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体育总结】惠州市体育局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计划【优秀范文】

时间:2023-09-12 12:09:01  来源:网友投稿

惠州市体育局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计划2010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民迎省运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体育工作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育总结】惠州市体育局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计划【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体育总结】惠州市体育局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计划【优秀范文】



惠州市体育局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计划


2010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民迎省运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体育工作者紧紧围绕筹办备战第13届省运会中心任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施“五个年”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工作执行力为保障,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年度各项任务和“十一五”规划工作目标,为“十二五”惠州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一、“十一五”主要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在国家和省各项体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各项体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1、场地设施条件全面改善。过去五年,市、县(区)累计投入近30亿元建设体育场馆设施。目前,全市已建有各类大型公共体育场馆15座、体育健身路径1104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931项,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18平方米,群众健身的硬件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2、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在第13届省运会等重大赛事活动的积极影响下,全市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羽毛球、乒乓球、木兰拳等各类健身活动此起彼伏,逐步形成了具有惠州特色的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项目,全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比例达到42%,成年人体质抽样监测平均合格率超过88%

3、竞技体育实力不断增强。新建了全省一流的惠州市体育人才训练基地,市、县(区)三级业训网络初步建立,向省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40名,在第13届省运会上取得金牌第四、奖牌和总分第六的优异成绩,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保八争六望五”参赛目标。

4、体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市体育系统场馆经营总收入约为751万元,比2006年增加179万元,增长23.8%;体育彩票年销售额达到1.7亿元,是2006年的2.58倍;体育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0.14%增加至2009年的0.59%,提高了321个百分点。

5、服务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目前,市、县(区)已成立各类单项体育协会68个;培训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3172人,万人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9人;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比例达到44.5%;成立了惠州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为指导市民科学健身,通过践行科学的运动处方,提高市民的身体素质。

二、2010年工作总结

(一)全民健身“四大网络”进一步完善

1、场地(馆)设施条件极大改善。一是随着市、县(区)两级15座现代化高标准省运会体育场馆(其中市直、惠阳区、博罗县、龙门县配套新建了全民健身广场)的投入使用,市民群众体育健身的硬件条件发生了质的飞跃;二是新安装全民健身路径6条,截止目前,全市已安装38条健身路径,极大的满足了群众就近就便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三是惠东县245个行政村的健身工程任务全面完成,龙门县为符合条件的29个行政村新安装了篮球架或乒乓球台,基层群众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日趋改善。

2、全民健身活动高潮迭起。在亚运会、省运会的积极影响带动下,2010年度,市、县(区)各级体育部门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先后成功举办了第7届市老年人运动会、“迎绿色省运?过低碳生活”自行车健身骑行活动、惠州市?惠城区“奥林匹克花园”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第2届惠深莞体育舞蹈公开赛(惠阳区)、第23届萌芽杯儿童篮球赛(博罗县)、“体彩杯”三人篮球公开赛(惠东县)、第2届“中国移动杯”青年羽毛球赛(龙门县)、第2届“桥胜杯”乒乓球赛(仲恺区)等1000余场(次)主题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参与人数达90万人次,在全市掀起了“迎省运、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高潮。

3、参会办会取得优异成绩。组队参加了省第4届职工运动会,取得了总分409分、全省第2的优异成绩;组织148名运动员参加了省第4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取得了总分215 分、全省第8的较好成绩;参加省第七届老年人运动会并获得了“优秀组织奖”称号,其中,腰鼓项目获得了全省第一,秧歌项目荣获一等奖,为我市赢得了荣誉;在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取得了奖牌第五和总分第四的优异成绩。此外,我市还成功举办了省第四届职工运动会羽毛球赛和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的聋人篮球、举重、田径、游泳四个项目的比赛,受到了大会组委会、评委的高度评价。

4、群体组织不断发展壮大。2010年,在市、县(区)各级体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社会体育组织不断完善壮大。市体育局进一步加大了对各单项体育协会的扶持力度,研究决定每年下拨一定数量的经费支持各协会发展;惠东县新成立了体育舞蹈协会,推动全县单项体育协会总数达到9个,初步形成了社会办体育、体育社会化的良好发展格局;博罗县新成立了县跆拳道协会和自行车协会,使全县单项体育协会总数达到17个,其中湖镇、杨桥、石湾、圆洲、公庄等多个乡镇还组建了镇级体育组织,有力的带动了基层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

5、群先创建成果显著。在第13届省运会群先代表大会上,王镜林等7人被评为全省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市老年人体育协会等4个单位被评为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在广东省第11届“体育节”活动中,惠城区体育局等3个单位被省体育局授予优秀组织奖,惠州电视台被授予优秀报道奖,惠阳区太极拳运动协会等2个单位被授予先进单位奖。

6、健身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市局共组织开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9期,培训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1056人,使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3365人,体育服务队伍进一步壮大;惠城区新发展健身团队202支(目前全区健身团队总数达到2295支),13个镇、街道办均建起了体育指导员社区指导站,初步形成了网络化的体育骨干服务管理体系;此外,今年,我市还组织为2000名城市体力劳动者、婴幼儿和老年人进行了体质测试(其中惠阳区测试700人,惠阳区测试360人,惠东县测试584人),为他们提供了科学的运动健身处方。

7、体育经营管理进一步规范。2010年,我局会同市法制局、公安局、工商局等单位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对全市高危体育项目经营场所进行了安全大检查,共抽查经营场所26个,重点检查6个,为符合经营条件的14个高危险性体育经营项目办理了许可证;同时,还配合市法制局制定了“惠州市高危体育项目行政处罚事项信息规范表”,整编了“惠州市2010年高危体育项目行政许可案卷”,进一步规范了对高危体育项目的监管,实现全年群众零投诉,没有发生一宗重大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了广大体育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1、亚运、省运成绩喜人。在第13届省运会上,我市派出850人参加了26个项目的比赛,取得金牌115.25枚、奖牌213.25枚、总分4211分,位列综合奖牌榜第四和总分榜第六,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保八争六望五”参赛任务,其中,陆上五项团体总分第六,水上五项团体总分第五,重竞技五项团体总分第四,球类五项团体总分第五,有1人次打破省青少年甲组纪录;在广州第16届亚运会上,代表我国参加比赛的罗玉通、邹映影、梁文博、舒俊榕、吕钦5名惠州籍运动员取得了411铜及1个第五名的优异成绩,为国家、省和我市赢得了荣誉。

2、业训工作成效显著。一是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向省级以上训练单位输送优秀体育人才44名,其中向省专业队和解放军体工队输送18人,向省竞技体校输送26人;二是在省体育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局进一步加强与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推动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市体校设立了训练教学基地,有力推动了我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三是运动员成绩不断提高,目前市体校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运动员有 55 人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有205人次,有 83人被高等院校及体育大学录用。

3、体教结合取得新进展。2010年,市局积极支持配合市教育局举办了两年一次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比赛,有力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惠城区体育局主动加强与教育部门沟通,切实把优秀运动员中考升学优惠政策落到了实处;惠阳区充分发挥传统项目学校优质教学训练资源,将24名新招录运动员(其中田径13人,篮球8人,羽毛球3人)全部挂靠在惠阳一中和崇雅中学开展训练;惠东县以县业余体校为龙头,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校训练基地为契机,以点带面推进业训工作开展:目前全县业余体校挂牌的训练基地达到15个,参训人数突破600人,训练项目包括田径、篮球、乒乓球、象棋等10多个,全年共向上输送体育苗子20多人,在省、市比赛中取得了喜人成绩。此外,惠东县体育局还在物力、资金上积极支持中、小学校开展三棋活动,有效地促进了三棋活动在全县各中、小学校的普及发展。

4、不断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为满足省运会裁判工作的需求,2010年,我局先后协助省竞赛项目中心举办各项目培训班20多个,对省运会各项目裁判员、工作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为省运动会各项比赛的顺利举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保障。此外,我局积极利用节假日时间组织开办了9个项目的裁判员、工作人员培训班,共培训国家二级裁判员及体育竞赛组织骨干近200名,进一步增强了我市体育竞赛工作队伍的力量。

5、积极参与大赛执裁工作。积极配合广州亚组委做好2010年广州亚运会赛事技术官员选派工作,共派出了10多名体育专业人才参加了亚运会田径、帆船、柔道等多个比赛项目技术执裁工作,派出10名技术官员参加了亚残运会田径等比赛项目的技术执裁工作。

此外,为推动全市业训工作开展,我们还举办了2010年度惠州市游泳、田径、篮球、乒乓球、跆拳道、柔道6个项目的青少年锦标赛,在选拔基层优秀体育人才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全市业余训练工作的开展。

(三)体育产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1、彩票销量再创新高。2010年,全市体育彩票工作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的原则,以转变发展模式为突破口,以创新发展路子为手段,进一步加大宣传营销力度、继续优化彩票销售网络、大力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努力拓展即开型彩票销售渠道,推动体育彩票从以数量规模增长为主向以质量效益提升为主转变:截止1231,全市体育彩票销量共完成22776万元(电脑型:19488万元;即开型:328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500万元,增幅为31.84%,再创我市体育彩票销量历史新高。其中,市直完成销量4860万元,惠城区完成销量5832万元,惠阳区完成销量3248万元,惠东县完成销量5043万元,博罗县完成销量2257万元,龙门县完成销量412万元,大亚湾区完成销量1123万元。

2、场馆运营企稳回升。2010年,市直惠州体育馆在做好省运会及省残运会赛事、活动各项保障工作的同时,全力做好场馆设施维护,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在完成第十三届省运会摔跤、击剑、排球比赛及省运会闭幕式任务的基础上,积极承接张敬轩演唱会、刘诗昆钢琴晚会、光耀集团模特大赛、惠州市党代、政协会议、惠州市物价局运动会、第十六届亚运会火炬传递(惠州站)收火仪式活动等活动及演出、会议,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截止1231日累计完成营业收入376.7万元。

3、竞赛表演逐步兴起。省运会为各县(区)留下了一流的体育场馆,也催生了县(区)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惠城区承办了全国乒乓球职业联赛分站赛、全国女子柔道冠军赛、全国男子篮球联赛分站赛、全国台球锦标赛等重大体育赛事,极大地推动了全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也为参赛企业架起一座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博罗县通过承办中国男子足球甲级职业联赛广东日之泉队五轮比赛,收到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其他各县(区)也充分利用新建体育场馆,积极承接、申办全国、全省体育赛事,在满足群众观看高水平体育比赛需求的基础上,有力推动了我市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

(四)成功筹办第十三届省运会

第十三届省运会是迄今为止我市承办的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综合性运动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办好省运会作为本届党委、政府要完成的 “三件大事”之一,提出要以“四个一流”的标准筹办一届精彩、隆重、圆满、平安,富有“岭南特色、惠州风采”的运动会,市党代会、人代会更是连续三年把筹办省运会列为中心工作。作为省运会筹办工作的主要牵头和责任单位,自2005年申办成功以来,我局把筹办、备战省运会作为“十一五”时期惠州体育发展的中心工作来抓,全力以赴筹办省运、服务省运,主要完成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力做好场馆保障工作。场馆是保障比赛顺利举行的基本前提。为做好省运场馆保障工作,年初以来,我局先后组织培训了四个工作管理团队进驻到奥林匹克体育场、金山湖体育馆等市直新建场馆,开展对各新建场馆大型设备灯光、音响、LED、强弱电、消防系统等设备设施的对接熟悉,完成了对各项比赛器材的验收、安装调试、功能房测试等多项工作,有力确保了场馆设施安全顺利运转,为省运会各项赛事的举办提供了全面周到的服务。

二是全力办好群先表彰大会。成立了由我局主要领导干部组成的省运会群先部组委会,制定了《第13届省运会市筹委会群众体育部工作方案》、《第13届省运会群先代表大会接待方案》等5个工作方案,举办了惠州市全民健身风采摄影大赛,组织编撰了《惠州市群众体育画册》,在市有关单位的协作配合下成功召开了省运会群先代表表彰大会。

三是全力做好市场开发工作。自2008年启动以来,先后研究制定了《省运会市场开发工作总体方案》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完成了省运会特许商品生产经营商、代理商确定以及系列特许商品的设计开发等工作,与37家企业和组织达成赞助协议,筹集现金、物质、服务折合人民币6500多万元,创历届省运会市场开发之最,为省运筹办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是全力做好备战参赛工作。围绕“保八争六望五”的参赛目标,制定了周密的备战计划和详实的奖牌任务,赛训结合、循序渐进抓训练,并派出850人的代表团参加了省运会26个项目的比赛,取得了金牌115.25枚、奖牌213.25枚、总分4211分,位列综合奖牌榜第四和总分榜第六,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保八争六望五”参赛任务。

五是全力做好赛事组织工作。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办赛模式。规范办赛流程,细化比赛赛程,顺利完成了省运会田径、游泳等27个比赛项目的比赛,共为9144人(其中裁判员1543人,领队教练1762人,运动员5839人)提供了高效的竞赛组织服务,整个竞赛组织中实现“零差错”,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竞赛组织任务,得到了体育专家和裁判长的高度评价。

六是全力做好接待服务工作。省运会期间,来惠宾客达1.2万人次。面对来宾人数多、周期长、变化多等特点,我市在全市43家接待酒店普遍设立接待站,对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新闻记者、工作人员按照“标准统一、条件对等”进行接待,对领导、嘉宾等贵宾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受到了参赛各方的一致好评。

在做好上述重点工作的同时,筹备前期,我局还牵头完成了筹委会机构组建、建章立制、办文办会等多项基础工作,为后续各项筹备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五)出色完成亚运火炬惠州传递活动

火炬传递是第16届亚运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亚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亚运火炬惠州传递工作的牵头责任单位,我局高度重视,从6月开始就着手牵头开展相关工作:一是报请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组成、市直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参与的亚运会火炬传递筹委会;二是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第16届亚运会火炬惠州传递活动实施方案》以及宣传、安保、接待、信息通讯等各分项工作方案;三是组织编制了《第16届亚运会火炬传递惠州火炬手选拔方案》并根据方案要求按时完成了惠州市30名火炬手的选拔工作;四是根据路线编制基本原则、选择标准和安保工作要求反复勘察、精心编制了全长9.4公里的火炬传递路线;五是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精心策划并科学布置了火炬传递起跑仪式、收火仪式的活动安排;六是与宣传、公安、卫生、交通、园林、城管执法等29个部门通力合作,圆满完成第16届亚运会火炬(惠州站)传递活动,实现了“隆重简朴、文明和谐、安全有序、圆满顺利”的预期目标,得到了亚组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六)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2010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直工委的直接指导下,我局以筹办、备战第十三届省运会为中心,以深化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为主线,全面推进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抓了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努力营造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建工作的要求,局党组把做好2010年党建工作摆在“事关办好省运”的重要位置给予安排部署,结合市委、市政府“五个年”工作要求,认真研究制定了全年党建工作计划,明确了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并对党建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和安排,将党建工作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努力推动全局上下形成了齐心抓党建的良好局面。

二是加强学习,努力推动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按照中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我局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政治责任和第一需求摆上党建工作的首位,在抓好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同时,采取“集中辅导、座谈研讨、学习培训”等多种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了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和市委九届九次会议精神以及重要文件,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抓好“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中心组学习带动和基层党支部学习制度;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理论指导解决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问题;三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执行力、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是加强教育,努力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按照市委党建工作有关部署和要求,我局把“六有”达标工作贯穿于党组织建设的全过程,切实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在事关干部任用、资金使用等重大问题上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在充分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共识;二是深化“六有”达标工作。按照“六有”标准落实责任,加强党员干部考核,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三是坚持“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制度。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思想交流沟通,增强党员干部的团结力。四是把党风党纪教育同当前开展的深化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和争先创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采取组织学习调研、革命传统教育、上党课等方式激发党员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热情;五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切实构建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做到警钟常鸣,自省自律。

四是加强实践,努力推动体育事业发展上新水平。一年来,我局党建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全局党员干部的先锋模仿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圆满完成了第十三届省运会各项筹办、备战工作,实现了精彩、圆满的预期办赛目标;圆满完成了第16届亚运会火炬惠州站传递活动,得到了亚组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期间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任务目标,为“十二五”惠州体育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市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市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体育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体现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制度不足,基层城市社区、农村和边远山区体育设施短缺,占我市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的体育参与程度相对较低,体育产业要素市场单一,市场规模偏小,体育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十二五”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体育事业发展全局,以建设广东体育强市为目标,以体育为民、体育惠民为根本出发点,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作为第一要务,努力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城乡区域体育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在更高标准上建设惠民之州做出贡献。

(二)发展思路

围绕建设广东体育强市总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初步建立起以市体校为龙头,由县(区)业余体校、体育特色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共同组成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输送网络;体育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明显增强;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各项重要指标在全省位居前列。在确定最终目标的基础上,分五个方面推进:

——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继续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开展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建设完善城乡健身场地、活动、组织、服务四大全民健身网络,全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45%,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以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努力建设市体校“四大基地”,建立由市体校、县(区)体校、体育特色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共同组成的布局合理、渠道通畅的青少年体育运动业余训练网络,形成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良好格局;

——继续贯彻实施好国家、省有关竞技体育发展计划,办好惠州市第4届运动会,积极备战参加第14届省运会(确保奖牌综合排名第八,争取第六名,并力争在第十三届省运会基础上有所突破)及第3届省体育大会并取得优异比赛成绩,努力为国家、省培养输送更多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力争惠州籍运动员参加2012年奥运会、2013年全运会、2014年第5届全国体育大会并获得奖牌;

——积极鼓励和推动各种产业类型发展,初步建成能够基本满足群众消费需求、多业并举、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体育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达到1%,市民群众人均体育消费显著增加。体育产业在拉动消费、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中的作用初步显现,并逐步成长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建立和完善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三大核心业务协调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不断加大依法治体工作力度,促进体育事业健康规范发展。

四、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年,也是我市建设广东体育强市的启动年。大力弘扬省运精神,再接再厉,再续惠州体育发展新辉煌,是全市体育工作者的使命,也是惠州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广东体育强市为目标,以《惠州市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均衡协调发展,切实提高体育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为在更高标准上建设惠民之州作出应有贡献。

任务要求:要围绕“一个中心”,重点抓好“五项工作”,即:围绕建设广东体育强市中心任务,重点抓好体育规范性文件的研究制定工作,重点抓好对教学训练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重点抓好市“五个一体化”规划方案关于2011年度群众体育工作任务的完成工作,重点抓好市体校建设“四大基地”年度任务的落实工作,重点抓好体育彩票的销售管理工作。

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全市体育系统党员干部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具体要做到七个“着力”:

一是要着力加强规范性管理文件的研究和制定。组织对《惠州市体育局规章制度汇编》有关内部管理、党建、廉政建设方面的制度办法进行修订,研究制定一批机关内部亟待建立的管理考评制度;根据社会体育发展的实际需求,研究制定有关社会办体育、市运会申办、运动会举办、体育赞助(含赞助物质、资金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着力做好各类内、外部规范性管理文件的推行实施。

二是要着力落实好市“五个一体化”规划方案。切实落实好市实施《规划纲要》实现‘四年大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惠州市落实<珠江三角洲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规划>工作方案》要求,努力完成第一阶段(2011年)公共文化体育一体化工作目标,全市100%社区建有1个以上的健身点,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100%向社会开放,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建有体育健身设施。

三是要着力筹办好“体育节”等系列群体活动。认真组织好“体育节”、“全民健身日”等年度节点性系列群体活动,在全市掀起全民健身新高潮;启动“精品活动”塑造工程,选择1-2个群众基础好、社会影响大的全民健身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力求1年见效;按计划完成民运会筹备、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国民体质测试、农民体育设施建设、高危体育项目监管等工作任务。

四是要着力组织启动市体校“四大基地”建设工作。启动市体校建设“高水平体育人才基地”、“专业运动队集训基地”、“青少年业余体育培训基地”、“社会体育职业培训基地”四大基地工作,研究制定建设“四大基地”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四大基地”建设工作开局良好。继续推动市体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建立以岗位绩效考核为中心、有利于优秀教学训练和管理人员脱颖而出的管理体制,全面提高市体校的教学训练和管理水平。

五是要着力抓好第14届省运会的备战训练工作。围绕“确保奖牌综合排名前八,力争在第13届省运会基础上有所突破”的备战总目标,研究制定《惠州市备战广东省第14届运动会实施方案》及有关细化工作方案,认真分析备战形势,科学提出备战措施,按照备战工作时间计划,统筹安排全市体育资源,全面启动第14届省运会各项备战训练工作。

六是要着力推动体育彩票销售业绩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加强《彩票管理条例》学习,不断完善彩票市场管理制度,拓宽彩票销售渠道,做好增机扩点工作,加强专管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各销售网点的运营管理水平。在稳固足球彩票和“超级大乐透”拳头产品发行工作的基础上,深挖新上市电脑型彩票的市场潜力,强化即开票型彩票销售工作,力争完成2.7亿元的年度销售任务。加强对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工作的科学指导,研究探索适合惠州实际的场馆管理模式。

七是要着力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和行政效能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有关文件精神,按要求扎实推进“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专项扶贫工作。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全局上下形成“干事创业”和“评优争先”良好工作氛围,切实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执行效力和服务效能,提升机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推荐访问: 体育局 惠州市 工作计划 【体育总结】惠州市体育局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计划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精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精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精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223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