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报告】关于我市城市建设有关情况报告——2007年9月12日在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上(全文完整)

时间:2023-11-16 10:27:01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我市城市建设有关情况的报告——2007年9月12日在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上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全喜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下面,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关于我市城市建设有关情况报告——2007年9月12日在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上(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报告】关于我市城市建设有关情况报告——2007年9月12日在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上(全文完整)

关于我市城市建设有关情况的报告

——2007912日在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上


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 李全喜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下面,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近几年我市城市建设有关情况,请予审议。

一、城市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监督指导下,我市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近几年规划建设了一大批市政基础设施,城市的承载功能明显提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十五”期间,我市累计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和公路建设投资736亿元,年均增长29%,累计实现房地产投资1140亿元,年均增长19.4%,两项合计完成投资1876亿元,占同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5.1%,是“九五”投资的2.3倍。

去年以来,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从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需求出发,城市建设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今年召开的市第九次党代会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出“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的重要要求,今年71日市委、市政府又作出了《关于重点抓好20项民心工程,以崭新面貌迎接奥运会的决定》,并于72日召开二十项民心工程现场办公会,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有力地促进了当前的建设工作,标志着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下面,就城市建设情况做专项汇报。

(一)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全面提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创造了基础条件

交通体系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命脉工程。近几年,我市把交通体系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以高速公路、区县公路、中心城区快速路和轨道交通建设为重点,构筑和完善市域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了综合交通体系的基础框架,发挥了交通对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服务保障作用。

实施了高速公路建设规划。我市高速公路规划总里程1200公里,由“三条过境主通道、三条京津城际高速通道和十条中心城区放射线”组成。目前已建成京沈、京沪、唐津三条过境主通道,建成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津蓟、津滨、津沧、津保、津晋、海滨大道(南段)六条放射线,市域内高速公路累计通车总里程达到694公里,占规划总里程的58%。拓展对外交通,加强与周边省市的交通联系是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需要,始终是我市建设工作的重点,今明两年是我市高速公路建设的高峰期,京津塘二线、蓟平高速和海滨大道北段将于明年奥运会前竣工通车,津汕和国道112两条高速正在加快建设,计划今年四季度开工津港、津宁、蓟塘3条高速公路。预计到2011年,我市将全面实现高速公路建设规划。

提升了区县公路路况质量。截至去年底,我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0634公里(不含高速公路),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自去年以来,我市加大了公路维护资金投入,两年累计投入30.4亿元,拓宽改造了一批区县公路,加强养护管理。从2005年开始,我市每年投入1亿元资金对乡村公路进行提升改造,3年累计整修乡村公路3000公里。结合落实新农村建设二十项工作,继续搞好乡村公路改造,计划到2010年全部完成乡村公路改造。计划再拓宽改造一批区县公路,提高通行能力,加大支持区县经济发展的力度,更好的改善农民的出行条件。

加快了中心城区快速路建设。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呈逐年上升趋势,2001年到2006年,全市新增机动车约50万辆,今年上半年每月新增机动车6700辆,预计到今年底我市机动车将发展到128万辆,中心城区居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密度也呈增长趋势,人与道路、车与道路的矛盾十分突出。为了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我市从2003年底开始实施快速路建设,快速路系统包括两环、两横、两纵和两条联络线,总长度220公里。经过3年多的建设,基本建成东南半环和大沽南路、解放南路两条联络线,两横两纵部分道路通车,累计通车里程达到160公里(包括外环内侧辅道,外环内侧辅道为快速路系统的一部分),新增城市道路面积1836万平方米,新建立交桥23座,提升了中心城区交通能力。当前,在各区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推进快速路西北半环、东纵和北横通道建设,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计划在明年奥运会前实现西北半环、东纵和北横道路全线通车,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加大了滨海新区交通设施建设。发挥滨海新区的服务带动作用,重要的是提升海港、空港和路网的承载能力。近两年,加大了交通设施投入力度,建成了25万吨级深水航道、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北港池滚装码头,开工建设了东疆港区、北疆集装箱物流中心、南疆散货物流中心、三环路网、集疏港公路一期、海河下游“三闸两桥”、西中环、津汉快速路、津滨大道及中央大道一批项目。实施了滨海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蓟港铁路复线等工程建设,滨海新区的对外交通能力和区域交通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推进了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优先发展公共客运,逐步形成以大运量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共汽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加快地铁等轨道交通建设是从长远上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措施,北京、上海、广州已经初步构建了轨道交通骨架,深圳、成都、沈阳、南京等城市都在加快建设地铁。我市已制定轨道交通规划,中心城区规划了9条地铁线路和中心城区至滨海新区的一条轻轨,总长度275公里,目前地铁一号线和津滨轻轨已投入试运营,通车里程达到71.2公里,日累计客运人次达到9.2万人。地铁二、三、九号线已开工建设,计划20106月底投入试运营,届时我市轨道交通累计通车里程将达到130公里,年客运量2.8亿人次。近两年我市加大公交投入,计划到明年底新建改造90座公交场站,更新环保型公交车3000部,改造1000部,新增和调整公交线路159条,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27.6%,2006年我市被建设部授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

启动了天津站改扩建工程。依据国家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我市“十一五”发展规划,我市与铁道部和北京市联合投资建设京津城际铁路,计划奥运会前通车,同时由铁道部投资对天津客站进行扩建。由我市投资建设天津站地下交通枢纽中心,地铁二号线、三号线、九号线在天津站交汇,实现普通铁路、快速铁路、地铁、津滨轻轨、长途客运和城市公交零换乘。天津站交通枢纽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18.6万平方米,工程规模大、结构复杂,地下基坑深32米,是目前国内软土地基条件下首次采用盖挖逆做施工的大型工程。该工程已于去年4月份开工建设,计划奥运会前完成地面客站和前后广场改造工程,满足城际铁路通车需要,2010年上半年全部完成天津站地下枢纽建设。

(二)海河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海河是天津的宝贵资源。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实施海河综合开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沿河环境,带动两岸商贸、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形成独具特色、国际一流的服务型经济带、文化带和景观带。经过4年多建设,海河综合开发取得明显成效,发挥了六个方面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一是带动了两岸路网体系建设。拓宽改造了一批沿河道路和跨河桥梁,形成了海河上游区域“七横十二纵”的路网,建成大沽桥、奉化桥、保定桥等3座桥梁,恢复了解放桥、金汤桥的开启功能,跨河交通能力比改造前提高了3倍。二是带动了海河上游水环境治理,完成河道清淤332万立方米,封堵排污口门12处,新建和改造泵站3座,铺设雨污水管网85公里,海河水体质量明显改善。整修海河堤岸13.84公里,建成亲水平台17.4万平方米,沿岸景观得到显著提升。三是带动工业东移。通过土地置换和产业结构调整,42家大中型企业实现搬迁改造。四是带动了沿岸危旧房屋拆迁改造。累计拆除各类危旧房屋226万平方米,拆迁安置居民9.5万户,整理可发展用地460公顷,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五是带动了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在海河上游区域规划建设近代工业博物馆、音乐厅、新文化中心,整修了玉皇阁,恢复重建李叔同故居,保护性开发建设意式、奥式、德式等建筑风貌区,建成了一批临河公园和大型绿地,形成了海河新的旅游景观。六是带动了现代服务业发展。截至2006年底,已建成各类商贸、文化、金融等设施12项,合计60万平方米,实现社会投资40亿元。今年正在建设的有31项,合计351万平方米,计划明年再开工8项,合计196万平方米。预计到2011年,基本完成三岔河口至大光明桥商贸聚集区项目建设,累计建成商贸项目14项、文化设施5项、金融设施3项、高级酒店和写字楼21项,合计建筑面积534万平方米,累计投资398亿元,使海河成为集中展现天津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独特自然风貌和大都市现代化气息的标志性区域。今明两年海河综合开发的重点任务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明年奥运会前全面完成路桥和环境建设任务,重点推动大光明桥上游区域的经济开发,尽快建成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

(三)加大环境设施建设力度,为创建生态城市奠定了基础

我市重视环境、环保设施建设,逐年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从2000年开始实施了市区二级河道改造和海河水环境治理;新建和扩建纪庄子、咸阳路、北仓、武清、塘沽等13座污水处理厂;新建双港、青光、大港等5座垃圾处理场,新增环卫车辆1019部;铺设集中供热管网和排水管网12165公里;完成了35万户居民和1300家企事业单位煤制气转换天然气,积极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铺设宝坻、港南等天然气高压输配管道,到今年底全市18个区(县)全部接通天然气;实现了天津港“北煤南移”,拆除10吨以下燃煤锅炉470座;新增绿化面积9029万平方米,有效改善了我市空气质量和城市环境。2006年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良好天数达到305天,占全年监测天数的83.6%,为历史最好水平,今年前7个月良好天数比去年增加14天。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我市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绿化覆盖率、集中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75%、81%、37.2%和84.6%,全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我市被命名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为了创建生态城市,我市将继续加大环境环保设施投入,进一步开放市政公用市场,吸引社会资金改造东郊污水处理厂,新建贯庄垃圾焚烧厂和双口餐厨垃圾处理场、青凝侯淤泥填埋厂、大韩庄粪便处理厂等设施。加快推进南运河二期改造,年底前建成河东区桥园、红桥区竹园等5座街区公园,提升绿化水平,年内新增城市绿化面积2051万平方米,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环境面貌。

(四)住宅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为改善群众住房提供了条件

住房是群众关注的焦点,是社会的热点,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从1994年至1999年,我市用六年时间完成了市内六区2公顷以上成片危陋平房改造,累计拆除危陋平房836万平方米,新建住宅2073万平方米,使30多万户、110多万居民迁入新居。2000年至2006年全市累计新建住宅6286万平方米,截至2006年底我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6.1平方米,比2000年人均提高8.9平方米。按照“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强化保障”的思路,我市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快套型结构、价位结构和区位结构调整,扩大市场总量供应,扩大保障住房建设规模,扩大中低收入群众改善住房的受益面,使我市的房地产市场处于稳定状态。重点落实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编制了“十一五”住房建设规划。计划“十一五”期间,新建住宅7000万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以普通住宅建设为重点,分期启动新家园居住区建设,目前已启动华明和双港两个居住区建设,用地规模为776公顷,计划建设住宅356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学校、幼儿园、社区卫生院和商业设施,合计87万平方米。今年三季度,公开招标选择开发建设单位,计划年内开工350万平方米,满足普通群众的购房需求。

二是调整住房套型结构。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新建住宅90平方米以下套型比重必须达到70%的规定,从规划审批源头上进行控制,达不到户型比重标准的不准开工建设。当前,居民对中小户型需求比较集中,继续抓好套型结构调整仍然是今明两年住房建设工作的重点。

三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我市是全国率先启动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地区,2003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工建设保障住房660万平方米、竣工453万平方米,分别占同期住宅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的13.3%和10.3%,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享受保障性住房的困难群众累计达到5.8万户。目前市政建设涉及的拆迁居民以还迁房安置为主,要求货币安置的居民以市场评估进行补偿。为了妥善安置好拆迁居民,确保社会稳定,今明两年我市将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安排新开工160万平方米(合计2.1万套),竣工140万平方米,明年计划开工350万平方米(合计4万套),定向安置拆迁居民。

四是扩大市场总量供应。全年累计住宅施工面积3000万平方米,年内竣工1400万平方米,今年安排住宅新开工1600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比去年同期增长8%,计划明年新开工面积比今年再增长10%,满足市场需求,保持我市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继续落实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各项调控措施,今年16月份我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6.8,其中6月份106.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居于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第17位。抑制房价涨幅仍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五是继续推进新建住宅三步节能。我市和北京是全国率先实行三步节能设计的城市,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建成节能住宅7949万平方米,建筑节能工作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十一五”期间是我市住宅建设量较大的时期,推进建筑节能意义重大,因此要认真抓好、抓出成效。

(五)着力实施一批便民工程,为群众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

市人大十分关注群众的呼声,近几年人大代表通过工作视察、议案和建议,向城建工作部门反映了群众的需求和意愿,推动了我们的工作。根据群众的需求,统筹安排了一批便民工程,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从2005年开始连续用三年时间推进“六小”工程建设。一是改造里巷道路。2005年和2006年累计完成630条(片)、153.6万平方米里巷道路改造,方便了群众出行。计划今明两年全部完成市区415条(片)、合计287.6万平方米的里巷道路改造。二是改造低洼积水点。铺设排水管网72.3公里,解决了160处积水点。三是实施老住宅区供热补建。按照“新建不欠账,逐年还旧账”的原则,近两年累计完成300万平方米。今年安排补建12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2.4万户。计划到2009年全面完成市内六区370万平方米老住宅供热补建任务。四是建设一批社区小绿地。近两年在各区的努力下,全市充实提高社区绿地201.28万平方米,改善了老居住区的绿化环境。五是实施旧楼区综合整修。从2003年开始对六、七十年代建设的五栋楼以上的老楼区实施综合整修,累计整修旧楼区3891万平方米,受益居民达到73.8万户。我市旧楼区综合整修荣获2005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今年要全面完成五栋楼以上旧楼区综合整修,计划完成40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8.8万户。六是人行天桥建设。近两年已建成人行天桥27座,计划今明两年在快速路沿线和繁华商业区再安排建设人行天桥27座。设置道路安全岛30处。方便群众跨路通行。

(六)加强建设管理和服务,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城市建设管理是我市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市人大对建设立法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十五”期间出台和修订了16部条例,为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培育公开、公平、公正的建设市场环境,建设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公务员队伍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从治理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精简审批事项、推进办事公开、政务公开入手,目前我市财政投资和国有投资的建设项目全部进入市行政审批大厅招标中心公开招标,建设管理程序全部实行一站式办理。从2004年以来,清理和取消审批事项近40项,建设审批和建设管理服务全部纳入市审批中心绩效考核。建设服务管理在市行政审批中心绩效考核中连续2年名列第一,市建委机关连续5年被评为市级优秀机关。

回顾总结近年来的城市建设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全市人民的支持下,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市政公用设施功能得到加强,群众居住水平得到提高,城市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对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准备不足,应对招法不强,创新步伐不快,特别是与山东、上海、深圳等先进地区的城市建设经验相比,与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标准还没有落实到城市建设全过程;拆迁稳定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施工扰民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依法行政和机关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

二、下一步主要工作措施

当前,我市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城市建设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和历史责任。深入贯彻市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提升建设管理水平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1、集中精力,全力推进二十项民心工程建设

推进二十项民心工程是贯彻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重大举措,对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用崭新面貌迎接奥运具有重大意义,二十项民心工程与群众利益、群众生活关系密切,干好二十项民心工程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认真推进二十项民心工程建设,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上来,把城建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民心工程建设上来。加强对二十项民心工程的领导,目前市政府已经将二十项民心工程的目标责任分解到各区县、各部门、各专项指挥部,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严格的责任考核体系和监督机制。认真落实高丽书记提出的“三高”标准和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工作要求,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公开招标,选择一流的建设队伍;科学安排工期,搞好项目衔接,加强施工过程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修订完善市政工程技术标准、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标准、城市绿化工程施工技术规程和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规程等标准规范,重点提升绿化设计施工水平和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严格控制工程概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用最少的投入、最合理的成本,干出高水平的工程。目前与群众生活、群众利益紧密相关的旧楼区综合整修、老住宅供热补建、里巷道路改造等工程全面展开,京津塘二线、蓟平高速、中心城区快速路和天津站地下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提速。我们将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组织好民心工程建设,用一年时间显著改善城市面貌,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享受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成果。

2、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城市建设水平

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建工作,更新观念、创新模式、提高质量,在科学发展上下功夫,实现四个提高。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要进行专家论证,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科学性。提高工程规划建设水平,把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做为今后城市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强化精品意识,严格工程标准,提高建筑水平,为历史留财富,不留包袱。提高城建引资水平,增强经营城市资源的意识,引入竞争机制,盘活存量资产,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资源经营的市场化、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提高依法管理水平,坚持依法行政,完善管理程序、健全管理标准,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实现城市建设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

3、以人为本,努力把群众的事情办好

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群众对城建工作的满意度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我们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高度关注民计民生,认真落实高丽书记在市九次党代会上提出的“把更多精力用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上,把更多财力投到群众直接受益的事情上”的要求,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建设过程中,广泛听取有关专家和群众的意见,用心把握,把好事办好,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认真地做好基础设施拆迁安置工作,提高还迁房安置比重,用心工作,用心落实,妥善安置好困难拆迁群众,不让一家一户过不去。要加强文明施工管理,降低建设成本,做到花钱少、扰民少、速度快、效果好。

4、坚持发展,推进城市面貌更大变化

按照市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工作任务和所确定的奋斗目标,今后几年我市经济社会进入更快发展时期,城市建设也进入了新的大发展时期。滨海新区的进一步开发开放、环外新家园居住区和区县新城建设将带动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和区县三个层面的建设全面展开,交通工程、大项目、群体工程、高层建筑建设量越来越大,建设速度越来越快。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市将累计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1000亿元,房地产投资2760亿元,分别是“十五”的1.4倍和2.4倍。天津机场、城际铁路、天津客站、京津塘二线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在明年奥运前投入使用,2008年底全面完成海河上游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地铁二、三、九号线和天津站地下枢纽全面投入运行。城市功能更完善、城市环境更清洁、城市建设将更美好。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们将认真落实今天会议提出的要求和建议,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市九次党代会精神,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及时倾听群众的意见,推进我市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全市经济发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生态城市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群众生活。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推荐访问: 人民代表大会 报告 天津市 【报告】关于我市城市建设有关情况报告——2007年9月12日在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上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精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精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精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223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