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2023年落实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工作情况汇报 (2023年)

时间:2023-02-19 16:30:04  来源:网友投稿

落实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工作情况汇报 落实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工作情况汇报XX市人民政府XX年,我市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落实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工作情况汇报 ,供大家参考。

落实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工作情况汇报

  落实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工作情况汇报

  XX市人民政府

  XX年,我市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再就业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上级下达的XX年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要求,把促进就业工作作为政府的重要责任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XX年全市促进就业的工作任务,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XX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XX年,全市各类企业常年用工总人数

  万人(其中本地

  万人,外地9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965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困难群体再就业16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64人,再就业率93%,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就业再就业工作接受我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市人民政府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培训农村劳动力10258人,实现转移9794人。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工作领导,大力落实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坚持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把促进就业工作作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建立并落实了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把抓好就业工作、拓宽就业空间作为一项重要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承办抓落实。为了加强对再就业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了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陈贻萍市长亲自担任。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当年的主要工作,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市委办、市府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委农工办等20个市直单位为成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领导小组。两年来,市委、市政府及两办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见》等近20份有关文件,在此基础上,XX年又下发了《关于下达XX年促进就业工作责任目标任务的通知》,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市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促进就业工作的具体问题,特别是针对逐年来企业用工紧缺的总体形势,我市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立足本地,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善用工环境,稳定现有职工队伍;跨区协作,成批有序引进人才;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

  (二)加快结构调整,积极创造就业岗位

  市委、市政府以发展制造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坚持以创业促就业,形成开辟新岗位与促进多就业良性循环。正确处理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一业为主与多业发展的关系。在提升产业科技含量的同时,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培育行业龙头企业的同时,更加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确立“小企业大就业”的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鼓励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有效地缓解了城镇的就业矛盾。

  (三)加强政策扶持,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一是认真抓好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劳动保障、财政、民政、税务、工商等部门在资金筹集、优惠政策的落实等方面各司其责、尽责尽力,大力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劳动保障部门设立在劳动就业服务大厅的专门代理窗口,共免费为下岗职工办理《再就业优惠证》364本,免费为每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一次职业指导、三个就业岗位、一次就业培训,以及代管职工档案、代缴养老保险等“一站式”就业服务。接受求职咨询320人次,进行职业指导721人次,推荐就业180人次。为方便下岗职工接续社会保险的社保个人缴费窗口,有专人负责为解除劳动关系人员接续社会保险手续,全年共代收养老保险费671万元,为300名下岗失业

  人员发放社保补贴18万元。全市已有2767名下岗职工接续社会保险,有552名下岗职工因接续社会保险办理退休养老手续,正式享受退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地税、工商、卫生等部门共为从事个体经营、自谋职业的638名下岗失业人员减免各种税费和行政性收费

  万元(其中地税

  万元,工商

  万元,卫生

  万元)。

  二是着力解决改制前退休人员及困难国有企业职工医保问题。市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全年吸收改制前退休人员参保386人,全市国企改制前退休人员2124人已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全年吸收困难企业(食品公司)职工参保183人,困难企业职工历年累计参保达3060人。解决了下岗职工养老或患病的基本保障,解除了后顾之忧,充分体现了维护弱势群体政策。

  (四)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就业再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就业再就业经费投入。市财政投入再就业资金

  万元,实际支出85万元。

  二是按时发放失业保险金,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双重功能。强化失业保险的扩面征缴工作,全市参保单位1670家,同比增加713家,增长

  %;参保职工17506人,同比增加4190人,增长

  %;全年基金收入554万元,基金支出308万元,本级当年结余246万元。按照失业保险有关规定,按时发放失业保险金11万元,切实保障了失业人员

  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对136名失业职工提供免费培训,帮助其中124名找到合适就业岗位,失业职工再就业率达91%,维护了社会安定稳定。

  三是稳步提高低保水平。及时将符合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解除劳动关系职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

  万元。

  四是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充分认识关心群众生活、解决好再就业困难人员和企业困难职工生产生活问题的重要性,把做好“两节”慰问送温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共筹集安排资金30万元,对全市96家国有、集体企业的701名困难职工进行走访慰问。

  (五)完善就业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就业的工作机制

  一是完善就业服务工作网络。进一步完善溪美、柳城、美林、官桥、洪濑五个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建设。建立村级劳动力转移联络员和企业劳动力转移信息员队伍。每个村(居)设立服务站,配有1名劳动力转移联络员,100人以上企业设有专职人事负责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设置有线电视就业服务专栏,及时发布就业供需信息,为企业与求职者提供平台。组建了“市劳务派遣有限公司”并积极开展工作。

  二是强化职业介绍公共服务职能。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作

  为我市社会服务的主要窗口,提供职业介绍、就业指导、信息咨询、上岗培训、档案管理、社会保障接待等综合性就业服务项目。共与1300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信息报送制度,接受招工委托1728次,通过信函、海报、小传单、有线电视专栏等向社会、全市各村(居)发布空岗信息43632条,受理求职登记36200人,推荐就业人数12516人。

  三是健全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建立完善市场就业机制,进一步加快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从9月份开始每月18日定期开展劳动力供需洽谈会,免费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交流平台。共成功地举办了9场劳动力供需洽谈会,有488家企业参加招聘,提供就业岗位34069个,应聘人数1XX多人,当场达成就业意向5663人。

  四是加强与外省市的劳务协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加强与外省市的劳务合作。第一,主动邀请外省市领导(江西省上饶市、吉安市市委书记、市长,贵州省榕江县县长,四川省广汉市劳动保障局局长)到我市考察用工情况,并达成用工合作意向。第二,书记、市长先后带队到光泽县和泰宁县扶贫考察,在劳务协作方面进一步达成了相关意向。泰宁县共向我市派遣了825名劳务人员。市政府还积极组织到四川、贵州、陕西等外省、市考察富余劳动力情况,引进企业急需人才。协助南泉制衣厂到四川省广汉市招收

  140名农民工,开创了跨省成批引进劳动力的新局面。大部分乡镇也由镇领导带队组织到外省市、外地区招工,以缓解工人短缺所带来的压力。

  五是发展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积极鼓励发展民办职业介绍机构,新审批设立了“制鞋工业培训学校”、“鞋业车工技术培训中心”和“方圆工程机械职业培训学校”等3家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还报批确认公布了9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在发展的同时积极做好指导、管理、规范和监督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培训机构在促进就业中的积极作用。施永康书记视察时给予“实在、放心、满意”的评价。

  (六)加强山海协作,积极开展结对帮扶

  由政府牵线搭桥,鼓励经济较为发达、企业较多、用工量较大的沿海乡镇分别与地处较为偏僻的山区乡镇结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帮扶“对子”,沿海乡镇负责提供就业岗位,山区乡镇负责组织提供劳动力,三年中将实现劳动力转移6200人。

  (七)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

  认真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职业培训就是就业培训”的观念,坚持以就业引导培训,以培训促进就业。一是创新培训方式。根据用工单位实际,采取分期分批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订单式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二是拓宽培训主体。既有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就近组织的培训,又有

  依托企业自身场地设备就地组织的培训,也有劳动保障部门履行部门职责组织的培训,形成了“以劳动部门培训中心为主体,以行业培训基地为骨干,以企业培训为依托”的培训网络,“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逐步形成。全年共培训各类人员42833人次,其中下岗失业人员583人,城镇新成长劳动力2457人,企业在职职工29535人,农村富余劳动力10258人。并先后开展了多期培训鉴定,共培训鉴定1250人。

  (八)改善用工环境,创造促进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一是加强企业诚信建设。为打造“诚信企业”品牌,提高企业总体形象,我市在全省率先举行“企业向社会承诺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启动仪式”,努力倡导企业向社会承诺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全市14个行业的114家企业代表参加了签字仪式。截止目前,全市已有1200多家企业向社会承诺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所有向社会承诺依法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企业没有一家因拖欠工资而受到投诉,初步建立起了监控企业按时足额发放工资的长效机制。坚持以人为本,营造情感留人、待遇留人、文化留人、发展留人、诚信留人的良好用工氛围,提高企业整体形象。

  二是积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在选择蟠龙工业园区开展试点的基础上,以点带面,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去年12月,福建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现场经验交

  流会在我市举行,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用工环境。

  三是加大劳动维权力度。我市对协调劳动关系、维护社会安定稳定高度重视,在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力度,主要采取以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和以预防为主、调解为主、基层为主的方针,把大量的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全市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567件,涉及人数2417人,为职工追回拖欠工资款172万元,解决工伤补偿抚恤金526万元。劳动争议案件调解成功率由去年的%提高到%,较大提高了办案效率。共监察企业1290家,涉及职工人数88112人;新增签劳动合同22950份。开展维护重组改制和破产国有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专项检查和坚决纠正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专项检查,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市劳动关系的调整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运行轨道。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取得显著成效,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东南电视台、泉州电视台以及《中国劳动保障报》、《东南早报》、《泉州晚报》等各种新闻媒体分别进行了广泛深入报导。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被共青团中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11部委局联合授予“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被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妇女儿童工作组授予“福建省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

  益先进集体”称号。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年龄偏大的下岗职工及农民工因技能单一、文化素质低、就业观念陈旧,要找到稳定的职业实属不易,有部分人员虽已实现就业再就业,但仍可能面临二次失业;二是社会保险接保率偏低,目前,只有2767名下岗职工接续养老保险,占应接保人员64%,中断缴费的职工部分为没有稳定的收入,有的缺乏考虑长远的个人利益;三是用工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四是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熟练技术工人较缺乏,企业缺工仍然比较严峻,农村还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有待于引导转移。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虽然起步早,但没有新进展,影响了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开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认真实施项目带动经济,以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工作的发展,积极推行劳务派遣新型用工形式,努力促进就业。

  2、进一步贯彻落实各项促进就业优惠政策,重点帮助“4050”人员中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不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竞争能力。

  3、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积极开展山海劳务协作,特别要加大对山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引导和扶持,做到促进充分就业,确保今年我市劳动力转移指标任务的完成。

  4、努力构建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并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积极推进劳动力市场新“三化”建设,加大对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投入,规范发展民营职业中介机构,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网络。

  5、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利用社会力量和现有的办学资源,更好地开展就业培训工作

  6、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力度,特别是坚决纠正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

推荐访问: 促进就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落实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工作情况汇报 落实 目标责任制 促进就业

版权所有:精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精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精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223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