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认识字卡的教案7篇

时间:2023-11-25 14:45:03  来源:网友投稿

认识字卡的教案7篇认识字卡的教案篇1教材简析:?识字1》是一篇“看图学词识字”。8个四字词语,写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和景象:“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总写春天给人的感受,“柳绿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字卡的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认识字卡的教案7篇

写教案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上课的时候的思路更加清晰有条理,教案在完成的过程中,老师肯定要强调联系实际,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认识字卡的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认识字卡的教案篇1

教材简析:

?识字1》是一篇“看图学词识字”。8个四字词语,写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和景象:“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总写春天给人的感受,“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则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具体描绘出春天的美丽。8个词语排列整齐,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学目标

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留心观察春天景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词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激趣,进入春天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会唱的同学可以唱一唱

2.同学们,你们认为春天在哪里呢?同学们说一说

教师板书课题。

二、看图学词,感知春天

1.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

2.你能用完整的句子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告诉大家吗?

3.图中有什么鸟?它们各自在做什么?

黄莺在唱歌,我们可以用“莺歌”来表示;燕子在跳舞,我们可以用“燕舞”来表示。教师相机出示词卡──莺歌燕舞。(指名学生朗读,小组赛读,齐读)

图中的黄莺和燕子表情怎样啊?你们能读出它们的快乐吗?(指名读,齐读)

4.细心的你还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教学“柳绿花红”、“冰雪融化”、“百花齐放”。

5.聪明的你能从无声的图中听到些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泉水丁冬”、“百鸟争鸣”。学生朗读。(如果学生说听到“莺歌”要肯定学生)

你认为这两个词该怎样读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提示“泉水丁冬”要读出流水声的清脆;“百鸟争鸣”要读出许多鸟儿都在啼叫,“百”是重音)

6.齐读上述六个词语:“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7.这些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表示动物们、植物们都醒了,这便是──(教师出示词卡“万物复苏”,学生读:万物复苏),这让我们感到──(教师出示词卡“春回大地”,学生接读:春回大地)

三、朗读词语,抒发情感

1.多媒体分别出示文中词语描绘的图画,学生以四字词语抢答。

2.与喜欢的小伙伴合作朗读。

四、总结全文,师生共读

1.春天的图画五彩缤纷,春天的声音变幻无穷,让我们一起用优美的词语来赞美多彩的春天吧!师生齐读8个词语。

2.比一比,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把8个词语背下来。

五、识字交流,写字指导

1.课件呈现8个词语,让学生找出13个要求会议的`生字。你会认吗?学生尝试自我认读。

2.同桌互读,交流认字方法;互考,互相辨音,看谁读得准。注意“苏”是平舌音,“柳”是边音,“冰、丁、争、鸣”是后鼻音。

3.游戏:燕子报春。让学生当“燕子”,课件随机出现生字(生字放进以“春”字为背景的各式漂亮的窗花图上),要学生随口正确读出生字。

写字指导:出示生字,同学观察

4.说说书上田字格里的生字哪个最难写。

重点指导“万”字,教师具体范写,着重强调“横折钩”运笔过程的轻重和笔势的变化。

5.学生自写课后生字,教师指导,展示评议。

六、实践活动:找春天、说春天、画春天

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里找春天。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是什么样的色彩。在找春天的过程中听到哪些声音,用上一些词语,完整地说给大家听,也可以把找到的春天画下来。

认识字卡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⒈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只识不写的字。

⒉仔细观察图画,借助图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⒊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练习写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 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 ⒈选课文中六种昆虫中你最喜欢的昆虫做头饰。 ⒉收集这六种昆虫的有关资料。 ⒊发习字册。 ⒋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入境,整体感知。 课件出图:大家请看,这是什么地方?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相机出示带拼音词:采集昆虫观察 读词卡:观察、采集、昆虫 课件出示出示采集字的变形,组词。

二、图中识物,积累语言;创设情趣,随文识字。 课件出示一小队同学出发队伍:星期天,生物小组的同学们为了举办一次昆虫知识竞赛,他们觉得采集一些昆虫标本,他们到哪去找昆虫呢? 相机出示图2:田野、树林、花丛 老师想知道谁的小眼睛最亮,能找到谁在树林里?谁在花丛中?

读词卡:田野、树林、花丛 聪明的孩子,你能用上图上的三个词说一句话吗? 问:生物小组的同学们找到了哪些昆虫? 相机点击课件出示带拼音词: 蝴蝶、天牛、蟋蟀、螳螂、蚂蚁、蜻蜓 读词卡:蝴蝶、天牛、蟋蟀、螳螂、蚂蚁、蜻蜓 相机出示带拼音词卡:蝴蝶。 对带蝴蝶头饰的学生:你们能叫出自己的名字来吗? 别的昆虫你们见到它该怎样打招呼呀?

依次训练:

天牛、蟋蟀、螳螂、蚂蚁、蜻蜓

三、情境延伸,厚积人文 小朋友,你们是不是最喜欢你自己选择的这种昆虫呢?好了,选了同一种昆虫的孩子,你们就成了这个家族的成员了,你们觉得自己家族的是不是最棒,最了不起的?找到你们家族的成员商量商量,夸夸自己家族有什么特殊本领。开始! 以各种形式汇报,依学生的回答相机放大有关图片: (蟋蟀又叫蛐蛐,它的叫声不是用嘴巴发出来的,而是用翅膀的摩擦产生的。 我们蜻蜓是飞行家,每秒钟能飞40米,还能连续飞行1小时呢!我们蜻蜓是益虫,它专吃蚊子。了解了蜻蜓,抓过蜻蜓的同学你们有什么感受? 我们蚂蚁最团结。我们蚂蚁用触角对话。 螳螂的大刀最厉害,可以保护自己。 蝴蝶很漂亮,人们都很喜欢它。 我们是吸树脂的高手,但是人们不喜欢我们,说我们危害森林是害虫 (识记牛蚂蚁生字。) 四、入境悟读,读写结合 小朋友,你们觉得杨老师是那个家族的成员呢?杨老师是保护你们的大松树,今天待在这有些寂寞了,想听听小动物们读读书,你们读书给松树阿姨听听,好吗? 把书拿起,打开100页,齐读课文。 复习生字:采、集、虫、蚂、蚁、牛。 出示生字课件,学生临摹。

认识字卡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个字。

2.初步理解教学内容。

3.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

按要求会识、会写本课的生字。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三字经》及有关。

2.师准备生字卡片(带情境的)

3.学生可自备快板等表演道具。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朋友们,你们感觉自己的家庭幸福吗?(幸福)温暖吗?(温暖)

2.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幸福、温暖的家庭呢?(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谈)

3.看来小朋友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充满爱的家,而且通过你们的介绍我还能感觉到你们都爱自己的家和家里的每一个人,对吗?大家想不想知道生活中我们怎么做才是对家里人最好的“爱”的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揭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识字2》就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双向互动,引导识字

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学生轻声随教师一起读文,读时注意自己画出生字所发的音。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学本课的生字词。(学生自学,相互交流)

4.全班交流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采用自由读、开火车读、情境游戏里读等形式指导学生练读,读到正确为止。(指导练读的过程中强调“认、事”是翘舌音,“错、扫”是平舌音,“懂”是后鼻音,“教、错、筷、夸”是三拼音)

5.指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

(1)每──母──减―减

快──筷──加―加

放──教、改──换―换

(2)自编谜语、儿歌识记法如:

重心靠边戴草帽(懂)

已见反文尾巴短(改)

三、朗读感悟

1.指导学生用生字组词,帮助理解字义。(以“我会读”为例,可在游戏情境中完成)

2.引导学生提出生疏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想一想,再说一说。

3.指导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在熟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

4.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一谈自己在对待长辈和父母中有哪些好的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5.举行朗读擂台赛,比比谁最棒,会背的更佳。(朗读交流,相互促进)

四、书写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洗、扫、认、真、父、母”这六个字有什么特点,并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分析要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母:笔顺是_______________。

2.师在田字格中作细致的指导,书写时看清楚笔画的位置。

3.生进行书写练习,师巡回指导。(评字以肯定优点为主,适当指出不足)

五、实践活动

1.“字──词”大拼图:从课文中选出五个自己喜欢的,要求会认的字各组两个词。最好先把字词都写在剪好的彩色小花上,然后把五组字词摆成一个大的五角星粘贴在一张纸上。

2.每天帮父母做一件事,最好能做记录,一个星期后全班交流。

认识字卡的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学写“情”字,初步掌握汉字左右穿插的特点。

2.诵读儿歌,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教学准备

课件转盘识字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认读感悟

1.故事引入,了解学情。

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讲件有趣的事。有个外国小朋友来到中国,他需要学习中文,也就是学认我们中国字。有一天,他才学了几个字,就对老师说:“老师,这几个字怎么都长得一样呢?又难读,又难记,学汉字太难了。”我们来看看,是哪几个字让这位小朋友这样发愁呢?(课件显示6个生字)

(有的学生已经在轻声读)老师还没教,有的小朋友就会读,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吗?

(注意表扬通过不同方法认识字的学生,意在扩散好的识字途径。)

仔细看看这六个字,认会1个的举手。认会2个的呢?有6个都认会的吗?

(面对先认会部分字的学生)干脆请你们来给周围的小伙伴当小老师吧,谁有困难,你就像老师一样,帮帮他们,好吗?(教师在行间巡视)

刚才老师听出来了,有的小朋友读得还不是很准,有的字还不会读。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读。

2.多种形式,练读感悟。

(1)这些字都在《识字8》里,(板书《识字8》)快打开课本,自己试着来读一读。注意读准每个字音,不认识的多读几次。(学生练读)

(2)现在,请一行小朋友来读,一人读一个字一个词。

(表扬发音准确、响亮的学生。强调“眼睛”“事情”两个词要读得轻而短,可以请小老师领读。)

(3)同桌互相读一读。小伙伴读得全对时,就夸夸他,有问题就及时帮帮他。

(4)大家读得很好!要是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自己练一练。有困难还可以看看书。

(5)现在,词语也不见了,只留下字,你们还认识吗?(抽读)

3.交流发现,尝试运用。

(1)(交流发现)这6个字长得就像6个亲姐妹,你们是怎么分清楚的呢?(师生共同活动:清:出示清水一杯。晴:动画演示。今天是不是晴天?请:老师请小朋友读课文。情:与表示心里的想法有关。)

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知道了偏旁与字的意思有关,学会利用偏旁来认生字了(点击出示红色的偏旁)。现在你们再仔细看一看(点击右边的“青”与音节中的韵母ing为红色),还有什么发现吗?

(右边都是“青”,都有相同韵母ing,左边的偏旁与字义有关,右边与字的读音有关。)

多了不起的发现呀,像这样的字叫形声字,在汉字中有很多这样的字。由于大家肯动脑筋,找到了识字的窍门,所以记起这些字来又轻松,又有趣。我想,如果外国小朋友也像我们这样认字,也一定会更喜欢中国字的。

(2)(游戏巩固)现在,我们来做一个转盘游戏,这个游戏要同桌小伙伴合作完成。(教师边示范边说)瞧,你转一个字,我来读,我转一个字,你来读。看清楚了吗?好!开始吧。

(3)(尝试运用)看来,大家都会认这些字了,下面老师就考考大家,(写“蚊”字)你能用我们刚才学的方法判断一下它的读音吗?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看图学文

1.看图组词。

现在老师请大家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课件出示教材上的画面)谁能给大家说说图上都有些什么?

(师生共同活动)

什么天气?哪个“晴”?(课件出示“天气晴”)天气晴,人的心情就好,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什么地方?哪个“清”?(课件出示“池水清”)谁能读一读,让大家好像站在清清的池水边?

小蜻蜓的“蜻”是什么偏旁?大眼睛的“睛”是什么偏旁?有一首儿歌,就写了这样的美景。

2.练习朗读。

(1)自己练习读一读这首儿歌,注意读准字音。

(2)谁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注意听他读得对不对,看谁的小耳朵最灵。

(3)儿歌写得这么美,谁能把这种美的感觉读出来呢?(抽读,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4)同桌互读,要善于发现对方读得好的地方,互相学习。

3.尝试背诵。

我看有的小朋友都会背了。好,请大家站起来,看着前面的图一起来背一次。可以加上动作或者拍手。(教师和学生一块儿背)

三、写字

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儿歌我们也会背了,下面我们来写写字好吗?(课件出示“我会写”中小朋友正确的写字姿势)

1.观察“情”字,掌握要点。

请大家看这个“情”字:左边是一个──(竖心旁),右边呢?(青)这两部分在田字格中占的面积一样大吗?(左窄右宽)有的小朋友爱把左右分家,你想想,该怎么提醒他们呢?(右边一个“青”字,第三横要穿插到点的下边。这样左右两边就很团结,想分也分不开。)

2.示范引导,练习书写。

老师先来写这个字。注意看,先写点,再写一个点,你们看,这两点一样吗?(一个左点,一个右点)右边的“青”字,第三横要穿插到点的下边。如果你能把这个字写好,你的心情就一定会很好。好了,开始写吧!

3.自主评价,自我修改。

写完后,和自己前边写的字比一比,如果觉得满意,就在这个字的下面画个小圈,不满意还可以改一改。(教师巡视)

四、自主作业

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真学了不少知识和本领,回去展示给家长看好吗?

认识字卡的教案篇5

【课题】

识字1。

【课型】

识字课。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

【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学会12个生字,会写生字6个。

2、难点:

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金秋时节的图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宜 实 色 华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说金秋

1、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图画:

你知道这里是什么季节?这什么?你最喜欢秋天的什么。

3、出示句子:

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自由读课文

1、复习春天的词语: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2、那么,秋天里你有什么好的词语来说说秋天的景色?

3、自由学习秋天的词语。

4、指名读,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5、同桌对读,四人小组轮流读。

6、比赛读、齐读。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交流:

说说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你是听了哪个词语才有这样的画面?

估计学生会先听懂大雁南飞、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等比较感性的词,这时可以让学生对照图片找一找。

2、自己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词语不太理解,需要向别人请教?

3、交流有关词语,说说各自的理解,比如:

秋高气爽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4、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四、认一认生字

1、出示生字,自主认读。

2、开火车读生字。

五、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12个,会写生字6个。

2、阅读带有本课生字的短文,或同步阅读上的短文。

3、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

1、生自由试读词语,读不出的问同座。

2、分组互助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

4、开火车读生字。

二、在读中巩固生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读一读。

三、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

2、读带有生字的短文,巩固生字。

四、写中巩固生字

自己看看这些学过的字,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教师示范写,说说还有哪里不够好。

认识字卡的教案篇6

目标:

1、学习儿歌,发展语言,培养幼儿记忆力。

2、认识汉字“西瓜”,能用“瓜”说词。

准备:

1、挂图:

(1)大西瓜

(2)剖面图

(3)西瓜皮做成的船图

(4)儿歌挂图:西瓜大,西瓜圆,红红瓤儿真是甜。瓜吃完,皮做船,黄色手绢做船帆。

2、有《大西瓜》歌曲的碟片一张,课前放给幼儿观看。

3、黄手绢一张,小纸棒一根,黄色蜡光纸一张。

4、西瓜字卡。

过程:

一、谜语引入,认识汉字“西瓜”

师: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儿子多,个个黑脸膛。小朋友猜猜是什么水果?引导得出是“西瓜”。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西瓜,看看和小朋友吃的西瓜有什么不同?(引起幼儿好奇心,出示字卡西瓜,幼儿认读)

师:西瓜字宝宝里边,有几个字宝宝?(引导幼儿分别认识汉字西和瓜)小朋友知道有西瓜,还有一些什么瓜?西瓜里边有些什么?哪些东西可以吃?(引导用“瓜”说词,了解各种瓜以及西瓜的结构,过渡到学习儿歌)

二、观看挂图,学习儿歌

1、学习第一句:西瓜大,西瓜圆。

幼儿看图,自己总结说出这句话。

2、看剖面图

幼儿自由发言,说出瓜瓤的颜色和味道,完整连贯说出:红红瓤儿真是甜。

3、看第三幅图

看看瓜吃完了吗?吃完了可以用来做什么?引导幼儿自由发言,个别幼儿提名回答。有一首《大西瓜》的歌,小朋友会唱吗?(唱:大西瓜,圆又圆,切开就是两大碗,你吃一碗,我吃一碗,留下空碗当小船,留下空碗当小船。)歌里面的大西瓜吃完后,留下皮来做什么?(当小船)引导得出:挂吃完,皮做船。

师:这样的小船跑得快吗?如果加上船帆以后,风一吹,就会跑得快。用什么来做船帆呢?(出示黄色手绢)引导幼儿念:黄色手绢做船帆。看看这儿有船帆吗?老师带来了船帆(出示小纸棒,黄色蜡光纸,贴上去)

4、幼儿看三幅图,完整念儿歌。

5、幼儿看儿歌挂图,完整念儿歌。

三、巩固识字

1、观察儿歌挂图,问:小朋友刚才念的西瓜大,西瓜圆,“西瓜”字宝宝在那里呢?(幼儿找,用红笔圈出来)

2、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几个“西瓜”字宝宝?还有个“瓜”字宝宝在哪里?

3、出示已识汉字若干,幼儿认读,找出“西瓜”,给它照相。

四、幼儿朗诵儿歌,走出活动室。

认识字卡的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能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在田字格内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并能想象相应的画面,陶冶情操。

三、教学过程

演示汉字的演变过程

1、很久很久的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劳动都在一起。他们看到很多的东西,遇到了很多的事情。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出现“舟”的实物图,这是什么?

(2)出现“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

(3)出现“石”的实物图,这又是什么?

(4)依次出现“泉、川、燕”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识。

3、有时他们需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下来,可那时还没出现文字,这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非常勤劳、聪明、能干,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把看到的东西照样子画下来。

4、多媒体课件以动画形式在实物图的旁边,一一出现相对应的象形文字。他们画的像吗?这些字就叫象形字,是由我们祖先用画图的方式创造出来的,是我国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

5、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的汉字。多媒体课件逐一展示出生字及词语出现在相应的象形字旁,点拨词语的意思:

(1)这是一艘小船,船也叫什么?小船就叫什么?

(2)竹子就是“竹“,读一读,注意“子”在这里读轻声。齐读,分小组读。

(3)从泉里流出来的水就是?齐读两遍。

(4)显而易见,这就是石头,读准“头”是轻声,指名读,开火车读。

(5)古时候河流也叫“川”,读一读。

“川指的是河流,河流也叫“河川”。读一读。

我国四川省的“川”就是这个“川”,想一想,通过这个名字,你知道那里什么多?

四、加深记忆

1、学生自由读书,体会这些象形字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变成现在的汉字的。

2、说说现在的汉字与原来的图画有什么相似之处?汉字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1)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2)指名说,互相补充。

3、读一读生字和表右面一行的词语。注意看准音节,读准字音,找到“石头、竹子、燕子”词中的轻声。

我用()画()。这个激发学生思维的,先让学生读一读课文前面几句话,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用红颜色,可以画哪些同样颜色的东西,比如我用红蜡笔画什么?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结果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驰骋在想象的王国里,同学们鲜活的话语喷涌而出。

五、师生互动

红蜡笔画太阳,青蜡笔画小草,绿蜡笔画柳树,蓝蜡笔画飞机。

用黄蜡笔画小鸟,我用蓝蜡笔画飞机,我用绿蜡笔画大树,我用红蜡笔画太阳。

用黑蜡笔画黑板,我用绿蜡笔画青蛙,我用红蜡笔画火焰,我用青蜡笔画石头。

用红蜡笔画苹果,我用红蜡笔画红领巾,我用绿蜡笔画小草,我用绿蜡笔画柳树。

六、指导写古字

“舟、竹、石、泉、川、燕。”

★ 《识字3》教学反思

★ 识字教案

★ 识字教案

★ 《识字7》教案

★ 一年级下册《识字3》优质教学设计

★ 新财务会计教案3

★ 识字八(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 识字5 教案教学设计

★ 幼儿园中班识字课教案

★ 幼儿园中班识字活动教案格式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访问: 认识字卡的教案7篇 识字 教案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精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精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精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223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