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在省委全会上发言提纲,,2015年11月21日

时间:2023-11-23 11:36:01  来源:网友投稿

一、江苏这五年,表现出色一是路线明确、政治坚定。二是方针明确、领导有力。三是目标明确、凝心聚力。四是政策明确、措施扎实。五是方法明确、效果明显。六是法纪明确、执行有力。可以说,这五年是江苏发展史上的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省委全会上发言提纲,,2015年11月21日,供大家参考。

在省委全会上发言提纲,,2015年11月21日

一、江苏这五年,表现出色

一是路线明确、政治坚定

二是方针明确、领导有力

三是目标明确、凝心聚力

四是政策明确、措施扎实

五是方法明确、效果明显

六是法纪明确、执行有力

可以说,这五年是江苏发展史上的一个黄金期,概括起来就是“五个最”。

综合实力提升最快

转型升级步伐最大

统筹协调发展最好

生态文明建设最实

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

二、宿迁这五年,进步明显

一是“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三是“新兴动能匮乏”的问题。

四是“市场和社会主体活力不强”的问题

五是“承载配套欠缺”的问题

六是“民生可感度不高”的问题

七是“组织经济方式落后”的问题

展望宿迁“十三五”,我们既与其他地区一样面临建设全面小康等历史性使命,……

一是全面达小康、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进入工业化中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三是城镇化快速扩张、城市活力显著增强

四是国际化进程加快、对外开放格局全面构建

五是改革红利充分释放、市场和社会主体活力充分激发

六是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在省委全会上的发言提纲


2015年11月21日)


这次全会,是在即将告别“十二五”、迈进“十三五”的关键时期,省委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五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尺度,数字本身是枯燥的,但数字一旦与具体事情联系起来,就显得生动和富有意义。正是因为五年规划,让五年拥有了更多特殊的含义。昨天,聆听了罗书记代表省委所作的主题报告,可以说发展成绩振奋人心、提振信心。下面,我围绕五年这个尺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一、江苏这五年,表现出色

过去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省委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始终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采取了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协调发展等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措施,推动全省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路线明确、政治坚定。省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切实做到了中央有要求,江苏有行动、落实有成效。可以说,我省发展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最根本的是保持了政治定力,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了全省上下的思想,坚定了全省上下跟党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信念,为江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保障。

二是方针明确、领导有力。无论是“六大战略”,还是“八项工程”,都有效解决了我省“十二五”的一些重大问题。可以说,这些战略虽然制定时间较早,但都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对江苏经济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充分体现了省委高瞻远瞩、立足长远的高超执政智慧。特别是在“十二五”发展中,省委针对新形势新要求,围绕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审视、梳理了发展思路,及时调整和完善了工作部署,进一步明确了“两个率先”的阶段性任务,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是目标明确、凝心聚力。紧紧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定位,省委积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针对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四个方面,全面展开了“五个迈上新台阶”的部署,不仅描绘了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具体方向,更让我们基层工作有目标、行动有方向、落实有抓手。特别是省委坚持理性务实的工作导向,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咬定目标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凝聚了全省下上接续奋斗的强大合力。

四是政策明确、措施扎实。五年来,省委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大力实施苏南、苏中、苏北差别化发展战略,相继制定出台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政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发展一体化、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江苏沿海发展战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等,江苏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国家战略机遇;加快苏北全面小康建设的意见、推动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意见、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等等,基层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省级政策扶持。可以说,这些政策出台和实施并取得的显著成效,既充分说明了省委决策部署的完全正确,又体现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卓越能力。

五是方法明确、效果明显。面对经济发展中的新困难新问题,省委密切跟踪形势、及时分析研判,紧密结合省情,推出了一系列深化细化、务实管用的具体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特别是针对发展中的一些体制机制桎梏,坚持向改革要出路,向创新要办法,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以及党建等多个领域探索具有江苏特点的改革创新路子,把改革的红利转化为发展的动力,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了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加健康的发展。

六是法纪明确、执行有力。近年来,省委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建设在江苏的探索和实践,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持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特别是习总书记视察江苏时作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指示后,省委高度重视、全力贯彻,制定出台了专门意见和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在腐败形势得到明显遏制的情况下,查处案件大幅提升,很好地解决了存量腐败问题,党风廉政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可以说,这五年是江苏发展史上的一个黄金期,概括起来就是“五个最”。综合实力提升最快GDP四年增长1.5倍(2010年4.09万亿),去年突破1万亿美元(1.04万亿美元),以全国1%的土地创造了1/10的财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四年跨三个台阶(2010年4079.9亿元),去年突破7000亿、达7233亿元,比2010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转型升级步伐最大。今年前三季度,三产占比48.35%,首次超过二产占比(47.52%),标志着江苏迈向后工业化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和质量稳居全国前列;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六年位居全国首位。统筹协调发展最好。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的“3+3”区域发展新格局,今年前三季度13个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全部进入全国百强(以宿迁为例,地区生产总值在四川21个地市中排第二,在河南18个地市中排第六,在浙江11个地市中排第八,在广东21个地市中排第九)。生态文明建设最实。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耗指标却持续下降,全省单位GDP能耗四年来累计下降17.3%,六大高耗能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实现四连降,标志着江苏经济率先转向“绿色增长”。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民生幸福工程扎实推进,“六大体系”建设年年都有新进步、处处都有新亮点,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五连增”,城镇新增就业连续五年破百万,群众分享到越来越多的发展成果。

从指标看发展,在“十二五”奋进路上,江苏干在实处、成就辉煌。而今天讨论的省“十三五”规划《建议》,立意高远、理念超前、重点突出、措施扎实,预示着江苏大地将由此开启下一个五年的新征程,谱写出新的发展篇章,让人备受鼓舞、充满信心。可以预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十三五”期间,“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一定可以如期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一定能如期实现。未来五年,江苏综合实力将在“十二五”的基础上再上台阶,有望超越广东、领跑全国,2014年江苏GDP是广东的96%,今年前三季度这一比例又提高了1.5个百分点,达97.5%,按照这一趋势,江苏预计在两三年内可超越广东,成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这是一个大概率。特别是在五大发展上,也将走在全国前列。创新发展上,转型将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江苏将成为全国区域创新发展的新标杆。协调发展上,更加注重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将进一步增强,江苏将成为全国协调发展的一面旗帜。绿色发展上,继续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形成人与自然合作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江苏将成为全国绿色发展的新高地。开放发展上,顺应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江苏将继续走在全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共享发展上,把平等原则贯穿于改革发展之中,建立健全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划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制度体系,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民众,江苏将成为幸福指数最高的省份之一。

二、宿迁这五年,进步明显

与全省一样,过去五年宿迁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级机关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宿迁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迈上了新台阶。特别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瓶颈和难题初步得到解决。

一是“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长期以来,宿迁面临最大的困境就是缺乏造血功能、自给能力偏弱。几年来,我们坚持把加快发展、做大总量作为重中之重,持之以恒扩大有效投入,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地区生产总值四年翻了近一番(2014年达1930.7亿元,较2010年增长了1.9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四年增长了2.35倍,年均增长23.8%,突破200亿元。建市时我市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排在全国200名开外,目前排名已分别上升到90名、70名左右。可以说,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跃升,宿迁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在满足基础设施配套、社会事业发展、民计民生改善等方面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主导能力。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去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13:48.4:38.6,一产占比四年下降了5.6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占比持续上涨,尤其是二次产业占比改变了“十一五”期间有所波动的态势,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势头,标志着宿迁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过度。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得益于工业的快速发展。为改变产业比较优势不明显的现状,我们致力通过产业集聚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四年来,我市产业发生了两个“明显优化”: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呈现“三升一降”,即市域“4+4”主导产业产值、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持续提升,高耗能产业占比逐渐下降。产品结构明显优化,石墨烯、电容式触摸屏、制冷压缩机、冰箱冷柜、液晶电视等成功生产,改变了长期以食品、板材等为主的产品结构。

三是“新兴动能匮乏”的问题。“十二五”与“十一五”相比,宿迁经济最大的亮点,就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显现、成长、壮大。智能家电集聚发展,短短两年时间就集聚了格力电器、东贝压缩机、双鹿上菱电器等总投资超百亿元的十多个大项目,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初步确立了全国白色家电产业第五极的地位。绿色建材加速发展,通过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和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合作,抢占了产业发展制高点,目前生产的绿色建材产品达到200多种。电子商务融合发展,通过发展定制经济、推进“一村一品一店”,为产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网络经济拉动全市GDP增长0.8个百分点。旅游产业提速发展,三台山森林公园、项王故里、洪泽湖湿地等重要景点景区功能日益完善,产业质态不断优化。通过五年来的不断努力,过去依靠传统产业发展的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宿迁经济发展新动能接续成长、渐次成势,为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是“市场和社会主体活力不强”的问题。如果说“十一五”时期,我们经济最大的问题是要素制约;那么“十二五”时期,最大的困难就是社会主体的发展活力受到了种种抑制。为此,2013年以来,全市上下不等不靠率先改,以商事登记改革为突破口,以减权去利为核心,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资格资质去行政化、非行政许可事项清理“三部曲”改革思路,重点推进商事登记制度、行政审批制度、资格资质去行政化、非行政许可事项清理、社会组织培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改革,并将各项改革上升到制度层面,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事务的干预,充分激发市场和社会主体活力。比全国早近一年启动“先照后证”改革,比其他地区提前一年实施“四证(照)一体”改革、提前半年开展“三证合一”改革试点,率先在全国实施“一证一号”改革试点,率先在全国启动资格资质去行政化改革,并由此引发各界对资格资质以及代码收费和雷评收费等高度关注,最终促使上级陆续取消一批资格资质认证事项、取消了代码收费和雷评收费。改革以来,全市月均新增私营企业1460户、新增资金38.08亿元,较改革前分别增长36.5%、112.57%;社会组织总数达5691个,是改革前的两倍多。

五是“承载配套欠缺”的问题“十二五”以来,宿迁给人感觉最大的变化就是城市面貌。在城市建管上,我们坚持把“五城同创”作为最大抓手,内强功能、外塑形象,循序渐进提升城市环境,随着雨污分流、老旧小区整治、宿迁规矩、文明20条等一件件实事的兴办,宿迁城市在硬软件建设上,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城市的距离,甚至在某些方面已与发达城市处于同一水平,既拥有中小城市的舒适度,也具备了大城市的功能性,成为了一座宜居宜业的城市。在交通环境上,中心城市迎来首条宿淮铁路客货专线,徐宿淮盐高铁项目建设拉开帷幕,徐宿连航道列入省交通“十三五”规划,宿迁通江达海乘高铁正化为现实。在平台载体上,市开发区、沭阳县开发区相继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5个共建园区进入全省共建园区前10名,其中苏宿园区连续五年排名全省第一,为承载大产业、大项目奠定了基础。

六是“民生可感度不高”的问题“十二五”期间,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现在的民生问题,已不再主要是人的生存生活,而是人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认真办好一批实事项目、民生工程,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扎实推进六大体系建设,住房保障体系水平指数、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指数、社会养老服务满意度指数三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全面落实民生实事项目,中心城市民生六项工程进展顺利,基本药物制度实现村居全覆盖,区域供水管网到乡镇覆盖率提高到84.5%,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城区近十分之一人口。坚持每月开展“星期三政民互动”, 从民众诉求中找到有利于政府决策和权力行使的规律和重点,全力做好群众最关心、最急需的事情,实现了有料、有趣、有效和话通、事通、心通“三有三通”的目标。

七是“组织经济方式落后”的问题。为主动调适引领新常态,我们始终坚持用市场的力量和手段推动经济发展,高度警惕行政权力扩张、高度警惕行政权力不当牟利,把握为与不为的边界,与时俱进转变组织经济工作的思维理念、方式方法、体制机制。产业集聚上,注重遵循市场规律、遵守市场法则,推动经济发展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设立了总规模30亿元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促进产业集聚升级。企业支持上,深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用市场的理念和手段破解要素制约,促进企业发展壮大。项目建设上,运用PPP等新模式,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苏宿工业园污水处理等一批项目已开始试点。

展望宿迁“十三五”,我们既与其他地区一样面临建设全面小康等历史性使命,同时也有自己特殊的阶段性任务。明年是宿迁建市20周年,如果说“十二五”期间宿迁是一个阳光少年(15-19岁),“十三五”就将成为俊朗青年(20-24岁),逐渐走向成熟。这一阶段,我们不仅要吃得饱,而且要吃得好、吃得精,进一步转变发展路径,更多地用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机制、先进的方式,实现由追赶式发展向引领式发展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新的动力,加快建设“强富美高”的全面小康新宿迁。

一是全面达小康、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十三五”期间宿迁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实现全面小康,不拖全省后腿。对照2013版小康指标体系的要求,2020年人均GDP需达到9万元,以2014年我市人均GDP4万元为基数测算,需要每年增长13%;按照最低80%的完成量7.2万元计算,需要每年增长12.6%。“十三五”期间,我们还将把加快发展、做大总量作为首要任务,始终保持一个能够支撑事业发展需要的,能够满足居民持续增收的,真实的、不含水分的合理速度。

二是进入工业化中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十二五”期间,我市从工业化初期步入中期,处在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十三五”期间,我市工业化中期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这一阶段,宿迁发展的核心任务虽然还是加快工业化进程,但转型升级的要求也将更高。因此,“十三五”期间,我们将既立足于快增,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方向,加快培育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产业规模,为转型升级留足空间;又专注于快转,全面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先导型产业(增材制造、石墨烯、新型显示等),全力构建和形成合理的产业梯次结构。

三是城镇化快速扩张、城市活力显著增强。预计今年我市城镇化率将达55.1%,到“十三五”末将提高到62%左右。可以说,人口的快速集聚将对中心城市建设的内涵提出更高的要求。“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围绕“精致、生态、时尚”的定位,以差异化的思路指导城市设计、推动城市建设、发展城市经济、培育城市气质,做大城市能级,培育和彰显城市活力,着力提升城市带动力和竞争力。

四是国际化进程加快、对外开放格局全面构建。从现实基础看,如果就宿迁论宿迁,资源要素终究是有限的,市场空间终究也是有限的,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问题。因此,“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牢固树立四海意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并以友城建设为支点,加快打造符合国际惯例的商务环境,进一步撬动对欧城市的招商,拓展对外开放渠道,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五是改革红利充分释放、市场和社会主体活力充分激发。罗书记说宿迁是全省改革发力最大、效果最好的地方。改革是宿迁的金字招牌,也是宿迁持续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更加突出法治化、市场化、去利化、便利化,深化和推进行政审批制度、“两资”去行政化、国资平台等一批重点领域的改革,在放权、监管、服务上求突破,以更大的改革红利激发更多的市场活力。

六是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围绕构建公共服务六大体系,按照“保基本、放高端”的理念,深入推进民生幸福工程,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群众。一方面,补短板、兜底线,强化对低保、医保、住房保障以及对各类特殊群体的保障,不断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共享水平。另一方面,引入市场机制,发挥社会协同作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弥补政府在提供高端公共服务方面的不足,促进民生服务的多元化、优质化。

推荐访问: 会上 提纲 省委 在省委全会上发言提纲 2015年11月21日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精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精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精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223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