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向往奥运》教学设计五篇

时间:2023-01-19 19:50:15  来源:网友投稿

《向往奥运》教学设计1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了解收集资料的方法  1.学生交流汇报北京申奥的相关资料,并说出资料来源,相互补充。  2.教师小结收集资料方法和作用。  收集资料的方法:  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向往奥运》教学设计五篇,供大家参考。

《向往奥运》教学设计五篇

《向往奥运》教学设计1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了解收集资料的方法

  1.学生交流汇报北京申奥的相关资料,并说出资料来源,相互补充。

  2.教师小结收集资料方法和作用。

  收集资料的方法:

  1)向家长、教师或其他人请教。

  (2)在课外书籍中查找。

  (3)上网查寻。

  相信同学们还会有更多的方法收集查找资料,坚持收集资料,我们能更快捷更全面地获取知识。

  3.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001年7月13日,这一天,我们等候多时,故宫的晨曦,天坛的落日已等候多时;叠翠的长城,奔涌的长江已等候多时。这一天,最深的期待终于有了回报,全*人终于圆了一个世纪的奥运梦。现在,让我们再去回顾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点评:紧扣单元训练重点,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并归纳、总结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同时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初读,感知全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自在地朗读课文。

  2.你遇到了难读的句子吗?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可以向同学请教。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给同学听一听。

  4.初读课文后,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各抒己见。

  5.你了解作者在北京申奥成功后的心理感受吗?作者又是如何表达这种感受的呢?

  点评:让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并启发学生抓住重点,发现难点。

  三、再读,感悟交流

  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试着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句子,并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引导学生自读、感悟、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

  1.引导学生质疑、解疑。

  (1)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总结、梳理。

  (2)请学生找到自己最要好的伙伴,共同解疑。

  从若干个问题中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再次朗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方法从课文中找寻答案,小伙伴之间要相互启发,相互交流。

  (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时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深入课文感悟:

  a.为什么说“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b.联想体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它又是如何以自身魅力影响着一切?

  c.如何理解体育是对不公*的一种抗争。

  2.学了课文后,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请你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和我们谈一谈。

  (1)教师引导学生谈感受时,要联系课文重点语句,相机进行理解。要尊重学生体会课文的方法,鼓励欣赏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

  (2)在指导学生揣摩感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时,以读促思,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体会作者的感情;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在朗读中也表达自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3)朗读后开展多层次评价,促进朗读技能的提高。

  点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合作学习,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注重学法指导,努力让学生在“学会”中逐步达到“会学”。

  四、小组合作,模拟采访,指导交际

  1.作者曾做过整整十年的体育记者,他与体育更有着一番特殊的情感。在那十年,他采访过许许多多著名的中外运动员。

  2.今天,我们的课堂就是记者招待会的现场。他们其中的几位来到了我们的中间(请几位同学扮演),我们就是一群小记者,你们想与这些运动员畅谈哪些问题呢?请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先一起拟一个采访提纲,再对这些“运动员”进行采访。

  3.召开“记者招待会”,“小记者”与“运动员”共同畅想2008年的奥运会。

  点评:记者招待会的活动方式丰富了学生学习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五、拓展思路,深化主题

  1.在2008年奥运会愈发临近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

  (1)说一说自己最想说的话。

  (2)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感受。

  (3)画一画理想中的2008年奥运会。

  (4)自己作歌词,唱一唱,迎接2008年。

  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也可自己创造方法,表达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2.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00余年,作为一个*人,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奥运会离我们是如此之近,再过5年,奥运会就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坚信,2008年的北京,天空会更蓝,城市会更美,五星辉映着五环,旗帜更鲜艳。

  3.布置作业,课内向课外延伸。

  (1)独立完成: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合作完成:与你要好的小伙伴一起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资料,合作办一期手抄报,我们将在语文活动课上进行交流。

  点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既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教师还结合单元训练重点,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内容继续向课外拓展、延伸。

《向往奥运》教学设计2

  一、教材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通过抒发对我国成功申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感受,和对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感受的追述,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是作者对我国申奥成功的强烈感受,是民族自豪感的真实的流露。这感受,是全文的情感主线。开头,作者说,“如今,好梦成真,我当然很高兴,很激动。”中间,作者说,“在熟悉的北京采访自己举办的奥运会,我想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激情和灵感,写出一点新的东西。我突然涌出这样强烈的渴望,这是很少出现过的。”结尾,作者说,“这一天终于来了。”

  作者对我国申奥成功所产生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源于他整整十年的体育记者经历,源于他对体育和奥运会的深切了解,源于他对体育对奥运会的特殊感情。这种认识和这份情感,使他对我国申奥成功所产生的民族自豪感,比一般人更强烈、更深刻。他体会到,“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面对申奥成功所激发出来的民族自豪感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情感世界,超越时空,思接万里。这是本文的主要表达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在于让学生从中受到民族自豪感的熏陶和学习搜集资料。因此,抓住重点词句和通过搜集有关资料理解课文,感受作者民族自豪感,是教学重点。了解奥运精神同由申奥成功所激发的民族自豪感之间的关系,是教学难点。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举办权、水花四溅、嘹亮、魅力、一趟、拆除、申请、流光溢彩、清澈圣洁、星光灿烂、种族歧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民族自豪感和奥运精神。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师生共同搜集我国申办、筹办2008北京奥运会和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有关资料,并互相交流。

  2、本课教学,应注意两点:一是本文抒情色彩很浓,应在反复的朗读中和对抒情语句的揣摩体会中体会民族自豪感;二是作者所抒发的民族自豪感之所以那么感人,是源于他对体育对奥运精神的深切理解。抓住重点语句和联系有关资料体会奥运精神,能更深刻体会作者的民族自豪感。

  4、学习指导可以从检查预习开始,再引向深入。先检查学生的朗读是否正确,流利,结合正音教学。然后检查学生画重点句的情况。

  "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是全文的情感主线。预习要求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把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检查学生画重点句的情况时,可让学生先自己再读课文,着重画出抒发作者情感的语句,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交流时,可说说自己对句子的理解,还可有感情的朗读。

  对以下句子,老师要着重引导。

  (1)如今,好梦成真,我真的很高兴,很激动。

  (2)我亲身体会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要引导学生结合对北京筹办2008奥运会的情况的了解,体会作者的民族自豪感。)

  (3)-在熟悉的北京采访自己举办的奥运会,我想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激情和灵感,写出一点新的东西。我突然涌现出这样强烈的渴望,这是很少出现过的。

  (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民族自豪感。)

  (4)那时,我们正在积极申请举办2000年奥运会,站在那里我就在想,快了,快到了我们国家也能够承办这样一次美好奥运会的时候了。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反复朗读最后一句话,体会作者的澎湃激情。)

  5、在领悟作者对我国申奥成功所表现出的民族自豪感后,老师要告诉学生,作者由申奥成功所激发的民族自豪感,来自于他本人十年体育记者的经历,来自于他对体育和奥运精神的了解。然后要求学生画出体现奥运的影响的语句,在小组里交流,说说各自的见解。

  以下句子要给予适当的指点。

  (1)“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会使得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变得多么美好;你就会在那一刻明白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

  (可让学生联系搜集的资料来谈,如,北京到2008年会有那些变化?1992、1996、2000奥运会举办城市筹备过程中城市有什么变化等?从中体会奥运会的举办会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市政建设的发展和人民文明程度的提高。

  (2)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可联系上下文和搜集的资料体会,如游泳比赛、赛跑金牌和银牌的区别仅仅是零点零几秒,在赛场上,种族不起作用,金钱不起作用,权势也不起作用。这种公正性、公开性、公*性和客观性体现了人类的理想,体现了文明的进步)。

  (3)在那一刻,体育所迸发的奥林匹克精神,确实在超越着不同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肤色而连接着世界的和*,友谊的进步和发展。

  (可联系上下文,体会运动员之间的友谊,从而体会到奥运精神就是和*、友谊、进步和发展。举办奥运会,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象征。)

  在理解奥运精神后,引导学生再读直接抒发民族自豪感的语句。此时的朗读,学生会另有一番感受。

  本文民族自豪感不仅体现在抒情语句中,还体现在议论和叙事的语句中,要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

  6、思考 练习的指导

  思考. 练习2是抓住重点句体会奥运的影响,见前面所述。

  思考 . 练习3是抄写语句,学生喜欢的语句都可以抄,不应加以限制。有的可能抄直接抒*感的句子,有的可能抄体现奥运影响的句子,有的可能抄描写蒙椎克山音乐喷泉的句子,还有的可能愿意多摘抄一些。

  (3)课外可小练笔或办一期手抄报。

《向往奥运》教学设计3

  一、竞赛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从电视上、报刊上、还有因特网上,同学们已或多或少地对北京申办、筹办2008奥运会有所了解。这堂课,就先来比一比,看谁对北京申办和筹办奥运会的情况了解得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北京申奥成功的当天晚上,北京城彻夜狂欢,作者肖复兴更是激情满怀。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再把最能表达作者当时感情的句子找出来,反复朗读、体会,并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

  2同学读书、画句、朗读、思考、交流。

  以下语句,要给以适当的指点,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并能在朗读中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1)如今,好梦成真,我真的很高兴,很激动。

  (2)我亲身体味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3)在熟悉的北京采访自己举办的`奥运会,我想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激情和灵感,写出一点新的东西。我突然涌出这样强烈的渴望,这是很少出现过的。

  (4)那时,我们正在积极申请举办2000年奥运会,站在那里我就在想,快了,快到我们国家也能够承办这样一次美好奥运会的时候了。

  (5)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3.交流感受后,让学生把这些句子连起来反复朗读。

  三、再读课文,加深情感体验

  1教师:情感来源于生活,作者对北京申奥成功所激发起来的民族自豪感是那么强烈,能深深打动人心,这和他十年体育记者生涯有关,和他对体育、对奥运会的深入了解有关。找出这样的语句,朗读、理解,然后与同学交流。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一是可以联系上下文,二是可以联系搜集到的有关资料。

  2抓住重点语句讨论交流。

  (1)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

  学法指导:一是把上下分句连起来读,感知体育自身“特殊的魅力”;二是联系北京申奥成功以来北京城的变化,如,市政建设的变化,文明程度的变化,乃至经济发展的变化,进而具体感知体育能“影响着一切”。

  (2)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学法指导:一是联系上文体会竞技体育的“公正性、公开性、公*性和客观性”;二是联系搜集的资料,体会体育比赛的“锱铢必较,在零点零几秒和零点零几厘米中决胜负”。老师可予适当提示,如,百米游泳,百米赛跑,第一名与第二名的差别往往只是零点零几秒;跳高或跳远,投掷标枪、铁饼,第一名与第二名的差别往往只是几厘米。

  进而让学生体会到,比赛场上,强权不起作用,种族不起作用,金钱不起作用,竞技体育体现了人类的理想。

  (3)在那一刻,体育所迸发的奥林匹克精神,确实在超越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肤色而连接着世界的和*、友谊、进步和发展。

  学法指导:联系搜集的资料,如,为奥运而奋战的轶闻、运动员友好交往的事例,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就是和*、友谊、进步和发展。

  四、感情朗读,升华体验

  教师:作者飞扬的激情来自他对奥运精神的洞察,来自他对奥运的特殊感情。理解了作者对体育、对奥运的认识,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让我们自由地进行感情朗读,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一部分,通过朗读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

  五、自主选择,抄写词语和喜欢的句子

  六、收集资料,扩展学习

  教师:在作者采访的奥运明星中,有乒乓球明星,有体操明星,有击剑明星,有短跑明星……你一定也很喜欢他们。请你课后再收集一些资料,并展开想象的翅膀,列出采访的提纲,和其中的一位畅谈2008年奥运会。你对什么感兴趣就和他谈什么。大家作好准备以后,我们再来进行模拟采访。

《向往奥运》教学设计4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了解收集资料的方法

  1.学生交流汇报北京申奥的相关资料,并说出资料来源,相互补充。

  2.教师小结收集资料方法和作用。

  收集资料的方法:

  1)向家长、教师或其他人请教。

  (2)在课外书籍中查找。

  (3)上网查寻。

  相信同学们还会有更多的方法收集查找资料,坚持收集资料,我们能更快捷更全面地获取知识。

  3.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001年7月13日,这一天,我们等候多时,故宫的晨曦,天坛的落日已等候多时;叠翠的长城,奔涌的长江已等候多时。这一天,最深的期待终于有了回报,全*人终于圆了一个世纪的奥运梦。现在,让我们再去回顾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点评:紧扣单元训练重点,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并归纳、总结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同时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初读,感知全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自在地朗读课文。

  2.你遇到了难读的句子吗?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可以向同学请教。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给同学听一听。

  4.初读课文后,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各抒己见。

  5.你了解作者在北京申奥成功后的心理感受吗?作者又是如何表达这种感受的呢?

  点评:让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并启发学生抓住重点,发现难点。

  三、再读,感悟交流

  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试着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句子,并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引导学生自读、感悟、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

  1.引导学生质疑、解疑。

  (1)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总结、梳理。

  (2)请学生找到自己最要好的伙伴,共同解疑。

  从若干个问题中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再次朗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方法从课文中找寻答案,小伙伴之间要相互启发,相互交流。

  (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时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深入课文感悟:

  a.为什么说“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b.联想体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它又是如何以自身魅力影响着一切?

  c.如何理解体育是对不公*的一种抗争。

  2.学了课文后,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请你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和我们谈一谈。

  (1)教师引导学生谈感受时,要联系课文重点语句,相机进行理解。要尊重学生体会课文的方法,鼓励欣赏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

  (2)在指导学生揣摩感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时,以读促思,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体会作者的感情;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在朗读中也表达自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3)朗读后开展多层次评价,促进朗读技能的提高。

  点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合作学习,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注重学法指导,努力让学生在“学会”中逐步达到“会学”。

  四、小组合作,模拟采访,指导交际

  1.作者曾做过整整十年的体育记者,他与体育更有着一番特殊的情感。在那十年,他采访过许许多多著名的中外运动员。

  2.今天,我们的课堂就是记者招待会的现场。他们其中的几位来到了我们的中间(请几位同学扮演),我们就是一群小记者,你们想与这些运动员畅谈哪些问题呢?请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先一起拟一个采访提纲,再对这些“运动员”进行采访。

  3.召开“记者招待会”,“小记者”与“运动员”共同畅想2008年的奥运会。

  点评:记者招待会的活动方式丰富了学生学习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五、拓展思路,深化主题

  1.在2008年奥运会愈发临近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

  (1)说一说自己最想说的话。

  (2)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感受。

  (3)画一画理想中的2008年奥运会。

  (4)自己作歌词,唱一唱,迎接2008年。

  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也可自己创造方法,表达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2.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00余年,作为一个*人,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奥运会离我们是如此之近,再过5年,奥运会就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坚信,2008年的北京,天空会更蓝,城市会更美,五星辉映着五环,旗帜更鲜艳。

  3.布置作业,课内向课外延伸。

  (1)独立完成: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合作完成:与你要好的小伙伴一起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资料,合作办一期手抄报,我们将在语文活动课上进行交流。

  点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既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教师还结合单元训练重点,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内容继续向课外拓展、延伸。

《向往奥运》教学设计5

  一、竞赛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从电视上、报刊上、还有因特网上,同学们已或多或少地对北京申办、筹办2008奥运会有所了解。这堂课,就先来比一比,看谁对北京申办和筹办奥运会的情况了解得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北京申奥成功的当天晚上,北京城彻夜狂欢,作者肖复兴更是激情满怀。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再把最能表达作者当时感情的句子找出来,反复朗读、体会,并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

  2同学读书、画句、朗读、思考、交流。

  以下语句,要给以适当的指点,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并能在朗读中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1)如今,好梦成真,我真的很高兴,很激动。

  (2)我亲身体味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3)在熟悉的北京采访自己举办的奥运会,我想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激情和灵感,写出一点新的东西。我突然涌出这样强烈的渴望,这是很少出现过的。

  (4)那时,我们正在积极申请举办2000年奥运会,站在那里我就在想,快了,快到我们国家也能够承办这样一次美好奥运会的时候了。

  (5)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3.交流感受后,让学生把这些句子连起来反复朗读。

  三、再读课文,加深情感体验

  1教师:情感来源于生活,作者对北京申奥成功所激发起来的民族自豪感是那么强烈,能深深打动人心,这和他十年体育记者生涯有关,和他对体育、对奥运会的深入了解有关。找出这样的语句,朗读、理解,然后与同学交流。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一是可以联系上下文,二是可以联系搜集到的有关资料。

  2抓住重点语句讨论交流。

  (1)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

  学法指导:一是把上下分句连起来读,感知体育自身“特殊的魅力”;二是联系北京申奥成功以来北京城的变化,如,市政建设的变化,文明程度的变化,乃至经济发展的变化,进而具体感知体育能“影响着一切”。

  (2)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学法指导:一是联系上文体会竞技体育的“公正性、公开性、公*性和客观性”;二是联系搜集的资料,体会体育比赛的“锱铢必较,在零点零几秒和零点零几厘米中决胜负”。老师可予适当提示,如,百米游泳,百米赛跑,第一名与第二名的差别往往只是零点零几秒;跳高或跳远,投掷标枪、铁饼,第一名与第二名的差别往往只是几厘米。

  进而让学生体会到,比赛场上,强权不起作用,种族不起作用,金钱不起作用,竞技体育体现了人类的理想。

  (3)在那一刻,体育所迸发的奥林匹克精神,确实在超越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肤色而连接着世界的和*、友谊、进步和发展。

  学法指导:联系搜集的资料,如,为奥运而奋战的轶闻、运动员友好交往的事例,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就是和*、友谊、进步和发展。

  四、感情朗读,升华体验

  教师:作者飞扬的激情来自他对奥运精神的洞察,来自他对奥运的特殊感情。理解了作者对体育、对奥运的认识,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让我们自由地进行感情朗读,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一部分,通过朗读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

  五、自主选择,抄写词语和喜欢的句子

  六、收集资料,扩展学习

  教师:在作者采访的奥运明星中,有乒乓球明星,有体操明星,有击剑明星,有短跑明星……你一定也很喜欢他们。请你课后再收集一些资料,并展开想象的翅膀,列出采访的提纲,和其中的一位畅谈2008年奥运会。你对什么感兴趣就和他谈什么。大家作好准备以后,我们再来进行模拟采访。

推荐访问: 教学设计 向往 奥运 《向往奥运》教学设计五篇 《向往奥运》教学设计1 奥运理想教案

版权所有:精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精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精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223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