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10篇】

时间:2023-01-20 11:5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及对南北气候的影响;  2.了解南北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差异及其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二)过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10篇】,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10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及对南北气候的影响;

  2.了解南北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差异及其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收集、分析南北方地区不同的生产特点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资料;

  2.引导学生观察、阅读、逐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3.能熟练识读各类地图,如“*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气候类型图”“*一月*均气温分布图”“*年降水量分布图”等,并能从中获取有用信息;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归纳南北差异形成的原因;

  5.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力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2.感悟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智慧和能力,树立各地区文化多元性,尊重不同地区文化的价值观;

  3.树立与人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南北方地理差异的表现。秦岭—淮河一线成为南北方分界线的原因。

  2.难点:秦岭—淮河一线成为南北方分界线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融入生活元素,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各种类型的反映南北方差异的图片、生活场景。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利用书本和互联网等途径调查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生产特点和生活方式。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呈现课本P23页两封电子邮件的图片,并提问:⑴找一找:阅读了这两封信,你感受到小红和小明的家乡有何差异?⑵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进行回答。




激发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看一看:南北分界在哪里?




1.出示《*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22的活动题:⑴对照图513和图518,说说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点。⑵你的家乡位于哪一个地理区域内?




2.出示《*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和《秦岭—淮河地区图》,让学生明确南方和北方的地理范围及界限。







1.学生观察地图,并完成课本P22页的活动题。






















2.小组合作学习,⑴在图上找出秦岭和淮河,并说出它们和长江、黄河的位置关系。⑵结合图片和课本知识说说南北方怎样划分的?⑶填出表格一。




主要地形单元主要气候类型主要省级单位南方 北方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选择合适的地图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说一说:南北差异在哪里?




呈现反映南北方在“吃、住、行”方面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时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说说南方、北方的不同。




1.欣赏图片资料。




2.学生根据自己*时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说说南方、北方的不同。并完成表格二。




南方北方吃 住 行

3.完成课本P23页的最后一个活动题。










引导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有关信息,知道日常生活对历史与社会学科学习的重要性。




议一议:南北差异缘由是何?




1.根据说一说环节中的表格二,引导学生猜测引起南北方差异的缘由。




2.呈现图5321月*均气温的分布》,并提出下列问题:⑴1月份*均气温自南向北呈怎样的变化?⑵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在哪,南北最大温差为多少?⑶哪条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呈现图5337月*均气温的分布》,并提出下列问题:⑴7月份最高温和最低温分别是多少?南北最大温差为多少?⑵7月份*均气温自南向北呈怎样的变化?




4.呈现图534《*年降水量的分布》,并提出下列问题:⑴读图,说一说南北方的降水量有何差异?⑵找一找哪条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秦岭──淮河一线。




5.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5和图535,并提出下列问题:⑴我国的南方水田区和北方旱作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什么地方?耕作制度有什么不同?水田区和旱作区各主要有什么农作物?⑵联系我国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说说气温和降水对我国农业生产及航运有什么影响?(用表格综合)。




6.同时呈现表格二和表格三的内容,再次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南北差异的缘由。




1.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积累的知识,猜测引起南北方差异的缘由。(气候)







2.观察、分析图532,并回答问题。(答案略)

























3.观察、分析图533,并回答问题。(答案略)




4.归纳南北方在气温上的特点。
















5.观察、分析图534,并回答问题。(答案略)



















6.阅读课文P25和图535并完成教师的提问,填写表格三。







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耕作制度航运北方 南方








7.仔细观察已填写的表格二和表格三,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归纳引起南北差异的缘由。




8.小组讨论,归纳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引导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选择合适的地图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选择合适的地图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选择合适的地图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想一想:南北差异如何用?




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分析南北差异的利用问题。




结合实例归纳南北差异的利用问题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




课堂小结




1.根据板书进行小结。




2.同学们,经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




谈收获,了解教学重点、难点的达成度。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1)本课是一节探究研讨课,教学活动中对探究研讨课的`特点有了较好的体现,即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分析材料,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本课以南北差异作为主线,贯穿整堂课的始末。在一个又一个的创设情境中,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知识、学会方法。并通过课堂小结和延伸课外,升华本节课的主题。

  (3)本节课的教学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培养学生爱乡之情,进一步落实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注重知识目标的落实,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对学生读图能力进行训练和培养,因为会看地图,会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必备的一种能力,也是为以后更好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比如在“南北差异的缘由”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等温线图和年降水量线图,让学生从这些地图中寻找信息,得出结论。在学生有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就显得事半功倍。

  2.不足之处

  (1)在学情上,学生对南北方的差异没有直观的感受,很多同学没去过北方,很多体验是不具备的。而对此,我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多、更详细的北方生产生活场景,所以导致学生对南北差异的表现的回答更多的是“以书为本”──照搬书本内容,缺少自我的体验和思考。同时,学生回答也不够全面。另外实际授课中,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的关系的解读不够全面。有些问题是泛泛而谈。还有,实际授课中对学生问题的回应和延伸不够,这反映了基本功有待提高。

  (2)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对于教材中的气温图和年降水量图的分析还不够深入,使得很多学生还是很难对此类地图进行分析,更不用说从中获取信息。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2

  一、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列举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及距今年代。知道北京人制造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知道山顶洞人的磨制石器技术和人工取火技术。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过程方法与能力:

  教师应尽可能采取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体参与,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通过比较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不同,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合理想像原始人一天的生活,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丰富、合理的历史想像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祖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摇篮之一,从而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观察出土化石和遗迹,进而合理推断远古人类生活,培养科学求实的精神;通过学习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演进的过程,感悟人类进步过程的漫长与艰辛,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要点

  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难点: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上帝造人的传说(讲上帝造人的故事),*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传说(让学生讲故事),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的困惑。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认识到,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由古猿的一支发展来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讲授新课:

  一、北京人的生活

  师简介1929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发现,强调指出:

  1、裴文中发现北京人第一块头盖骨

  2、迄今已出土的北京人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以及大量骨骼碎块北京人个体。

  3、洞内还发现近10万件石器。由此可见,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生活痕迹址。

  4、 看书完成下表

  代表文化生活年代外貌特征工具制造生产生活观 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

  5、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6、距今年代 约70万年至20万年。

  7、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建议教师让学生观察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并试着说一说北京人的的体质特征。学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师补充。(前额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还残留某些猿类的特征)。

  8、生活情况:

  ⑴使用打制石器。

  ⑵已经使用天然火。会使用天然火之后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还用火照明,防寒、吓跑野兽。用火烧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缩短了消化的过程,减少了疾病,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⑶过着群居生活。让学生阅读北京人的群居生活的段落,讨论:北京人为什么过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况怎样?学生结合课文和一些相关知识,应较容易地回答出答案。(北京人生活的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几十个人在一起,依靠集体的力量打野兽,采集植物果实、根茎,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果实,生活艰苦。)

  通过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的分析,使学生明白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逼迫类人猿为生存而斗争,制造简单粗糙的工具去获取食物,这个过程就是劳动。劳动促进了人的发展。如果不是环境险恶,类人猿不需劳动即能获得食物,人类也就不会出现了。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

  二、山顶洞人

  1、看书继续完成表格

  代表文化生活年代外貌特征工具制造生产生活观 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约70-20万年前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使用天然火

  原始人类

  山顶洞人约1.8万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采集、狩猎、人工取火

  懂得爱美

  氏 族

  2、想一想:骨针的出土说明了什么?山顶洞人为什么要制造和使用装饰品?(骨针的出土说明了山顶洞人已穿上衣服,已有相当的缝纫能力。山顶洞人制造装饰品证明了他们已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使用装饰品说明他们懂得爱美。

  三、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

  看书完成下表

  名 称生 活 年 代 生 活 地 方

  元谋人170万年前 云 南

  北京人70-20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山顶洞人1.8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

  复习巩固:完成与本课相关的练习。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3

  夏朝和商朝

  【课程标准】

  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的更替。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中华大地上国家产生的大概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后期的都城。理解夏朝在我国历史的重要地位。了解商朝繁荣的主要表现。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夏、商历史特点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禹、成汤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初步了解公元纪年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国家形成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夏、商历史的学习,更多地了解祖国悠久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夏朝的建立和商朝后期的都城。难点:夏朝建立的标志;国家的含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谈话导入新课

  禅让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是谁?大家想不想知道从这以后又是怎么演变的呢?

  导入三:大家知道皇帝吗?知道皇位是如何继承的吗?你又知道这种称为“世袭“的制度开始于何时吗?

  认真听,吸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的兴趣。

  从谈论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夏朝——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1、夏朝的建立:讲解夏朝的建立。事实上,禹已按照自己的愿望建立起了一个王朝。这在历称为——夏朝,建立的时间约公元前20xx年。

  借助于数学上的“数轴“解释”公元“纪年法。

  本目理论性强,又缺乏相应的历史物证,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认真听讲。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夏朝的统治

  ①禹死后,其王位是如何继承的呢?这与禅让有什么不同?你如何看待这种王位的继承方法?②要求学生谈启是如何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并提醒学生注意“奴隶“两个字。③为什么把禹开始这个*称为国家呢?它与前面的部落联盟有何不同?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结合自己课外了解的知识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然后教师归纳整理,以突破难点。

  三、商朝的建立与迁都

  1、商朝的建立:过渡。然后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的问题“说说夏桀是一个怎样的君主?你认为成汤灭夏的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

  2、商朝的迁都:原因、情况、影响。

  进入下一问题的学习。

  认识是非善恶,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

  为下一目的学习铺垫

  四、商朝的盛衰

  1、商朝的疆域: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地图,说说。

  2、经济的发展:观察插图说明了什么?然后阅读教材,说说商朝表现?并要求学生来概括。

  3、商朝的灭亡:知道,找找夏、商亡的共同原因。培养读图能力。

  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认识到国家兴亡与_的关系

  五、小结:

  学生:讲了哪些问题,有何启示。培养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后记】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以及原始农业的发展。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片或模型的基本技能和陈述历史问题的口头表达能力。

  2.初步掌握用表格进行归纳与分析的学习方法,提高作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展示文物图片及提出问题,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在学习中,使学生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并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 ,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体会人类适应自然的漫长和艰辛,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珍惜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原始农业的发展

  三、教学策略

  教法:图片分析法、观察法、比较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第1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我国早期的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他们如何获取食物?

  学生:打猎、采集。

  展示图片(见课件)

  教师:打猎、采集,方便么?

  学生:不方便。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受季节变化和天灾的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

  教师:采集和狩猎的生活有很大的局限性,至神农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神农播种五谷,人们过上定居生活,人类进入农耕时代。

  人类农耕时代的到来是进步,还是倒退了?这一时期的历史遗存里呈现出什么特色?*早期的农业又是怎样发展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第2课的学习──原始农耕生活。

  出示图片(见课件),导入到新课学习中。

  设计意图:通过北京人等原始人类的采集和狩猎生活带来的巨大不便,引入到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从采集、狩猎生活步入农耕生活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非常自然贴切。【讲授新课】原始农业的发展

  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至第10页的内容,回答“原始农业兴起的时间、兴起地区、发展变化、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兴起和发展的意义”等问题。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答案。

  过渡:距今10 000年左右,在*的长江、黄河和淮河等流域兴起了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古代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址可谓星罗棋布,而最为典型的代表一个在黄河流域,另一个在长江流域。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

  教师: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是半坡原始居民,长江流域的典型代表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他们的生产生活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差异。让我们先走进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出示图片,展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第6页至第8页回答如下问题。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答案:

  1.半坡人主要使用磨制石器、骨器、角器,另外也使用弓箭、长矛、石球,以及鱼叉、渔钩、渔网等工具。

  2.食物有粟、猪肉、狗肉、猎取的动物肉、采集的野果。食物来源主要是种植的农作物和饲养的家畜,其次为猎取的动物和采集的野果。

  3.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内。

  4.会制作彩陶、乐器、骨针、骨锥、纺轮。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课本归纳答案的方式,培养学生搜取有效历史信息、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半坡博物馆的展厅,欣赏一下半坡博物馆中的6类展品,了解一下半坡人真实的生活场景。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半坡博物馆中展品的相关图片(见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展品展示,让学生对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有直观的认识,对原始农业、原始手工业水*有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半坡居民房屋设计的原因,让学生明确自然条件是对生产生活状况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我们学习完了半坡居民的社会生活,现在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请同学们完成表格内容。出示多媒体图片,展示问题,学生完成,教师展示答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复习,结合课本总结归纳出上述问题并能熟练记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落实课本重点基础知识,通过知识的强化,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我们了解了半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现在让我们走进农耕文化的另一个典型代表,那就是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看看他们的农耕生活又是怎样的一幅场景。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答案:

  1.他们的饭桌上会有米饭、猪肉、狗肉、牛肉。

  2.他们使用的工具是骨耜和磨制石器。

  3.他们居住干栏式房屋。

  4.他们的手工制品有陶器、玉器、乐器骨哨、象牙雕刻、骨制品和漆制品。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课本归纳答案的方式,培养学生搜取有效历史信息、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师:让我们一起走进河姆渡博物馆的展厅,欣赏一下河姆渡博物馆中的7类展品,了解一下河姆渡人真实的生活场景。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河姆渡博物馆中展品的相关图片。(见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以上展品,让学生对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有直观的认识,对原始农业、原始手工业水*有深刻的认识。在图片展示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探究河姆渡居民干栏式房屋的优点和原因,然后老师再通过课件出示答案,进行讲解。

  教师:我们完成了对河姆渡居民农耕生活的学习,现在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请同学们完成表格内容。

  出示多媒体图片,展示问题,学生完成,教师展示答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复习,结合课本总结归纳出上述问题并能熟练记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落实课本重点基础知识,通过知识的强化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拓展提升:出示问题,思考探究,交流展示。

  教师:我们学习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两大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之后,比较一下两者有何相似之处和不同点。(见课件)

  学生完成后,让学生交流展示答案,老师再出示正确答案并加以强调。

  特别指出:河姆渡居民会烧制陶器,半坡人会制作彩陶;半坡人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干栏式的。(河姆渡人生活的地区多雨潮湿,夏季高温,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上,干栏式房屋既可防潮,又便于通风降温;半坡人居住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而半地穴式房屋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掌握并深入理解本课的关键知识,使主体知识更条理、更清晰、更系统,便于强化记忆和巩固。【课堂小结】原始农耕的出现,使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作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印证了*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发展水*,为*步入文明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体现课本主体知识,附歌谣一首:

  黄河流域有半坡,

  地穴房子同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

  副食蔬菜鱼和肉,

  陶器石器一起用,

  纺线织布是才能。

  长江流域河姆渡,

  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

  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畜造陶器,

  简单玉器和乐器。

  设计意图:共同回顾本课所学内容,理清事件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

  当堂检测:教师出示课件试题,学生思考回答,然后教师出示答案,以达到当堂达标、当堂反馈纠正的目的。(见同步试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及对南北气候的影响;

  2.了解南北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差异及其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收集、分析南北方地区不同的生产特点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资料;

  2.引导学生观察、阅读、逐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3.能熟练识读各类地图,如“*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气候类型图”“*一月*均气温分布图”“*年降水量分布图”等,并能从中获取有用信息;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归纳南北差异形成的原因;

  5.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力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2.感悟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智慧和能力,树立各地区文化多元性,尊重不同地区文化的价值观;

  3.树立与人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南北方地理差异的表现。秦岭—淮河一线成为南北方分界线的原因。

  2.难点:秦岭—淮河一线成为南北方分界线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融入生活元素,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各种类型的反映南北方差异的图片、生活场景。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利用书本和互联网等途径调查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生产特点和生活方式。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呈现课本P23页两封电子邮件的图片,并提问:⑴找一找:阅读了这两封信,你感受到小红和小明的家乡有何差异?⑵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进行回答。




激发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看一看:南北分界在哪里?




1.出示《*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22的活动题:⑴对照图513和图518,说说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点。⑵你的家乡位于哪一个地理区域内?




2.出示《*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和《秦岭—淮河地区图》,让学生明确南方和北方的地理范围及界限。







1.学生观察地图,并完成课本P22页的活动题。






















2.小组合作学习,⑴在图上找出秦岭和淮河,并说出它们和长江、黄河的位置关系。⑵结合图片和课本知识说说南北方怎样划分的?⑶填出表格一。




主要地形单元主要气候类型主要省级单位南方 北方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选择合适的地图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说一说:南北差异在哪里?




呈现反映南北方在“吃、住、行”方面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时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说说南方、北方的不同。




1.欣赏图片资料。




2.学生根据自己*时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说说南方、北方的不同。并完成表格二。




南方北方吃 住 行

3.完成课本P23页的最后一个活动题。










引导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有关信息,知道日常生活对历史与社会学科学习的重要性。




议一议:南北差异缘由是何?




1.根据说一说环节中的表格二,引导学生猜测引起南北方差异的缘由。




2.呈现图5321月*均气温的分布》,并提出下列问题:⑴1月份*均气温自南向北呈怎样的变化?⑵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在哪,南北最大温差为多少?⑶哪条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呈现图5337月*均气温的分布》,并提出下列问题:⑴7月份最高温和最低温分别是多少?南北最大温差为多少?⑵7月份*均气温自南向北呈怎样的变化?




4.呈现图534《*年降水量的分布》,并提出下列问题:⑴读图,说一说南北方的降水量有何差异?⑵找一找哪条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秦岭──淮河一线。




5.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5和图535,并提出下列问题:⑴我国的南方水田区和北方旱作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什么地方?耕作制度有什么不同?水田区和旱作区各主要有什么农作物?⑵联系我国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说说气温和降水对我国农业生产及航运有什么影响?(用表格综合)。




6.同时呈现表格二和表格三的内容,再次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南北差异的缘由。




1.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积累的知识,猜测引起南北方差异的缘由。(气候)







2.观察、分析图532,并回答问题。(答案略)

























3.观察、分析图533,并回答问题。(答案略)




4.归纳南北方在气温上的特点。
















5.观察、分析图534,并回答问题。(答案略)



















6.阅读课文P25和图535并完成教师的提问,填写表格三。







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耕作制度航运北方 南方








7.仔细观察已填写的表格二和表格三,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归纳引起南北差异的缘由。




8.小组讨论,归纳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引导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选择合适的地图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选择合适的地图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选择合适的地图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想一想:南北差异如何用?




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分析南北差异的利用问题。




结合实例归纳南北差异的利用问题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




课堂小结




1.根据板书进行小结。




2.同学们,经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




谈收获,了解教学重点、难点的达成度。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1)本课是一节探究研讨课,教学活动中对探究研讨课的`特点有了较好的体现,即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分析材料,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本课以南北差异作为主线,贯穿整堂课的始末。在一个又一个的创设情境中,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知识、学会方法。并通过课堂小结和延伸课外,升华本节课的主题。

  (3)本节课的教学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培养学生爱乡之情,进一步落实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注重知识目标的落实,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对学生读图能力进行训练和培养,因为会看地图,会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必备的一种能力,也是为以后更好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比如在“南北差异的缘由”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等温线图和年降水量线图,让学生从这些地图中寻找信息,得出结论。在学生有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就显得事半功倍。

  2.不足之处

  (1)在学情上,学生对南北方的差异没有直观的感受,很多同学没去过北方,很多体验是不具备的。而对此,我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多、更详细的北方生产生活场景,所以导致学生对南北差异的表现的回答更多的是“以书为本”──照搬书本内容,缺少自我的体验和思考。同时,学生回答也不够全面。另外实际授课中,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的关系的解读不够全面。有些问题是泛泛而谈。还有,实际授课中对学生问题的回应和延伸不够,这反映了基本功有待提高。

  (2)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对于教材中的气温图和年降水量图的分析还不够深入,使得很多学生还是很难对此类地图进行分析,更不用说从中获取信息。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6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他们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理解自然条件对农耕生活的影响。

  能力和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培养审美能力;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所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他们适应、利用与改造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河姆渡和半坡遗址为重点,前者更重。

  难点为新石器的涵义,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大汶口墓葬所反映的社会情况。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一日三餐吃的主食是什么?……导入农业及农业的起源而导入本课的新课学习。

  (科考队进入下一站,来到浙江余姚……)

  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谈话,接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河姆渡遗址

  该遗址是何地发现的?发现了些什么?这些发现能说明什么问题?能画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吗?

  除此以外,他们还从事哪些生产活动?你知道稻谷是如何种植、储存、加工、食用的吗?

  当地的气候条件怎么样?这与先民的这些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P12史海拾贝。

  这是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那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是否一样呢?

  学生看书、寻找、发现

  理解生活的需要制造相应的工具

  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知道最早种植水稻与粟

  过渡,引起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三、半坡遗址

  要求学生看书找找“半坡遗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是否与河姆渡原始居民一样?”“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观察书上的石器和陶器,看看它们有什么用途?是如何使用的?

  你能根据书上P10小字的描述和你的理解复原出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吗?

  带着问题看书,有的放矢

  大胆猜测、想象

  学生看书,然后自己试图画出半坡人居住的房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四、大汶口遗址

  在山东泰安附近,比河姆渡和半坡晚些的时候,出现了一处更先进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即大汶口遗址。

  现在请大家看看书,想想河姆渡、半坡、大汶口三处遗址的其同点?各有什么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想一想“大汶口墓葬的差异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去归纳发现。

  五、小结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我国的原始农耕文化具有起源早、成就大、存在南北两大类型。

  认真听,自豪感。

  六、学习活动与学习测评

  当堂测评、巩固。

  巩固知识、激发兴趣。

  【教学后记】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7

  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在我国历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

  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重点和难点]

  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教师可以导入框中的歌谣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

  3)昭君出塞:

  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4)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三、小结: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1)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

  3)公元前1世纪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

  4)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5)东汉明帝时,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四、作业:举例说明两汉与匈奴的关系。

  附:板书设计

  一、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

  三、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

  四、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五、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8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他们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理解自然条件对农耕生活的影响。

  能力和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培养审美能力;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所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他们适应、利用与改造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河姆渡和半坡遗址为重点,前者更重。

  难点为新石器的涵义,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大汶口墓葬所反映的社会情况。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一日三餐吃的主食是什么?……导入农业及农业的起源而导入本课的新课学习。

  (科考队进入下一站,来到浙江余姚……)

  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谈话,接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河姆渡遗址

  该遗址是何地发现的?发现了些什么?这些发现能说明什么问题?能画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吗?

  除此以外,他们还从事哪些生产活动?你知道稻谷是如何种植、储存、加工、食用的吗?

  当地的气候条件怎么样?这与先民的这些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P12史海拾贝。

  这是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那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是否一样呢?

  学生看书、寻找、发现

  理解生活的需要制造相应的工具

  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知道最早种植水稻与粟

  过渡,引起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三、半坡遗址

  要求学生看书找找“半坡遗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是否与河姆渡原始居民一样?”“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观察书上的石器和陶器,看看它们有什么用途?是如何使用的?

  你能根据书上P10小字的描述和你的理解复原出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吗?

  带着问题看书,有的放矢

  大胆猜测、想象

  学生看书,然后自己试图画出半坡人居住的房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四、大汶口遗址

  在山东泰安附近,比河姆渡和半坡晚些的时候,出现了一处更先进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即大汶口遗址。

  现在请大家看看书,想想河姆渡、半坡、大汶口三处遗址的其同点?各有什么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想一想“大汶口墓葬的差异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去归纳发现。

  五、小结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我国的原始农耕文化具有起源早、成就大、存在南北两大类型。

  认真听,自豪感。

  六、学习活动与学习测评

  当堂测评、巩固。

  巩固知识、激发兴趣。

  【教学后记】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9

  一、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列举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及距今年代。知道北京人制造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知道山顶洞人的磨制石器技术和人工取火技术。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过程方法与能力:

  教师应尽可能采取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体参与,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通过比较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不同,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合理想像原始人一天的生活,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丰富、合理的历史想像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祖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摇篮之一,从而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观察出土化石和遗迹,进而合理推断远古人类生活,培养科学求实的精神;通过学习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演进的过程,感悟人类进步过程的漫长与艰辛,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要点

  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难点: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上帝造人的传说(讲上帝造人的故事),*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传说(让学生讲故事),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的困惑。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认识到,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由古猿的一支发展来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讲授新课:

  一、北京人的生活

  师简介1929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发现,强调指出:

  1、裴文中发现北京人第一块头盖骨

  2、迄今已出土的北京人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以及大量骨骼碎块北京人个体。

  3、洞内还发现近10万件石器。由此可见,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生活痕迹址。

  4、 看书完成下表

  代表文化生活年代外貌特征工具制造生产生活观 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

  5、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6、距今年代 约70万年至20万年。

  7、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建议教师让学生观察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并试着说一说北京人的的体质特征。学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师补充。(前额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还残留某些猿类的特征)。

  8、生活情况:

  ⑴使用打制石器。

  ⑵已经使用天然火。会使用天然火之后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还用火照明,防寒、吓跑野兽。用火烧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缩短了消化的过程,减少了疾病,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⑶过着群居生活。让学生阅读北京人的群居生活的段落,讨论:北京人为什么过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况怎样?学生结合课文和一些相关知识,应较容易地回答出答案。(北京人生活的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几十个人在一起,依靠集体的力量打野兽,采集植物果实、根茎,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果实,生活艰苦。)

  通过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的分析,使学生明白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逼迫类人猿为生存而斗争,制造简单粗糙的工具去获取食物,这个过程就是劳动。劳动促进了人的发展。如果不是环境险恶,类人猿不需劳动即能获得食物,人类也就不会出现了。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

  二、山顶洞人

  1、看书继续完成表格

  代表文化生活年代外貌特征工具制造生产生活观 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约70-20万年前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使用天然火

  原始人类

  山顶洞人约1.8万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采集、狩猎、人工取火

  懂得爱美

  氏 族

  2、想一想:骨针的出土说明了什么?山顶洞人为什么要制造和使用装饰品?(骨针的出土说明了山顶洞人已穿上衣服,已有相当的缝纫能力。山顶洞人制造装饰品证明了他们已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使用装饰品说明他们懂得爱美。

  三、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

  看书完成下表

  名 称生 活 年 代 生 活 地 方

  元谋人170万年前 云 南

  北京人70-20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山顶洞人1.8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

  复习巩固:完成与本课相关的练习。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以及原始农业的发展。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片或模型的基本技能和陈述历史问题的口头表达能力。

  2.初步掌握用表格进行归纳与分析的学习方法,提高作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展示文物图片及提出问题,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在学习中,使学生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并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 ,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体会人类适应自然的漫长和艰辛,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珍惜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原始农业的发展

  三、教学策略

  教法:图片分析法、观察法、比较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第1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我国早期的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他们如何获取食物?

  学生:打猎、采集。

  展示图片(见课件)

  教师:打猎、采集,方便么?

  学生:不方便。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受季节变化和天灾的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

  教师:采集和狩猎的生活有很大的局限性,至神农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神农播种五谷,人们过上定居生活,人类进入农耕时代。

  人类农耕时代的到来是进步,还是倒退了?这一时期的历史遗存里呈现出什么特色?*早期的农业又是怎样发展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第2课的学习──原始农耕生活。

  出示图片(见课件),导入到新课学习中。

  设计意图:通过北京人等原始人类的采集和狩猎生活带来的巨大不便,引入到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从采集、狩猎生活步入农耕生活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非常自然贴切。【讲授新课】原始农业的发展

  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至第10页的内容,回答“原始农业兴起的时间、兴起地区、发展变化、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兴起和发展的意义”等问题。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答案。

  过渡:距今10 000年左右,在*的长江、黄河和淮河等流域兴起了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古代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址可谓星罗棋布,而最为典型的代表一个在黄河流域,另一个在长江流域。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

  教师: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是半坡原始居民,长江流域的典型代表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他们的生产生活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差异。让我们先走进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出示图片,展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第6页至第8页回答如下问题。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答案:

  1.半坡人主要使用磨制石器、骨器、角器,另外也使用弓箭、长矛、石球,以及鱼叉、渔钩、渔网等工具。

  2.食物有粟、猪肉、狗肉、猎取的动物肉、采集的野果。食物来源主要是种植的农作物和饲养的家畜,其次为猎取的动物和采集的野果。

  3.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内。

  4.会制作彩陶、乐器、骨针、骨锥、纺轮。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课本归纳答案的方式,培养学生搜取有效历史信息、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半坡博物馆的展厅,欣赏一下半坡博物馆中的6类展品,了解一下半坡人真实的生活场景。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半坡博物馆中展品的相关图片(见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展品展示,让学生对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有直观的认识,对原始农业、原始手工业水*有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半坡居民房屋设计的原因,让学生明确自然条件是对生产生活状况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我们学习完了半坡居民的社会生活,现在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请同学们完成表格内容。出示多媒体图片,展示问题,学生完成,教师展示答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复习,结合课本总结归纳出上述问题并能熟练记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落实课本重点基础知识,通过知识的强化,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我们了解了半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现在让我们走进农耕文化的另一个典型代表,那就是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看看他们的农耕生活又是怎样的一幅场景。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答案:

  1.他们的饭桌上会有米饭、猪肉、狗肉、牛肉。

  2.他们使用的工具是骨耜和磨制石器。

  3.他们居住干栏式房屋。

  4.他们的手工制品有陶器、玉器、乐器骨哨、象牙雕刻、骨制品和漆制品。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课本归纳答案的方式,培养学生搜取有效历史信息、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师:让我们一起走进河姆渡博物馆的展厅,欣赏一下河姆渡博物馆中的7类展品,了解一下河姆渡人真实的生活场景。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河姆渡博物馆中展品的相关图片。(见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以上展品,让学生对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有直观的认识,对原始农业、原始手工业水*有深刻的认识。在图片展示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探究河姆渡居民干栏式房屋的优点和原因,然后老师再通过课件出示答案,进行讲解。

  教师:我们完成了对河姆渡居民农耕生活的学习,现在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请同学们完成表格内容。

  出示多媒体图片,展示问题,学生完成,教师展示答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复习,结合课本总结归纳出上述问题并能熟练记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落实课本重点基础知识,通过知识的强化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拓展提升:出示问题,思考探究,交流展示。

  教师:我们学习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两大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之后,比较一下两者有何相似之处和不同点。(见课件)

  学生完成后,让学生交流展示答案,老师再出示正确答案并加以强调。

  特别指出:河姆渡居民会烧制陶器,半坡人会制作彩陶;半坡人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干栏式的。(河姆渡人生活的地区多雨潮湿,夏季高温,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上,干栏式房屋既可防潮,又便于通风降温;半坡人居住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而半地穴式房屋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掌握并深入理解本课的关键知识,使主体知识更条理、更清晰、更系统,便于强化记忆和巩固。【课堂小结】原始农耕的出现,使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作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印证了*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发展水*,为*步入文明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体现课本主体知识,附歌谣一首:

  黄河流域有半坡,

  地穴房子同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

  副食蔬菜鱼和肉,

  陶器石器一起用,

  纺线织布是才能。

  长江流域河姆渡,

  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

  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畜造陶器,

  简单玉器和乐器。

  设计意图:共同回顾本课所学内容,理清事件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

  当堂检测:教师出示课件试题,学生思考回答,然后教师出示答案,以达到当堂达标、当堂反馈纠正的目的。(见同步试题)

推荐访问: 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 历史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10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1 七年级历史第一课教学设计

版权所有:精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精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精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223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