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文化总结】浙江省文化厅二○○八年工作总结(全文完整)

时间:2023-09-12 08:27:01  来源:网友投稿

浙江省文化厅二○○八年工作总结2008年是喜迎改革开放30周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喜庆之年,又是遭遇“5•12”汶川特大地震、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总结】浙江省文化厅二○○八年工作总结(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文化总结】浙江省文化厅二○○八年工作总结(全文完整)



浙江省文化厅二○○八年工作总结


2008年是喜迎改革开放30周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喜庆之年,又是遭遇“5•12”汶川特大地震、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频发的悲痛之年,也是遭遇新一轮世界金融危机的沉重之年。在这个不平凡的年份里,我省文化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发展机遇:“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来到浙江代表团驻地,亲切勉励浙江要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灵活的体制机制,充分挖掘潜力,建设文化大省,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更大贡献。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2008年4月,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把文化工作纳入全省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6月27日,省委召开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兴起文化大省建设新高潮、推动浙江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工作,制订出台了《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为我省文化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11月7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乡镇文化站建设现场会,进一步部署了农村的文化建设。

一年来,全省广大文化工作者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工作会议精神,以“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为总战略,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目标,以抗震救灾、抗雪救灾以及服务于浙江经济转型升级为中心任务,以迎接改革开放30周年和北京奥运会等为重大主题,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要求,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自觉主动地推动各项文化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以抗震救灾为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文化维稳定促发展的独特作用

大力援助汶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省文化厅迅速动员全省文化系统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全力以赴支持灾区人民抗震救灾,恢复家园。全省文化系统以捐款、捐物、义演、义拍、义映等各种形式,开展向地震灾区“献爱心”活动并对口支援灾区文化重建。省文化厅共组织六轮赈灾捐款捐物活动,省级文化系统职工共为灾区捐助救灾款224余万元。省文化厅参与举办“伸出双手、情系汶川——浙江人民支援四川地震灾区特别晚会”,并指导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举办“浙江书画界支持四川抗震救灾书画作品捐赠义卖活动”。省属艺术院团普遍举行赈灾义演活动。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举办了“课桌行动”爱心义演折子戏专场。浙江越剧团、浙江胜利剧院、青年时报三家单位联合举办了“越剧名家•名段•名曲义演晚会”。浙江歌舞剧院交响乐团组织举办了“一顶帐篷一片情”浙江交响义演音乐会。浙江昆剧团组织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昆剧《公孙子都》义演。省电影公司组织了“半价看电影献爱心”赈灾义映活动。省文物局积极派员参加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赴灾区第一线进行文物抢修保护,认领并完成了宝光寺等四处国保单位的勘察设计任务。各地文化系统赈灾义演活动热情高涨。据统计,全省各级文化系统共组织赈灾义演、义拍达50场次,义映达上千场,筹集善款达5467万余元。

持续推进对青川县的对口文化援建工作。自6月份四川省青川县确定为我省对口支援县后,省文化厅建立了对口支援协调小组,选派了一名得力干部参加浙江省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长驻青川支援重建工作,并发动全省各地文化部门结对支援青川县及36个乡镇的文化重建工作,还分别于8月和10月为青川县文化系统送去了一批办公用品和过冬衣物,以帮助尽快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同时,主动积极与省有关部门保持联系沟通,努力争取将青川县文化重建规划纳入省支援青川县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中,将相关资金预算纳入对口援建的资金总盘子,统筹安排,扎实推进。编制了2008年第二批实施计划和三年援建规划项目计划表,启动了三个活动板房文化活动室的建设和县图书馆、县文化馆的项目前期工作。

积极组织抗雪救灾活动

2008年初,我省遭遇特大雪灾。因大雪封道,交通阻隔,很多外来人员滞留浙江。省文化厅组织全省文化系统开展“留城务工人员文化年”主题活动,为不能返乡留城人员送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活动。省文化厅与省有关部门举办了“情暖浙江――抗击冰雪灾害特别晚会”。浙江时代电影院线推出外来务工者专场,组织下属五家电影大世界低票价为滞留杭州的外来务工者放映电影,还安排旗下数字电影流动放映队免费送电影到有关安置点。省属院团和“钱江浪花”艺术团精心准备了一系列符合民工口味的文艺节目,在春节期间给农民工进行“文化拜年”。全省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省内文化场馆春节期间实行免费照常开放,省群艺馆组织著名书画家和歌手赴市郊民工集居地进行慰问。省网吧行业协会倡议省内网吧春节期间开展面向滞留民工上网费半价活动。全省各地文化部门也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服务特别行动,吸引外来务工人员共享文化,共度新春佳节,为维护社会稳定、凝聚救灾力量发挥了文化的特殊作用。

二、以迎接北京奥运会为主题,积极做好我省奥运文化活动

组织优秀文化活动项目参与奥运会。省文化厅精心谋划,积极争取,努力推动我省优秀文化活动项目更多地参与奥运,向全世界展示浙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多姿风采。根据北京奥组委及国家文化部的安排,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我省共有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梁山伯与祝英台》、《陆游与唐琬》、浙江昆剧团《公孙子都》、绍兴《同唱一台戏》等13个文化活动项目亮相北京,其中“余杭滚灯”还于北京奥运会开幕仪式前在“鸟巢”现场演出。此外,在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中,浙江昆剧团演员曾杰的昆曲唱段《春江花月夜》,浙江女孩殷硕的独舞《丝路》,尽展浙江风采与东方神韵。我省奥运文化活动项目以质量高、反响好,得到了中央和文化部有关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和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同时,精心组织筹备2010年上海世博会专业文艺演出活动、2009年首届浙江文化艺术节等重大文化活动。

积极开展文化市场“奥运保障行动”。紧紧围绕创建平安文化市场、保障奥运会成功举办这一重要任务,在奥运前和奥运期间,全省文化系统上下联动,精心部署,严密组织,以音像、网吧、演出、娱乐、艺术品和网络文化市场整治为重点内容,全面加强市场监管,积极落实日常巡查制度,加大重点部位排查力度,与经营单位签订责任书,要求各经营场所制定安全生产相关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消防演练,为奥运会成功举办营造了平安、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

三、以农村文化建设为重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继续组织大规模送文化下乡活动。2008年,送文化下乡活动继续被列为省政府为民服务“十件实事”之一,省政府为48个欠发达、相对欠发达地区市、县(市、区)配送了流动图书车。省文化厅切实把送文化下乡作为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来抓,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注重适应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指导各地通过开展需求调查、服务竞标等方式,不断提高送文化的质量。如宁波市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积极探索“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的公共文化活动市场化运作模式,以“零门槛”方式向全国公开招标公益文化活动。继续推进全省农村电影改革发展试点工作,对三类地区的市、县(市、区)实行以奖代补的奖励政策,提高了农村电影放映场次省级财政补助标准,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电影放映工作。2008年全省共送演出下乡2.05万余场、电影24.11万余场、图书184万余册次。“钱江浪花”艺术团持续开展送文化到农村演出活动,获赵洪祝书记批示表扬。省文化厅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农村电影工作组织奖,台州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等4家单位获先进集体奖。

大力培育农民“种文化”活动。坚持“送”“种”结合,在送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农村文化骨干培训、组织举办农民文艺汇演等方式,提高农村文化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实施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2008年全省省、市、县三级文化部门组织的受训人员达12300余人,其中省文化厅举办培训班5期,培训人员560余人。大力指导各地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积极扶持培育农村文化队伍,鼓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省文化厅会同有关单位举行“浙江省千镇万村种文化展演展示”等活动,各地组织开展了120场县级、1630场乡镇级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农村文化展示汇演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形成农民“种文化”的热潮。台州市着力实施“三个三”文化计划,分别从网络设施、活动内容、制度保障等三方面搭建立体式的服务框架,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积极开展全省示范性群众文化活动。2008年,组织举办了浙江省第九届广场文化艺术节、浙江省“迎奥运”群众文化活动晋京演出、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邀请赛、浙江省第七届音乐新作演唱演奏大赛等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对全省群众文化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此外,组织举办了浙江省第四届未成年人读书节,会同省老龄办举办了全省第八届老年文化艺术周,我省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等社会文化活动日趋活跃。组织参加全国性的各类大赛,均取得较好成绩。参加第十届中国老年合唱节,获金、银奖各1个。参加首届中国老年艺术节,获银奖1个、铜奖3个。参加中国首届农民文艺汇演,获金穗奖1个、银穗奖1个、丰收奖4个。会同省文明办参加全国第六届“四进社区”文艺汇演,获金、银、铜奖各1个。据统计,全省县级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近5000次,乡镇文化站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近20000次。

着力提高基层文化单位的覆盖率和服务能力。抓住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这个重点,着眼于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在连接城乡、服务农村中的特殊作用,主动配合省政府办公厅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意见》,在宁波鄞州区召开了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现场会,大力推动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为了顺利完成到“十一五”期末全省实现乡乡建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3月至4月,省文化厅分三次召开了全省一、二、三类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建设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十一五”后三年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还提高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补助标准,一类地区从每平方米480元提高720元,二类地区从每平方米210元提高到315元。2008年全省新建或改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60个。同时,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闲置校舍、旧礼堂、旧宗祠等,采用多种方式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的村级文化活动室,重点补助了1000个一、二类地区村级文化活动室购置设备器材。全省75%左右的行政村因地制宜建成了村级文化活动室。海宁市还率先实现了农村文化阵地“专管员”全覆盖。目前,共有“浙江东海文化明珠”乡镇524个,省级文化示范村198个,省级文化示范社区65个。此外,部署开展了对三类地区(含宁波)县(市、区)农村文化重点工程建设年度考核工作,督促激励三类地区继续加快建设和发展步伐。在文化部颁布的第二次全国文化馆评估上等级名单中,我省被定为一级馆的群艺馆、文化馆有43个,二级馆13个和三级馆4个,一级馆的数量居全国前列。我省文化系统杭州三江越剧艺术团、海宁市文化馆等六家单位,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联合评选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启动“文化低保”工程。近年来,我省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重点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从2008年开始,省财政每年安排600万元的困难群众文化活动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全省5200个低收入农村集中村开展文化活动、购置文化活动器材等,切实保障低收入农户基本文化权益。

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图书馆城乡一体化建设。目前,全省已建有省级分中心1个,市级支中心11个,县级支中心80个,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联合共建基层服务站点4万余个,初步实现乡、村全覆盖。5月份,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作会议上,我省宁波市、嘉兴市和绍兴县、长兴县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市、示范县。10月份,文化部因我省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上的成绩突出,奖励400万元。应对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温州、绍兴、湖州等地积极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进企业”活动,配合企业开展员工培训,丰富员工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文化部文化共享工程督导组对浙江“文化共享工程进企业”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组织全省各级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开展以“文化共享奥运”为主题的数字文化乡村行活动。嘉兴、杭州等地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以市县级图书馆为中心,乡镇分馆为纽带,村(社区)图书流动站和图书流动车为基础,实现总馆与分馆之间的数字资源共享,保障城乡居民平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权益。

推动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浙江美术馆在土建项目基本竣工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整改扫尾、工程接收和藏品征集、开馆展览等准备工作,力争于2009年年中开馆。西湖文化广场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浙江省革命历史纪念馆)正在积极推进装修布展工作,争取2009年对社会开放;西湖文化广场C区块(浙江文化艺术中心)演艺城和电影城的招商和相关筹备工作正在推进之中;两团一馆(省越剧团、省曲艺杂技团和省群艺馆)已完成装修设计招标、深化设计和功能完善,准备进入装修阶段工作。浙江小百花艺术中心建设项目即将重启。浙江图书馆二期项目和杭州剧院改扩建二期项目有关前期工作正在推进。此外,金华•中国婺剧院、宁波服装博物馆新馆、景宁畲族博物馆、江山市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文化设施正在启动建设或加快推进,温州大剧院、丽水文化艺术中心、台州图书馆等竣工,杭州图书馆新馆、湖州大剧院、宁波博物馆、良渚博物院等正式建成投入使用。

四、以精品创作为抓手,舞台艺术与演出市场进一步繁荣

抓好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承办了全国现实题材戏曲现代戏创作研讨会,推动了我省现实题材作品创作。参与举办“浙江省暨杭州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组织“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省文艺大篷车展演”、“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艺创作”、“改革开放30周年浙江文化发展专题研究”等活动。精心组织艺术创作人员深入生活,潜心创作,创作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艺术作品,反映浙江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讴歌人民群众伟大首创精神,营造我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良好氛围。

强化文艺繁荣措施。与省财政厅共同研究制订了旨在保护和扶持优秀舞台艺术人才成长的《浙江省舞台艺术人才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举行了高规格的2006-2007年度全省文化工作表彰大会,对300多项荣获全国性或国际性优秀文化奖项的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召开了省第十届戏剧节总结表彰座谈会、全省专业剧团团长会议、青年艺术人才培养专题会议等,鼓励我省优秀文化工作者进一步提高创新与发展能力,研究激励机制,进一步促进我省文化艺术繁荣。继续深入实施青年艺术人才培养“新松计划”,举办了浙江省第四期青年表演人才(戏曲武生)高级研修班暨戏曲武生高研班和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东方奇葩》青年演员精品折子戏、浙江曲艺杂技总团戴滨淳个人魔术等9个专场演出活动。

精心抓好文艺精品的创排与演出。成功举办了浙江省第七届音乐舞蹈节,共有近300个音乐舞蹈作品、近3000名选手报名参赛,其中70%的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推出一批音乐舞蹈新人新作。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举办北京奥运会以及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为契机,加强我省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和演出,浙江曲艺杂技总团创作排演的大型魔幻杂技剧《美猴王》、浙江京剧团创作排演的少儿京剧《藏羚羊》、浙江越剧团创作的越剧电视剧《竹叶青青》、课本剧《快乐课堂》、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创作排演的《传奇浪子》、浙江儿童艺术剧团创作排演的《果果的绿野仙踪》等新剧目相继推出,广泛演出,受到好评。此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昆剧《公孙子都》完成了戏曲电影艺术片的拍摄,文化部昆指委扶持项目新版昆剧《西园记》完成创作修改加工并公演,浙江歌舞剧院舞剧《李叔同》经过修改后全新推出,赴台湾演出获得成功。组织省内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参加文化部第八届全国声乐大赛、文化部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专项扶持资金剧目、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三届全国民族乐器演奏比赛”等活动。举办了纪念盖叫天诞辰120周年、纪念余任天诞辰100周年等重要文化活动。

多项作品和多名演艺人员在国内外艺术评比活动中获佳绩。浙江京剧团《宝莲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梁山伯与祝英台》入选“国家舞台精品工程”30台资助剧目。浙江曲艺杂技总团青年魔术师王晨获“2008”世界魔术交流大会暨金牌奖国际魔术比赛金奖。杭州杂技总团《双爬杆》获俄罗斯伊热夫斯科第一届国际马戏节银熊奖(杂技类最高奖)。杭州歌舞剧院陈芬芳获2008维也纳国际声乐大赛民族唱法第一名、最佳表演奖。浙江京剧团《宝莲灯》、《藏羚羊》分别获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剧目金奖、银奖,演员罗戎征获银奖。浙江昆剧团《公孙子都》获中国戏曲学会奖“金盾奖”。浙江话剧团儿童剧《果果的绿野仙踪》入选文化部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浙江曲艺杂技总团黄海华、颜丽花获“评弹金榜”江浙沪优秀青年演员电视大赛“十大金榜演员”称号。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吴晓芳、杭州市E动力组合获第八届全国声乐比赛优秀奖。浙江曲艺杂技总团《飞跃五环-转动地圈》、《云顶罗汉—头顶技巧》在文化部主办的第七届全国杂技比赛中分别荣获文华奖银奖、铜奖;浙江曲艺杂技总团《地圈》获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二次全国杂技比赛优秀节目奖(二等奖),姚麟获最佳演员奖,王开会获最佳教师奖。浙江曲艺杂技总团小品《唱票》获第六届中国曲艺节优秀节目奖。

专业艺术演出市场活跃。2007年12月中旬至2008年3月初,在杭举办了07—08年度浙江省舞台艺术新年演出季。新年演出季继续打响“新年演出季,天天看好戏”的口号,送戏下乡,引戏进城,通过政府补贴,压低票价,让广大观众欣赏到了一大批丰富精彩的文艺节目。据不完全统计,2007—2008年度元旦春节期间,杭城各大剧场上演了55台102场次的中外优秀剧节目。此外,本届新年演出季期间还在杭城上演省第十届戏剧节的37台精彩参赛大戏。

五、以激发活力为目标,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加强对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管理和考核。在完成公益性事业单位阶段性改革任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机制,推进省级公益性事业单位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作用。省博物馆发挥在全国率先免费开放的工作优势,进一步从免费开放后的管理机制、服务质量等方面求深化,为全国提供示范,并被评定为全国首批一级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积极承办北京奥运两项人文大展——《蚕乡遗俗——浙江丝绸的故事》和《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创造发明文物展》,在奥运期间进入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祥云小屋”,向全世界充分展示浙江优秀传统文化。浙江图书馆实行免费办理借书证后,读者数量明显增加。市级群艺馆和县级文化馆加大送文化下乡力度,积极培育农村文化队伍,辅导扶持基层文化活动,全省农村“种文化”活动形成热潮。

稳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制定了《浙江省文化厅厅属文化经营单位考核管理办法》,加强对厅属文化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继续做好幻灯厂改制后续工作的同时,逐步理顺与新远文化产业集团的事权关系,积极推动、指导新远集团对基本具备改制条件的经营性文化单位实施改制转企。完成了浙江省演出公司改制工作。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国有股挂牌转让事宜已经省文改办批准并在浙江省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一些省级经营性文化单位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省电影公司正在加快建设“电影大世界”品牌影院,向周边省市拓展项目正在抓紧规划和筹划中。杭州剧院推出了以展现我省优秀舞台艺术人才艺术风采为主要内容的“演出大舞台”活动,为省内乃至全国所有荣获过国内或国际重大赛事大奖的艺术家及所在的剧(院)团提供一定数量的免费演出场地服务。

不断深化院团内部机制改革。按照“分类指导,一团一策”的要求,持续推进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分配制度等机制改革,从而进一步激发了院团活力。浙江歌舞剧院交响乐团赴国家大剧院参演“第一届中国交响乐之春演出季”,这是我省专业交响乐团首次亮相国家最高水平交响乐演出活动。浙江音乐厅推出公益性服务项目《赏心乐事•群英会》,将从2008年起,每年为有一定水准的爱好者免费举办7场个人音乐会。浙江京剧团推出《京腔京韵》晚会,主动配合“京剧艺术进校园”教学;浙江京剧团神话京剧《宝莲灯》演出场次超500场,演出收入超百万元。浙江话剧团(浙江儿童艺术剧团)“雏鹰计划”优秀儿童剧免费送演出活动自从2004年7月正式启动以来,行程数万里,演出满千场,让近百万少年儿童在家门口欣赏优秀儿童剧。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在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强、改革条件相对较好的艺术院团进行“企代事”等改制探索,已向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上报浙江歌舞剧院、浙江曲艺杂技总团改革方案。2008年省属7所院团演出场次超3900场,演出票房收入突破3800万元,创历史新高。

积极扶持民营剧团改革发展。召开了民营剧团建设发展民主恳谈会、农村演出经纪座谈会,开展了“我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的重点课题调研,就进一步推动民营演艺业的发展向省政府提交了政策建议报告,与省人事厅联合制订下发了《关于民营文艺表演团体舞台艺术人员申报评审艺术专业技术资格工作的通知》,将民营文艺表演团体舞台艺术人员纳入全省艺术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范围。与省戏剧家协会联合举办了浙江省民营剧团管理与艺术培训班。研究制定了《浙江省文化厅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设立审查办法(试行)》。会同省人事厅进行了文物经营专业职评工作调研,探索扩大职称评审工作社会化范围。

六、以巩固优势为动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续走在前列

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成果丰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进入野外调查工作阶段,召开全省文物普查现场会,开展文物普查业务指导,推动我省文物普查工作深入开展。各地文物普查机构成立率、普查设备到位率、2008年度普查经费到位率均为100%。普查工作成果斐然,据统计,截止12月31日,我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调查工作按行政村计已完成60.23%,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5647处,其中复查7603处,新发现38044处,另由省普查办掌握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信息点30746处,普查工作走在全国前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方面,在去年试点取得实效的基础上,至2008年8月底,全省基本完成非遗普查工作。据统计,全省共投入普查人员23万余人,投入普查经费6451.2万元,走访民间艺人133663人次,村级上报普查线索271.9万条,乡镇(街道)进行实地调查项目15.63万项,其中新发现项目5.3万余项,收集相关实物资料 23020件,汇编普查资料3260册。由于我省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表现突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分别在我省召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验交流会、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现场会,浙江经验和成果引起热烈反响。

积极推动世界遗产申报工作。以西湖和大运河为申遗重点,6月份,举办了“世界遗产保护杭州论坛”和2008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亚太地区会议,有力地促进了我省与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和机构间的沟通与交流。杭州西湖申遗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已正式向世界遗产中心推荐“杭州西湖”作为我国2010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召开了大运河(浙江段)保护及申报世界遗产工作会议,全面铺开大运河(浙江段)资源调查、价值评估、规划编制等基础性工作。同时,积极推进我省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工作,由我省为主申报的“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和“中国龙泉青瓷烧制技艺”项目,列入我国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清单,涉及我省的还有端午节习俗、金石篆刻、中医药等项目。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取得了新进展。认真实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实地指导和跟踪管理杭州飞来峰造像、兰溪诸葛长乐村古民居、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认真做好2008年度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项目,评出了6个陈列展览项目精品奖和11个陈列展览项目单项奖,推动全省文博单位陈列展览资源的整合和展示水平的提高。浙江省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共同举办的《再下江南——大清宫廷珍玩展》、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丝府流韵——浙江蚕桑丝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聚珍》展览、浙江自然博物馆的《西湖野生鸟类摄影图片展》等一系列重要展览,得到了公众的肯定。2008年我省博物馆共举办陈列展览600余个,参观人次达1100万。实施文物保护科技项目,组织各有关博物馆、大专院校开展文物保护科技项目的申报工作,其中《丝绸文物修复用薄透类丝织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等四个项目列入文物保护科技项目。

考古发掘工作成果显著。良渚文化古城遗址入选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制完成了《良渚古城考古规划》(初稿),深入开展良渚古城考古调查勘探、试掘和研究工作。与浙江大学合作,借助高校科研力量将先进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运用于良渚古城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宁波基地和舟山工作站相继建立,为我省内陆水域和东海海域的水下文物资源调查、探摸与考古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配合甬台温铁路、杭州中山路改造等基本建设项目,重点实施了杭州中山路南宋遗存、湖州子城城墙遗址、海盐西长浜遗址等考古发掘活动,取得了重要成果。德清发现战国时期越国“官窑”,这是首次发现烧造高档次仿青铜原始青瓷礼器与乐器的窑场,对于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博物馆免费开放试点工作顺利完成。我省被列为全国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的七省份之一,至2008年6月1日,全省列入免费开放名单的59家博物馆、纪念馆中,除了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尚在建设之外,其余58家均已实现免费开放,至今全省已有80多家博物馆纪念馆常年对公众免费开放。组织举办了浙江省“博物馆免费开放与机制创新”馆长论坛,开展了“博物馆实行常年免费开放的探索与实践”和“整合藏品资源、加强展览合作”重点课题的调研工作,积极探索免费开放后博物馆服务的新机制,使我省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有关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按时完成了国家文物局委托的《民间收藏文物调查及发展规划编制》重点课题,并顺利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结题验收,获得了较高评价。

继续做好文物的抢修和保护工作。组织编制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和修缮方案。组织论证了杭州飞来峰造像、桐乡罗家角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审查通过了遂昌长濂村古建筑群之郑氏宗祠等一批保护项目的维修设计方案。同时,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保护工作,抓紧保护规划的专家审查工作,德清新市、松阳界首等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已通过专家论证,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了温岭新河、义乌佛堂等保护规划。积极组织申报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德清县新市镇、仙居县皤滩镇、富阳市龙门镇、永嘉县岩头镇四个古镇和龙游县三门源村入选,我省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已达19个。此外,狠抓文物安全工作,有效遏制文物违法行为150余起。认真抓好文物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方案的预评估、审核和验收工作,实现了全省馆藏文物的安全无事故。全省88个具有文物行政执法职能的行政部门中已全部增挂文物执法监察支队、大队(中队)牌子。继续开展文物执法巡查活动,2008年全省共出动11130人次,巡查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共计7298家(次)。

成功举办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活动。围绕“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主题,隆重举办了浙江省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暨杭州市“风雅颂”民间艺术展示周开幕式活动,举办了胡锦涛总书记剪纸作品“回娘家”荣誉展出暨浙江省剪纸艺术展、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风采摄影展、《文明寻踪——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图片展》等系列展览,推出浙江文澜讲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讲座、“浙江人文之光”文博主题系列讲座以及文物知识咨询和鉴宝等宣传、展示、服务活动,充分彰显我省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保护工作成果,营造了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举办了首届“2008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贡献奖”获奖单位颁奖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授证活动,对我省从业30年以上文物工作者进行表彰,举行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第二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授牌仪式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第一批)首发仪式。

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积极做好国家级名录的申报工作,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省有85个项目被列入,再次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目前,我省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9项。全省11个市和90个县(市、区)政府也相继公布了第二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定了一批重点抢救保护项目,使省、市、县三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基本形成。在推荐申报文化部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的同时,命名了绍兴春节祝福等第一批20个年节活动项目开展地为省级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开展了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申报命名工作,各地申报传承教学基地87个。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试点工作,首批确定了杭嘉湖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浙东海洋渔俗文化生态区、婺文化生态区、越文化生态区等7个区域。在全省开展了“服务传承人月”活动,建立传承人访问、报告制度,营造全社会尊重传承人的良好氛围,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举办了第二届浙江省民族民间手工艺博览会、老字号博览会。

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全省已经有28个市、县(市、区)建立保护中心,配备专职干部,加强保护工作力量。积极发挥高等院校在保护工作中的作用,继2007年与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后,2008年上半年又与中国美院、浙江传媒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共建了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同时,嘉兴、临安、桐乡、乐清等地也建成了有一定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并延伸到乡镇、村落。此外,指导推动民间艺术场馆和团体建设。民营企业投资建造的宁波市2000余平方米面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正式对外开放,浙江东方民间艺术团在台州市挂牌成立,衢州百年老字号“邵永丰”建立全省首家非遗传承人传承学校。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研究、利用与交流。在全国率先出版了以国遗项目为内容的系列丛书《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第一批16册。会同相关单位举行了中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中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以及第四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弘扬孝文化专题)、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深化理论研究对保护工作的有效指导。此外,建立非遗保护区域间合作交流机制,拓展非遗保护合作与交流渠道。与沪、苏两省签订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系列交流展示合作协议,启动为期三年的长三角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交流展示活动。

七、以优化环境为方向,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以文化市场“奥运保障行动”为主线,扎实部署开展文化市场安全生产工作,督促经营场所制定安全生产相关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经营业主举行了消防演练,积极打造平安文化市场。开展全省小音像店(黑网吧)整治与规范工作,对音像制品直营连锁门店和连锁柜台实行备案登记制度,扩大音像连锁经营规模和市场覆盖面,发展音像制品销售终端,健全正版音像制品批销网络。圆满完成“全国哀悼日”停止娱乐活动监管工作,积极组织各级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及文化市场各门类行业协会做好对灾区的救灾捐赠工作。开展全省农村文化市场调研活动,召开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工作现场会,探索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对策。同时,积极主动履行省“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重要职责,组织召开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暨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省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体成员会议和全省各市及部分县(区)文化市场工作会议等系列会议,及时部署开展“扫黄打非”各项任务。2008年全省共受理举报5518件,出动检查人员12.3万余人次,检查经营单位23.8万余家次,处理案件5945起,收缴各类非法物品197.1万余件,其中非法音像制品126.7万余张(盒)。

推进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全国第一个关于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行政规章《浙江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法》。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组建挂牌工作全面完成,为全国提供示范。为巩固和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成效,省文化厅召开了全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分析会,举办了全国首个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论坛“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浙江论坛”,编印了《浙江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管理手册》,制定了《浙江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机构档案管理办法》和《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考评细则》,开展了2008年全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考评、全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比武、全省优秀案卷评比等活动,修订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文书样稿,进一步推进全省文化市场执法规范化、科学化。我省文化市场执法工作获2008年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考评第一名,省文化厅和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被评为2008年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先进单位。组织编撰《浙江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报告》。进一步对行政许可文书和许可程序进行统一规范,探索审批管理工作操作新机制。在宁波市北仑区召开了全省文化市场行业协会建设现场会,推进行业协会建设。目前全省已发展各类文化行业协会100余个,覆盖娱乐、音像、网吧、演出、艺术品等多个门类。

培育文化市场做大做强。坚持以调控总量、优化结构、规范经营、有序发展为重点,对文化市场各门类实行分类指导,加强培育规范,促进文化市场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继续推进长三角演出市场一体化进程,积极参与第十五届江浙沪两省一市演出业务洽谈会暨首届长三角国际演出项目交易会,签署《长三角地区演出市场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合力建立长三角地区互动的演出演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积极扶持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彩的网络游戏产品、动漫产品、音像产品,鼓励和推进互联网文化内容产业发展。2008年我省经初审合格向文化部上报网络文化单位13家,其中9家注册资金在1000万以上。实施了全省娱乐场所阳光工程行动,开展文明娱乐环境建设。稳步推进卡拉OK内容管理系统建设建设工作,以促进娱乐场所信息化管理。推动中国东部地区剧院成立中国东部剧院联盟,联手开拓演出市场。召开涉外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管理工作会议,完善我省涉外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管理办法。继续加强艺术品市场经营规范,推动艺术品经营一级市场的发展,扩大浙江艺术品市场影响。

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通过法律保障、政策推动、典型示范、市场打造、信息提供、重点扶持等方式,努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浙江文化产业发展。举办全省文化产业研修班。认真做好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文化产业先进集体、个人推荐工作,杭州西泠印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中南集团卡通影视有限公司、宁波海伦乐器制品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第三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配合省委宣传部办好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协助文化部产业司在我省义乌召开全国文化厅局文化产业处长工作座谈会。2008义乌文博会成果丰硕,实现经贸展览洽谈成交额18.6亿元,比上届增长6.3%,其中外贸成交额11.38亿元,占总成交额的61.2%。省电影有限公司改制后继续扩大产业规模,相继开出了下沙电影大世界、近江电影大世界,新影院的投入运营促进全省电影发行放映各项指标继续稳步增长。据统计,2008年全省城市影院共放映电影37.486万场,观众908.196万人次,票房2.712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2.26%、4.34%、28.77%。继续做好文化科研工作,促进了舞台科技业等优势产业的发展。10月份,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期生产基地开工建设,将努力打造成为辐射全国的功能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八、以拓展影响为目标,对外文化交流日趋活跃

对外文化交流态势良好。深入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政府与民间相结合、政府间文化交流与商业性文化交流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了浙江文化的对外影响力。2008年我省共实施对外对港澳台文化交流项目568起,5425人次。其中,派出项目93起,1256人次,引进项目438起,3783人次(含营业性演出465起,3978人次)。商业性、有偿性演出项目势头良好,在对外对港澳台文化交流走出去的演展项目中占总量的80%。杭州歌舞团和金海岸演艺集团打造的综艺舞台剧《印象中国》在荷兰、德国的巡演,浙江国华演艺有限公司组织的“紫凤鸣乐”中国女子乐团在台湾的演出,均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精心组织或参与重大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受文化部委派,组织民间工艺家代表团赴阿曼参加第九届马斯喀特艺术节,进行了为期25天的展览及现场演示,吸引约18万人次前来参观。长兴百叶龙表演团赴法国巴黎配合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活动,圆满完成了起点迎接火炬演出与终点庆典演出任务。浙江歌舞剧院“彩蝶女乐”作为唯一的民乐表演团体,参加“走进中国——罗马中国艺术节”活动,该活动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意大利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文化活动。在英国成功举办“2008感受浙江——英国•中国浙江文化周”活动。同时,积极筹备“2009墨西哥•浙江文化节”等活动。

深入开展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工作。在台湾成功举办了首届“台湾•浙江文化节”活动,这是大陆省级艺术团首次深入台湾南部演出,受到省委领导同志的批示表扬。浙江省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与台北海峡两岸和谐文化交流协进会共同主办主办了《于右任书法精品暨海峡两岸书画名家百品联展》。组织浙江著名艺术家赴港参加香港浙江同乡会联合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演出活动。继续组派民间工艺家赴澳门展演,从2007年8月28日以来,我省已派出四十多位民间工艺家分批赴澳门表演浙江民间手工绝活,成为澳门与内地省市之间文化交流时间跨度最长的项目。

九、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着力点,队伍建设和机关建设取得新成效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围绕“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四个目标要求,立足实际,讲求实效,把学习实践活动与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有机结合,推动文化工作改革创新,不断上新水平。注重提高认识,学以致用,学习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查找问题,通过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印发征求意见表、设置网站征求意见箱等途径,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与建议。以破解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为实践重点,转变思路,创新方法,落实措施,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学习实践活动以来,我省文化建设整体推进,取得新的成效。中央学习实践活动第六指导检查组专题听取汇报,并对省文化厅学习实践活动表示充分肯定。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组织举办了全省县(市、区)文化行政部门负责人培训班、厅机关党员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读书会、全省文化青年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主题征文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与研讨活动,编印了《文化工作学习资料汇编》,定期召开厅党组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厅务会议,重点学习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两会”期间李长春同志参加浙江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等,努力提高文化队伍的科学发展意识和文化自觉意识。领导干部充分发挥了带头学、带头讲的示范作用,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建新应邀为省委党校、杭州师范大学等院校师生和慈溪、平湖等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作专场辅导讲座。加强厅机关和厅属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完成了一批厅属纯公益性事业单位聘期考核评议和新一轮单位领导班子的聘任工作。组织机关干部知识更新培训和青年公务员普通话水平测试,通过率达100%。组织开展省级文化系统人才调研工作,在此基础上研究制订了中长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做好各类文化人才的选拔推荐,加强了对文化人才的联系和服务工作。开展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社会化调研,积极推进专业技术资格评价的创新实践。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本着“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原则,认真扎实地推进省委巡视组来省文化厅巡视提出问题的整改工作,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厅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天台县白鹤镇皇都村等基层农村开展调研,落实相关帮扶措施;在云和县启动创业创新送服务活动暨文艺专场演出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和好评。完善和落实调查研究工作制度,厅领导分工负责实施,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扶持浙江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等专题调研。开展省级文化系统“十大岗位模范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和“争先创优”评选活动,召开“七一”表彰大会,对2006—2007年度省级文化系统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对身患重病、生活困难的党员进行慰问和走访,努力构建党内关怀机制。在5.12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文化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捐款、献血等活动,积极交纳特殊党费,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加强群团建设,厅团委被评为2008年度省级先进团委。

加强机关内部管理

为加强对全省农村文化建设等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省文化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开展了全省农村文化建设等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大检查,对全省各地2006年、2007年省补助的11项专项资金开展了全面自查和对15个县(市、区)进行了重点检查,检查结果表明,全省农村文化建设等专项资金使用总体情况良好。加强文化宣传,推进文化信息网络化建设,在第六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上,浙江文化信息网作为全国文化系统唯一入选的公益性文化网站荣获特色文化奖。建立健全机关规章制度,制订了《浙江省文化厅调查研究工作制度(试行)》等制度。严格请假审批手续,从严从简安排事务活动。加强和改进厅机关车辆管理办法,规范公车的管理与使用。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厅党组制定下发了《浙江省文化厅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细则》。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要求,与省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浙江省文化厅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在省级文化系统开展了“重品行、讲操守、增本领、提效率、转作风”专题教育活动、重要岗位(部门或事项)的监管制度建设情况调研督查活动、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清理和监督检查活动等,定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警钟》等反腐倡廉电教片,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由中纪委、文化部、监察部主办的“全国廉政文化大型绘画书法巡展”,筑牢文化队伍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促进依法行政,干净干事。

推荐访问: 浙江省 工作总结 文化厅 【文化总结】浙江省文化厅二○○八年工作总结

版权所有:精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精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精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223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