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科技总结】义乌市科学技术局2003年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时间:2023-09-07 09:36:02  来源:网友投稿

义乌市科学技术局2003年工作总结2003年,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市科学技术局务实高效、创新发展、努力争先,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局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加快小商品流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总结】义乌市科学技术局2003年工作总结【范文精选】,供大家参考。

【科技总结】义乌市科学技术局2003年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义乌市科学技术局2003年工作总结


2003年,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市科学技术局务实高效、创新发展、努力争先,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局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加快小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研发中心建设这一目标,科技服务于经济建设,加快了区域科技创新步伐,拓展科技合作交流,科技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加大专利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企业研发中心组建工作,举办了“百名专家教授与千名企业家科技对接”活动,努力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在今年8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复查考核中,我市名列浙江省县(市、区)级第二名,并被省科技厅推荐申报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市(县)党政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被推荐为省级优秀单位。义乌市科技局被评为金华市2003年度科技工作综合考核优秀单位。另外,我市专利工作被分别推荐申报浙江省专利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一年来,局党组十分重视抓好科技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机关”、“学抓建”、创建金华市文明单位活动,并制订实施了局机关管理制度与工作规程,完成了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做到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发挥好科技部门的应有作用。

  一、2003年科技工作回顾

(一)抓宣传、强意识,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1、先后召开了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全市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工作会议。今年4月召开的全市科技工作会议,是我市近几年来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一次科技工作大会,市五大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科技工作的领导,全市各镇(街道)、部门和科技型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大会,大会提出了我市今后时期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与措施,到2010年把我市初步建设成为国际性小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的目标,其中研发中心是科技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重要工作进行了部署。全市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工作会议是对加快企业研发中心组建的一个专题工作会议,全市行业龙头企业、科技骨干企业和市、镇(街道)的科技管理干部参加了大会,提出了分三步走实现国际性小商品研发中心目标的步骤,今年组建企业研发中心28家以上,全市企业研发中心达到50家以上,加快实现小商品制造业由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不断加强生物医药、电子仪表、机电设备、汽车配件、磁性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开发合作,使企业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

2、进一步优化了科技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市政府出台了《义乌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关于促进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科技扶持政策,同时对科技产业化奖励政策、鼓励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了调研,制订并上报了政策意见稿,进一步为我市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在政策上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3、认真开展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活动,努力形成全市科技“合唱”新局面。科技创先工作,即是对一个地方科技工作的综合检验和全面评估,又是推动该地区科技工作综合集成和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市里专门成立了市“科技创先”领导小组。由于领导重视,准备充分,经省专家组综合考评,我市考核成绩名列浙江省县(市、区)级第二名,并被省科技厅推荐申报首批“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这不仅是对义乌科技工作的充分肯定,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科技创先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全社会重视科技的意识。

4、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科技的显示度、影响力不断得到增强。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提高全民科技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广泛深入地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全民科技意识明显增强。注重通过新闻媒体,举办科技项目洽谈会、座谈会、讲座,组织送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活动,开展专利知识培训、网上技术市场应用技术培训、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培训等,在近几次举办的科技项目洽谈会、送科技下乡活动中,出现了市场经商户争抢科技项目、农民争抢新技术材料的动人场面。市民对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的愿望日益强烈,科技的显示度、影响力也不断得到增强。

(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不断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1、加快企业研发中心组建工作。今年,市委、市府将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等工作列入了镇、街道三项责任制考核内容,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培训。有关领导和科技局工作人员一起,多次赴镇、街道进行调研和现场指导;市政府还专门出台了促进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的政策,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组建研发中心的积极性。今年9月份,我市开展了2003年第一批义乌市级企业研发中心认定工作,伟海拉链、华强仪表、华大压铸、丁豪制版等 13家企业研发中心通过了认定。据统计,13家企业研发中心共拥有研发场所2655平方米,配备研发设备521台套,价值2689.2万元,投入研发人员228人,与17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协作关系;2002年共投入研发经费1741.6万元,实施义乌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7项,其中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7项。最近,我市又有华川制浆造纸、金成钢结构、中力染整助剂等16家企业研发中心通过了认定,另外,浪莎针织有限公司、义乌市凯吉汽配有限公司、浙江蜜蜂集团有限公司组建的研发中心被新认定为金华市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到目前为止,我市已有义乌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52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家,金华市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5家。这些研发中心的主要研究领域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仪表、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和针织、袜业、饰品、毛纺、拉链、织标、织带、服装、化妆品、工艺品、文化用品等11个优势行业,并在行业技术创新工作中发挥了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2、抓了一批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先后组织实施了一批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的攻关,如被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天然药用植物组培工厂化技术研究”、列入省十五重大科技攻关专项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高性能快淬纳米钕铁硼磁粉制备技术的研究开发”、“基于的电子商务ASP平台及其在专业市场的应用”、“早籼米生产双歧因子IMO-900等产品开发”、“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等项目,以期解决我市重点科技领域技术方面的重大课题。目前,“天然药用植物品种组培工厂化技术研究”项目,已完成400亩基地建设,新建程控玻璃温室(供组培铁皮石斛幼苗)2000平方米,栽培大棚及微滴灌设备75000平方米,并突破了组培快繁技术,攻克了铁皮石斛未成熟胚细胞的脱毒处理技术,选育了一批优质高产铁皮石斛新品系,并对石斛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和衰退因子的确定,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代物流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项目,已通过省科技厅中期评估;“早籼米生产双歧因子IMO-900等产品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项目所开发的三个省级新产品已通过鉴定,技术水平处于全国领先。

3、进一步强化服务。为了夯实企业科技发展基础,近年来,我市从抓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立项、实施入手,从企业自主开发和产学研合作两种途径,积极帮助企业自主设计项目。围绕科技项目选题、研发、中试到产业化的全过程,指导帮助企业做好技术的开发、项目申报工作。2003年,我市新上各级各类科技计划211项,其中金华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1项(国家级6项,省级38项,金华市级37项)。另外还组织申报了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72项。这些项目大都能如期完成且产业化程度较高。全市共有28项科技成果申报了义乌市科技进步奖,17项科技成果获得了金华市科技进步奖。为了加强企业中介服务,今年上半年,我市还成立了义乌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加大了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开展科技对外合作等领域的支持服务力度,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引进和转化。

(三)构筑平台,加强服务,推动产学研进一步结合

1、开展了“走访企业征难题,联系科研院所寻合作”活动。为全面了解我市企业科技创新总体设想,企业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技术需求情况,摸清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问题,自2月份以来,市科技局在全市的规模企业中开展了二轮难题、技术需求情况专题调查。为了确保活动的成功,科技局专门建立了局领导和科室分片联系镇、街道企业工作责任制,活动中共调查走访了100余家规模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并利用文件、表格等形式,对我市800余家科技型企业和规模企业进行技术需求摸底,掌握了大量的基础材料,收集汇总筛选了300余项技术项目需求信息。我局及时把这些技术难题通过信函、电子邮件、网上技术市场等渠道发送至国内各对口高校、科研单位,进行对口联系,有针对性地邀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进行技术合作,积极促进科企双方技术合作关系的形成,加快了高新技术项目、产品的引进开发和传统产业技术、材料的优化升级,提高了企业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

2、积极构筑平台,促进技术联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市企业已与国内120多所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特别是与中科院、长三角地区的科研院校、浙江大学等,更是建立了密切的科技合作与技术依托关系。今年9月,我市隆重举办了“百名专家教授与千名企业家科技对接活动”,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党委书记张浚生、副校长程家安,东华大学副校长朱世根,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邱飞章,上海市技交所总裁王海生等领导和国内30多所知名高校、科研单位的150名专家教授参加了活动,我市则组织了3000多名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参加了技术洽谈会。本次活动共签订了48项正式科技合作协议,另达成116个科技合作意向;义乌市政府与浙江大学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书,合作建立了浙江大学义乌科技合作与交流中心。以这次活动的筹备为主线,我市不断地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开展技术对接与合作,先后与浙江大学、中科院、上海技交所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对接洽谈。如7月10日我市组织了浙江迪元仪表有限公司、浙江宝娜斯袜业有限公司等45家企业赴浙大开展了科技考察和项目对接,达成科技合作意向24项;11月2日,组织了义乌市石油化工配件厂、义乌市实信织带有限公司等100余家企业参加了第四届金华·中科院工业科技合作洽谈会,签订了“织物信息化管理系统”等10个科技合作协议,达成科技合作意向40项;中科院、浙江大学、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东华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高校也多次组织专家来我市进行科技考察和项目对接,达成了一些科技合作成果。如今年2月、4月,浙江大学分二批组织专家来我市开展科技对接,分别到浙江迪元仪表、浪莎、新光饰品、华鸿工艺品、石化配件厂、希洪果树研究所等企业开展了现场技术指导,并与我市企业签订了“数码纺织”等13个科技合作意向;4月22日,中科院京区党委组织了中科院化学所、生物所、物理所等32家单位的36名专家来我市,就加强中科院与我市企业经济科技合作深入进行了洽谈;8月11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组织专家来我市,与大德制药、森宇公司、市猕猴桃研究所等18家企业开展了科技合作洽谈,达成了“抗菌芳香型功能性纺织品、“延长中药膜的药理作用时间”等一批科技合作意向;8月15日,东华大学组织了纺织、化学、化工、机械等方面的专家,与我市32家纺织、化工等行业的骨干企业就合作建立企业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开发新材料等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洽谈,达成了一批科技合作意向;9月5日,省农科院组织专家来我市,与我市丹溪酒厂、大江南食品公司等部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和研究所负责人进行了科技合作洽谈,达成了“果蔬保鲜技术”、“小萝卜等酱菜加工技术研究”等科技合作协议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企业与国内各高校、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引进了一大批高新技术项目及产品,也切实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了义乌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3、利用网上技术市场义乌分市场这个媒介,积极为企业和专家开展技术合作牵线搭桥。一年来,我市共组织网上技术市场业务培训3次,共计培训企业技术人员100多人次,组织了439家企业上网,网上发布技术难题联合攻关招标项目161项,目前已签订合作协议的有41项,签约项目合同金额达4200万元。

(四)加大投入,加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

1、加快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认定步伐。2003年,我市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金华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义乌市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只,金华市级高新技术产品9只。到目前为止,我市已有各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69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13家,金华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义乌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1—11月,全市已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8亿元;预计全年可达到24亿元,比2002年增长87.5%。位于义乌经济开发区三期内的义乌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目前已引进桂林台荣超硬制品有限公司、华晨机电、大龙电子、长弓无纺布等18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已投入建设资金26.13亿元,其中长弓无纺布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另外,义乌章舸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5家高新技术企业,经中国科学院金华科技园领导小组认定,被选为首批中科院金华科技园(虚拟园)骨干企业,占入园企业总数的1/5。

2、加大政府投入,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为了引导、鼓励我市企业加大科技进步投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近几年,我市的政府科技投入经费始终保持在每年3000万以上的水平。一个以政府资助为引导、企业自主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信贷投入为支持,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已经形成。

3、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升传统优势行业。在培育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我市十分重视抓好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工作,一方面通过引导承担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帮助建立企业研发中心,逐步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非科技型企业向科技型企业的转变。另一方面,我市通过引导引进国内外先进工艺设备,应用推广CAD/CIMS等高新技术,积极提升传统优势行业的装备水平、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今年,浙江金鹰工艺品厂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金华市制造业信息化应用工程示范企业。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金华市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14家,义乌市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4家。如浙江华鸿工艺品有限公司引进应用CAD/CIMS技术设备后,使原来相互独立的工序整合为一体化的流程,不仅使新产品开发、投产周期缩短一半,而且提高了制作的精度。

(五)科技兴农工作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1、农业科技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新成效。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市场+基地(公司)+农户的信息收集、技术开发和成果推广转化模式,重点培育了市科源农业高新园区、大花蕙兰、铁皮石斛、果蔗、有机茶、特种养殖等24个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27个农业民营研究所。如义乌市果蔗研究所,2001年以来,已先后从外地引进不同甘蔗品种30多个,通过反复试验、对比、筛选,成功地培育了 “义红”牌果蔗新品种,并总结出了一整套果蔗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和果蔗肥料应用技术。2003年该所已推广果蔗面积2.6万亩,其中佛堂镇栽培面积就达1.6万亩。经金华市科技局实地测评验收,亩有效茎达到4180根,亩产值超过5000元。通过类似基地(研究所)联农户的方式,加快了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转化,促进了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2、重点实施了一批农业、卫生等科技项目。2003年,我市共组织实施农业、卫生等科技项目146项,其中新上项目43项,新上项目中包括国家级星火计划1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省级星火计划2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项。“铁皮石斛试管苗人工栽培技术中试”、“蛋品深加工关键技术中试示范”等6个国家级、省级农业项目共争取到国家、省农业科技专项扶持资金115万元。同时,我市通过“百对千”等活动,大力引进优质高效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先后与浙大、省农科院等单位签订农业科技合作协议15项,达成科技合作意向30余项,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持。

3、进一步加快了科学技术普及推广步伐。先后会同宣传部、农业局、卫生局等部门,赴大陈、上溪、佛堂、赤岸等乡镇开展了大型的“送科技下乡”和“科技活动周”活动,共计印发各类科普宣传资料3万多份,展出科普展版76块,挂图300多幅,现场接受群众科技咨询9000多人次,有效地推动了科技知识在农村地区的普及。

(六)认真做好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1、专利申报工作取得了新突破。2003年新认定专利示范企业4家,全市专利示范企业总数达10家。截止12月初,全市已组织申报国家专利896件,获专利授权678件(其中发明专利37件,实用新型专利136件,外观设计专利505件),专利授权量是去年同期的2.17倍。为了加强专利申报的服务工作,今年我市还成立了杭诚专利事务所义乌办事处和义乌市其华专利事务咨询中心两家专利代理机构,为中小企业和市民开展专利检索、专利咨询和专利申请等服务工作,进一步方便了企业和市民,促进了全市专利申请量的快速增长。

2、加大了授权专利奖励、侵权案件查处力度。按照义政[2002]94号文件,今年我局对专利产品销售额超过200万元的7家企业和2003年6月前已授权的600件专利组织了奖励兑现,共奖励资金112.72万元,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和市民的创新热情。另一方面,我局加大了专利侵权案件的调处力度,今年,我局已调处各类专利纠纷案件15件,接受各种专利纠纷咨询达650多人次。

3、加强了知识产权宣传普及的力度。今年,我局利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在义博会设立知识产权办公室窗口,邀请省、金华市知识产权局来义乌各大市场进行执法大巡查,举办企业专利知识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专利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累计在市内主要市场张贴专利宣传画册100多份,宣传图板20多块,发放《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等知识产权宣传资料2000多份,接受专利知识咨询2000多人次。12月10日,我局还邀请省知识产权局专家来我市开展了专利知识讲座,全市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专利示范企业、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镇(街道)科委和工商服务中心负责人以及部分市场经营户共200多人参加了培训,本次讲座就国内外知识产权制度的现状与发展、专利法规、企业专利战略制定与运用、商标等方面内容作了详细的讲授,使广大企业、市民进一步了解了专利法和专利制度。

(七)加强了自身建设和科技干部队伍建设

1、主动配合市委市府重点工作。积极抓好重点村整治、城乡一体化结对村联系,扶贫结对村帮扶和招商引资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根据市委市府下达的2003年招商引资任务,科技局今年的招商引资任务为20万美元,经过我局努力,目前已引进到位外资37万美元。另外,我局还协助后宅街道办事处引进外资79.3万美元。

2、镇、街道科技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年初组织召开了全市镇、街道科技工作会议,会上对镇、街道2002年科技工作进行了全面考评,对2003年科技工作进行了部署,并表彰了北苑、稠江、稠城、廿三里、城西等五个先进镇、街道科委;重新制订下发了分管科技副镇长(副主任)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使科技进步目标层层得到了落实。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镇、街道科技工作例会,加强了科技副镇长(副主任)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促进了镇、街道科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2003年,我市稠城、稠江两个街道被命名为金华市第三批科技进步先进乡镇(街道)。

3、加强了科技局自身建设。以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为抓手,以创建“学习型科技局”为目标,进一步加强了科技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的建设;坚持每周一次的学习制度和每月一次的例会制度,切实加强了对科技工作调研,加强了各项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制订完善了科技局各项工作规则,进一步健全了内部管理制度。同时,我局十分重视抓好党建、纪检、创建、综治、计生、宣传、党风廉政建设等专项工作,年初,制订了工作计划,签订了各项目管理责任书,做到分工负责,明确职责,平时定期召开各类专题会议,坚持从制度建设入手,不断夯实基础,促进了党建、创建、综治等各专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科技局机关党支部已连续多年被市机关党委评为市级机关先进党支部。

一年来,我市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与我市快速发展的经济仍不协调,主要为:科技综合实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重点行业、支柱行业的自主开发与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投入不足(全社会R&D投入偏低),科技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短缺等等。

 

 

推荐访问: 义乌市 工作总结 技术局 【科技总结】义乌市科学技术局2003年工作总结

版权所有:精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精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精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223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