的加快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技术和资金资源,同时也对提升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2.国家和天津市高度重视,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战略保障。党和国家对振兴装备制造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这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目标、措施和方向。我市工业经济“十一五”规划已把装备制造业列入重点发展的产业,加快发展振兴装备制造业。

3.产业转移与结构调整,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空间。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工业基础、高素质低成本的产业劳动力资源是我市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优势资源,也是我市快速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分工体系,成为国际制造业转移的理想目的地的有力条件。积极地有选择的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壮大装备制造业的规模,有利于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加速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同时,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新一轮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装备制造业提供大批高精尖的装备,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4.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为装备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机遇。装备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等高技术结合,使装备制造业的一部分成为高技术产业,而另一部分传统的装备制造业则迫切需要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提升。信息技术将推动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和管理的合理化,实现产品“机电信息一体化”,提升生产过程柔性化、自动化水平,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集成和共享,促进企业间信息的交流和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供应链的网络化。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积极吸纳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着力提高设计、制造和成套水平,推动装备制造业向国际化、集群化、创新化方向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有一定规模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装备制造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相结合。根据天津的实际,要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和扶持力度,重点在制定规划、结构调整、合理布局和环境建设上发挥引导作用,同时对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共性技术开发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增加投入,更新装备,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2.坚持对外开放和自主创新相结合。以参与国际竞争为目标,鼓励企业着眼于前沿领域,继续通过扩大开放,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鼓励消化吸收再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养一批创新人才,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自主品牌,促进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

3.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企业改革相结合。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结合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和布局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大集团,大力发展民营装备制造业,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4.坚持重点发展和全面提升相结合。依托重点工程,研制一批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影响大、关联度高的重点领域的重大技术装备,实现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的突破;以点带面,通过自主设计和自主制造,带动基础装备和一般机械装备产品及零部件生产制造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发展战略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发展自主品牌和提高产业集中度为核心,突出装备成套、自主创新和产业聚集,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全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振兴装备制造业。

全面发展、重点支持:根据天津的工业基础,走产品多元化、全面发展的道路。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发挥比较优势,重点支持以机械装备为主的新的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发展中场、培育成套:扩大中场产业的规模,提高中场产业的技术水平,大力培育具有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工程总承包和全程服务为一体的工程公司,提高重大装备的成套能力。

接纳转移、自主创新:充分发挥天津的区位优势,抓住当前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机遇,积极地有选择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在引进吸收的同时不断提高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

突出聚集、优化布局: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机遇,以培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大基地、大项目、大品牌的建设为契机,以大企业集团为龙头,以产业链构建为核心,加速推动产业聚集,在滨海新区建成若干个充分体现水平、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聚集区,增强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四、发展目标

(一)总体发展目标

立足天津、带动区域、辐射全国、面向世界,成为具有较强集聚与辐射功能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到2010年,装备制造业总产值比2005年翻一番,年均增速15%,占全市工业总量的40%以上;其中,以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为主的机械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占全市工业总量的10%左右;重点培育10家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在国际上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

(二)研发和技术水平目标

到2010年,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30家以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以上,企业级技术中心1500家以上,建立和完善以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市大中型装备制造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以上,工程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10%以上。装备制造业的设计技术、制造工艺、产品技术普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30-4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销售收入占销售收入的35%以上。

(三)产业空间布局目标

根据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和基础,结合工业战略东移,提高产业聚集的规模和水平。“十一五”期间,以滨海新区为重点,建成7-8个占地20-30平方公里左右的有形象、有实力的标志性产业聚集区。

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领域,围绕做大做强国家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集中布局三个成片区域:开发区西区、西青开发区和津南八里台工业区。以西青开发区和津南八里台工业区为中心,建设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微电子工业基地。

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领域,围绕建成我国重要的轿车生产基地,在开发区和西青杨柳青建设两大轿车生产基地;以天津新港船厂搬迁改造为契机,在塘沽临港工业区建设船舶重机基地;依托空客A320项目,在东丽航空城内建设空港设备、航空航天设备制造基地。

在机械装备制造业领域,构建以北辰重型加工区、西青基础部件加工区、东丽环保工业园、华苑工程机械制造基地四大板块为支撑,滨海新区高精装备、大重型装备为特色的产业布局。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主要布局在静海开发区、开发区西区和宝坻开发区等区域。在临港产业区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区。

五、发展重点

按照全面发展、重点支持的原则,把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分成三类:优先发展、重点发展和鼓励发展。优先发展以“六大成套设备、十类重点产品”为代表的加工母机及关键基础零部件,“六大成套设备”主要包括:工程机械成套设备、重型机械成套设备、发电成套设备、环保成套设备、输配电成套设备和橡胶机械成套设备,“十类重点产品”主要包括:电梯、电气传动产品、柴油发动机、液压件、压力机、高速精密机床、工业泵产品、起重设备、减速机和制冷压缩机;重点发展基础好、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大、带动作用强、目前能形成优势的装备,主要包括:以无线通信和显示器为代表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以汽车、船舶和航空航天制造业为代表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环保机械制造业为代表的专用设备制造业;鼓励发展有一定基础、能形成优势或国内制造能力尚较薄弱的成套装备。

(一)通用设备制造业

优先发展加工母机及关键基础零部件,使之成为一个面向国际市场的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电梯制造业、工程机械制造业、重型机械设备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鼓励发展激光表面处理成套技术装备、盾构机等重点产品。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总量的3%以上。

(二)专用设备制造业

重点发展环境保护机械制造业,主要包括城市污水治理设备、危险废物处理设备、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设备、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反渗透海水淡化设备、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等重大成套装备。以我市已经形成的汽车冲压模具、注塑模具和精密模具为主,重点发展模具产业。鼓励发展硅片与集成电路后封装设备,装联焊接设备,自动药用包装机,砼(轻)聚苯夹心保温砌块成型机,工厂物流自动化系统等。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总量的1%左右。

(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重点发展无线通信、显示器、基础元件、集成电路、数字视听、汽车电子和光通信制造业,打造世界级高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做大做强国家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总量的20%以上,成为国内重要的高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

(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重点发展汽车、船舶和航空航天制造业。继续走与国际跨国公司合资合作的路子,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夏利系列经济型轿车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加速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中高档轿车,同时积极开发混合动力轿车、纯电动轿车。通过技术引进、联合开发等途径的改造提升,着力提高动力性、安全舒适性和环保性能,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形成多品种、宽系列的产品结构,建成中高级轿车、经济型轿车、轻型车和大客车四大整车生产基地。利用现有基础,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扩大汽车发动机生产能力,加快建立汽车零部件生产配套体系。重点建设船舶制造基地,建成国家级船舶工业技术研发中心,形成一批为造船工业配套的企业群体。重点发展各种工程船舶、大型港口机械装备。重点建设空港设备、航空航天设备制造基地,发展壮大我市航空航天制造业。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总量的10%以上。

(五)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重点发展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和电池制造业。其中,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重点发展110kV及以下输配电成套装备和变压器、互感器、断路器、开关柜、低压开关设备等主要配套元件。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总量的3%左右。

(六)仪器仪表制造业

鼓励发展应用现代数控、光电数码、图像处理及计算机技术研发具有自动测量、数字传输,刀具管理等多功能、外观精美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控光学刀具测量仪。重点支持数控车、铣床、加工中心用数控光学刀具测量仪等项目。支持发展其它针对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开发的数字化、智能化仪器仪表项目。

六、保障措施

提高对装备制造业战略地位的认识,加强组织协调和领导,加大政策倾斜和投资力度,进行战略调整与优势重组,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本市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一)建立振兴装备制造业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

一是成立天津市振兴装备制造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工业主管市长任组长,有关委办和相关工业集团公司参加、并在市经委设立常设机构,对振兴天津市装备制造业规划指导、制订产业政策、落实资金支持,促进产、学、研合作开发,人才引进与培养,推动行业研发中心和中介服务的建设。二是建立振兴天津市装备制造业专家委员会。聘请国内外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专家、经济管理专家和战略专家组成“天津市装备制造业专家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帮助研究制定本市装备振兴工程战略规划和方案,提供决策咨询和依据;负责本市装备制造产业的咨询诊断、项目评估、投资论证,保证科学合理的组织实施;参与本市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的实施工作,推广先进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组织联合科技攻关。

(二)进一步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

市有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天津市对装备制造业改造和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在用好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制定实施“振兴天津市装备制造业专项计划”。对于重大装备共性技术、基础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设立专项资金,以专项计划的形式,集中优秀人才和有效资源,组织攻关。同时,设立担保基金或风险基金,为金融介入和企业高科技开发分担风险,调动金融业和企业发展装备制造业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国家和市重点技术创新项目、重大国产化、引进的高新技术和关键技术消化吸收、产学研联合项目的规划指导、政策制订、立项审批、资金筹措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三是制定并定期发布天津市装备制造业产品发展导向,切实加强宏观调控和组织协调,引导企业发展。四是对于政府组织的重大工程,联合各公司投标、合作设计、合作制造,鼓励在重大工程中使用本市装备和由本市工程公司投标或与国内外公司的联合投标。发挥先进重大技术装备的首台(套)的市场示范作用。

(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

积极、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承接高技术含量、产业链的高端产品,注重吸纳国内外附加值高的零部件、元器件、中间材料等产业的转移,大力发展中场产业,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促进天津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同时,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利用域外资本、民间资本等多元化资本,参与国有资产的重组工作。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引入多元投资主体,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改善企业经营机制,加快培育装备制造业中的核心企业,实现研究开发、制造生产、工艺设计、工程设计和实施、应用服务等各方面生产要素的重新整合,择优扶持一批具有优势、基础条件好、有发展前途的企业。鼓励企业强强联合,提高经济规模和国际竞争力,培育成为国内产业发展的排头兵。组建跨部门、跨行业的工程公司,发展成套服务,培育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进一步突出民营企业在推进技术创新的体制优势和结构调整的战略地位,积极吸引民营资本投入,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民营装备制造企业规模化发展。

(四)加强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整合科技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整合科技资源,集中力量加强对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加工设备和生产工业,大力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装备水平。重点推动行业研发中心建设,行业研发中心主要发挥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和服务平台的作用,整合技术资源、培育装备成套的集成创新能力和进行风险投资的专业孵化器功能,同时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消化创新的主力军。鼓励企业通过自主开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以及国际合作、并购、参股国外先进的研发、制造企业等方式掌握核心技术。鼓励产学研开展合作研发,加快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五)加快装备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

一是积极加强4CP(CAD、CAE、CAM、CAPP)及PDM技术的应用推广,提升企业的设计能力,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设计;应用生产工艺数字化和制造基础装备数字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提高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二是积极应用ERP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三是在实施ERP管理的基础上,在网络环境基础下与供应链管理(SCR)和客户关系管理(CRM)相集成,实施电子商务,实现企业数字化,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六)推动装备制造业中介服务建设

一是大力推进行业协会的建设。政府牵头成立天津市装备制造业行业协会,协助政府进行科技、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和政策法规建设,逐步推进建立各装备领域分行业协会,共同组织、协调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化发展。发挥行业协会在维护市场规律、促进公平竞争、推动企业联合、以及作为企业和政府双向服务的桥梁作用。二是支持行业检测中心、计量基地建设。国家级行业检测中心、计量基地日益显现其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在加大对现有国家级行业检测中心支持力度的同时,重点支持更多的检测机构创建国家级行业检测中心。

(七)加强装备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依托我市若干高校或制造业有关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加强高级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工程,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了解和掌握制造技术发展前沿的工程技术、经营管理和研究开发骨干队伍,提高我市制造技术创新能力,加速新技术的推广传播。二是培养一大批具有职业技术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大力发展包括高职、职高在内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大批现代制造业急需的软件“蓝领”、数控设备操作工等高级技工人才。加强在岗工人职业技能再培训,提高现有技术工人的职业能力。要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职工技术培训,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


推荐访问: 天津市 十一五 发展规划 【发改规划】天津市装备制造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版权所有:精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精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精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223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