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让改革创新成为我们习惯——在市政府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讲话(完整)

时间:2023-11-23 10:4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一、什么是习惯1.关于习惯2.改革与习惯二、改革创新是宿迁的优良传统1.春到上塘2.改革之路3.宿迁速度三、为什么要强调让改革创新成为我们的习惯?1.上级要求2.形势所迫3.发展亟需4.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改革创新成为我们习惯——在市政府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讲话(完整),供大家参考。

让改革创新成为我们习惯——在市政府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讲话(完整)

一、什么是习惯

1. 关于习惯

2. 改革与习惯

二、改革创新是宿迁的优良传统

1. 春到上塘

2. 改革之路

3. 宿迁速度

三、为什么要强调让改革创新成为我们的习惯?

1. 上级要求

2. 形势所迫

3. 发展亟需

4. 内在追求

四、如何培养和历练改革创新的习惯

1. 永不满足

2. 善于学习

3. 不断地自我否定

4. 胸怀坦荡

5. 接受群众检验

五、从哪些方面推进政府新一轮的改革创新

第一,通过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让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二,通过构建有利于民资发展的体制机制,让各类产业资本争相向宿迁集聚

第三,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让城镇化的潜在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第四,通过进一步推进土地改革,让土地的资本效益发挥到最大化

第五,通过政策性创新平台建设,让体制机制的新优势转化为改革红利

第六,通过深化民生领域改革,让广大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七,通过深化廉政制度改革,让政府的所有权力都在阳光下运行



让改革创新成为我们的习惯

——在市政府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  2013年5月18日)


同志们:

根据《宿迁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今天我们召开市政府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全体(扩大)会议、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和安排,突出改革创新主题,紧扣科学发展主线,破解发展瓶颈制约,有效推动工作落实,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让改革创新成为我们的习惯”是这次会议的主题。改革是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实践。创新则是改革的结果。那么,究竟什么是习惯?为什么要让改革创新成为我们的习惯?新时期要形成哪些改革创新的习惯?今天,我们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一、什么是习惯

1. 关于习惯

所谓“习惯”,意为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也指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

生活中各种习惯随处可见:卫生习惯、睡眠习惯、就餐习惯、礼仪习惯、出行习惯、读书习惯,等等。

我们言语之中也常常会谈及习惯:习惯性动作、习惯性语言、习惯成自然、慢慢就习惯了、习惯了就好,等等。

习惯总体上又可分为好习惯和坏习惯。

古今中外关于习惯的各种论述举不胜举: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就是说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以至于以后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在小时候形成的习惯所支撑的。孟子感慨,“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意思就是做一件事不明白为什么要做,习惯了不想想为什么习惯,一辈子随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这样的人很多很多。叶圣陶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写道,“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培根告诉我们,“人们的思想大半取决于他们的倾向,但是他们的行动却遵循平日的习惯”。综上可见,只要把兴趣、爱好变成一种不知不觉、不假思索的行为,进而逐渐成为我们的习惯,办事的效率、素质的提高必将事半功倍。

2. 改革与习惯

除旧革弊为改革,习以为常成习惯。改革与习惯看似矛盾的两个词,但在“人”这一决定因素作用下,互为因果、相互转化。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

好的习惯,都是自觉养成的,可以潜移默化地改造和提升人的思维和行为,使人始终保持向未知领域探索的进取心,形成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精神状态。

比如深圳,在1980年时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如今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深圳的发展,得益于其30年如一日的改革开放。时至今日,深圳依然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改革开放精神,引领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代名词。

坏的习惯,都是不自觉形成的,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容易侵蚀人的思想、磨灭人的意志,让人落入循规蹈矩、不思进取的状态,即便以前取得成功也会因此走向衰败。

比如无锡尚德,曾是我国光伏行业的一个“标杆”。它的轰然倒塌,除了宏观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市场需求陡然减少外,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在率先将光伏产品商业化、成功上市后,企业更热衷于资本运作,在多晶硅转化率等核心技术创新上鲜有突破,与同行的差距逐渐拉大,最终于今年3月实施破产重整。

大家都知道诺基亚,1996年诺基亚几乎垄断了移动通信产品市场。2007年诺基亚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53%,而苹果仅为6.5%。但进入2012年,诺基亚市场份额已下滑至19.9%,苹果的销量已是它的4—5倍。今年一季度,诺基亚财报净亏损为1.5亿欧元。诺基亚之所以崩盘,也在于他们形成了一种习惯,但这种习惯是守成不变、墨守成规的坏习惯,导致诺基亚自身治理机制弊端积重难返,致使其竞争力从内部瓦解。而苹果之所以能够打败诺基亚,是因为始终坚持了与时俱进、创新求变的好习惯,苹果的每一款新产品,消费者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过。在苹果公司有这样一个“习惯”,就是“每当有重要产品即将宣告完成时,苹果都会退回最本源的思考,并要求将产品推倒重来”。正是这种自我否定、自我更新的内生性创新成就了今天的苹果。

世界形势变化日新月异,改革则立、创新则强,反之,偏执则弱、守旧则废,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城市也如此。我们不可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够决定自己几点起床。如果给人生设定目标,那就应该是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目标。改革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优势,宿迁和其他地区比,能源不是优势、资源不是优势、基础更不是优势,要实现后发崛起,只能通过改革创新。今天我们强调,“让改革创新成为我们的习惯”,就是要使改革创新融入我们的血液、浸入我们的骨髓、深入我们的灵魂,做到有多少发展需求就有多少创新举措,有多少矛盾困难就有多少创新办法,有多少瓶颈制约就有多少创新突破,从而在新一轮竞争中再造优势、赢得主动,真正以改革创新的红利支撑起新一轮跨越发展。所以,我们要形成一个习惯、一个好习惯,一个改革创新的习惯。

二、改革创新是宿迁的优良传统

作为一座以改革起家、以改革扬名的城市,改革创新贯穿了宿迁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已经成为宿迁历久弥新的优良传统,成为融入宿迁广大干部群众血液中的一种基因和品质。

1. 春到上塘

真正吹响宿迁改革创新号角的是发源于泗洪的“春到上塘”。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塘公社是当时泗洪乃至全省最穷的公社。是大自然过于苛刻吗?是这里的人不想过上好日子吗?都不是。根本问题在于,左倾思想和政策长期捆住了人的手脚。1978年,上塘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全公社处于人断粮、牛断草、地无种的严重困境,80%的生产队无力进行简单再生产。面对困境,上塘人以“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在全省率先实行农业“大包干”,拉开了江苏乃至全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被誉为“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的上塘镇垫湖村,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9640元,不仅超过泗洪平均水平,比全市平均水平还多145元。面对这一巨大变化,不由得让人感慨:在那样的年代,在没有任何政策和领导指令的情况下,上塘公社毅然作出“包产到户”的决定,开了当代中国农村以公社为单位公开、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这无疑是一种伟大的创举。

2. 改革之路

1996年7月,宿迁设立地级市以后,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改革创新,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富民强市的“最大红利”。而历任市委书记,无一不是改革创新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第一任市委书记徐守盛:作为宿迁首任书记,他已经走上湖南省委书记的领导岗位。在宿迁任职期间,徐书记一直是改革创新的坚定支持者和实践者。

第二任市委书记仇和:被舆论称为“最富争议的改革风云人物”,由他主导的干部任前公示、公推直选、勤廉公示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破冰之举,激发了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热情;在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思路,为欠发达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益借鉴。每一项改革,都在激烈的争论声中艰难起步,但是也正源于他对改革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毅力,才保证了宿迁改革的稳步有力推进、取得显著成果,也为今日宿迁的跨越发展奠定了改革创新的牢固基础。

第三任市委书记张新实:始终秉持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思路,注重博客问政、招商引资,引领宿迁阔步向前发展。

第四任市委书记缪瑞林:坚持完善和深化宿迁改革,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改革也好,发展也好,一切以群众认可为标准”的改革观点,并确立了“一三六七”战略部署。

现任市委书记蓝绍敏:刚到宿迁任职时即表示,“将继续发扬富于创造、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在解放思想中开辟道路,在深化改革中破解难题,在开拓创新中抢抓先机,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主政政府工作期间,始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各项工作,在全国首创“创新券”制度,在全省首推“地票”交易制度,在苏北率先实现直接融资整体突破,有效化解了制约宿迁跨越发展的瓶颈。在接过市委书记接力棒时再次强调:“改革是宿迁的特色,知道宿迁就知道宿迁的改革。我们会坚持改革的旗帜永不倒,改革的红利最大化”。

3. 宿迁速度

在改革创新的支撑和推动下,建市17年来,宿迁经济社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有这样一组数字上的变化:

一是经济发展指标的变化。地区生产总值由建市之初的124.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516.8亿元,增长了11.1倍;财政总收入由7.68亿元增加到333.3亿元,增长了42.4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3.42亿元增加到158.1亿元,增长了45.2倍。

二是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建市之初,宿迁三次产业比重基本呈现5:3:2的格局,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市;2002年,实现二产超一产;2004年,实现三产超一产;2009年一产占比降至20%以下;到2012年,三次产业比重进一步调整为15.1:47:37.9。

三是城市化水平的变化。全市城市化率由1996年的10.1%提高到2012年的51.4%,其中2009年至2012年四年间每年提高接近4个百分点。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建市初的14平方公里扩展到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12.8万增加到60万。

四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变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1996年的2496元、1993元,增加到2012年的16991元、9495元,分别增长了4.8倍和3.8倍。

今日的宿迁,正在以领跑全省、快于周边、持续跨越攀升的宿迁速度,成为后发地区快速崛起的典范。

回过头来看看,面对宿迁的优良传统,我们现在是自豪骄傲呢,还是惭愧无语?今年4月24日,蓝书记在市委中心组第十五次(扩大)学习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宿迁改革创新的优势在弱化、氛围在淡化、精神在软化、金字招牌在‘氧化’”。对这新“四化”,我们要高度警觉,深刻反思,坚决防止改革的红利递减、弱化。

三、为什么要强调让改革创新成为我们的习惯?

1. 上级要求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畅论和酝酿改革,改革创新已经成为媒体上出现最多的词汇,成为新时期的一种主流意识和风向标。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习近平总书记讲:“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李克强总理也讲:“改革是最大红利,贵在行动”,在全国“两会”期间以及随后的全国廉政工作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都明确地提出了本届政府改革创新的责任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省委、省政府对于宿迁的改革一直寄予厚望。罗志军书记一再叮嘱:“宿迁要永葆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活力,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当好江苏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李学勇省长则反复要求:“宿迁要突出改革重点,增强内生动力,实现全面小康”。

对于这样的改革要求,作为全省唯一的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必须积极响应、坚决贯彻。

2. 形势所迫

要素瓶颈制约:宿迁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阶段,但目前面临的环境,与苏南等发达地区上世纪80年代发展工业时土地、信贷、环保等政策都相对宽松的背景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土地:当年部分发达地区发展工业占用大量的基本农田,后来基本上都得到了许可;而现在基本农田是条“高压线”,谁都不敢碰,省里所给的用地指标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全市年新增建设用地需求量在3万亩以上,但每年可使用的指标仅1万亩左右。

信贷:苏南地区紧邻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大环境相对宽松,传统的民间融资也一直比较活跃;而我们现在的金融体系还很不健全,存贷比结构很不合理,银行“惜贷”心理和居民“重储”心理还都比较明显。

环保:当年国家对节能减排基本没有要求,而且也未纳入考核,苏南乡镇工业基础就是靠当年“村村点火、乡乡冒烟”积累而来的,目前已有能力实行技术改造。但现在上级下达给我们的节能减排考核指标是“一刀切”,要求宿迁以2005年工业化、城市化刚刚起步时的数字为基数再进行削减,宿迁无法也不能再走发达地区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发展再集约发展的老路,那么新路如何走呢?

当前,宿迁既面临扩大总量与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也面对资源制约和环境约束的双重压力,如果不去改革创新,不去突破资源要素的瓶颈制约,宿迁要想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可以说就是一纸空谈。

体制性障碍: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方面,目前我市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还有近200项,但实际上有一半以上都未行使或很少行使,此外还有10多项审批未清理到位。市场竞争环境方面,尽管理论上已落实了民资和国资的同等待遇,但政策壁垒层出不穷,民营企业并没有真正享受到与国企同样的“国民待遇”,等等。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不作为现象却不容忽视,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还有许多不能适应形势,无法让群众满意的地方。

对于这些制约和障碍,如果我们不下决心进行创新突破,不下决心进行存量和增量改革,不仅无法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也将极大地阻碍整个市场化进程。

3. 发展亟需

随着形势的发展,宿迁固有的劣势非但未能弥补,一些原有优势也在逐渐弱化,亟需通过改革创新来加强。

洼地效应在弱化:随着省委、省政府对苏北“一市一策”的深入实施,建市初期省里给予我们的一些特殊扶持政策,正逐步由宿迁“独享”变成苏北“普惠”,区位边缘化、政策均等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原来的“洼地效应”已经弱化甚至丧失。

政策优惠在弱化:一方面我们很多优惠政策仍停留在规费减免等低层次阶段,与周边地区日趋同质化,政策的吸引力在逐步弱化;另一方面与苏南等发达地区相比,我市招商政策的含金量还不高、优惠程度还不大,对于客商关注的物流、通关、退税、融资等政策,不仅没有自身优势,还远远滞后于发达地区。

改革优势在弱化:去年,省政府出台《宿迁市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从目前实施情况看,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改革的目标和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很多改革缺乏针对性的思路和可操作性的举措,有的仅停留在“嘴上喊喊、纸上画画”层面。

4. 内在追求

改革创新其实就是不断地自我探索发展路径的突破,这种突破既是事业的突破,也是作为个人和一个集体的内在追求,是一种崇高而幸福的精神褒奖,会让人感到无比的充实。同时,改革创新也是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进而焕发出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的过程,就像嫩苗之于种子、大树之于嫩苗,是一种生命的突破;也像毛毛虫之于蛾卵、蝴蝶之于毛毛虫,是一次完美的蜕变。改革创新同样如此,虽然过程可能会很曲折、很艰难,甚至会发生阵痛、剧痛。但只要方向找对了、功夫下足了,我们一定会在上下求索的历程中收获最美的风景,一定会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中收获最大的欣慰。

四、如何培养和历练改革创新的习惯

天天遇到新问题,事事都用老办法,一定是死路一条。只有时时刻刻想着改革创新、处处彰显改革创新、事事体现改革创新,才能把改革创新真正内化为工作中的自觉性思维、习惯性动作。

1. 永不满足。改革创新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既有“摸着石头过河”的老问题,也有“发展起来以后”的新问题。我们绝不能因为过去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更不能陶醉于现有的成果而不思进取、停滞不前,而应更多的看到问题、看到差距、看到不足,永远保持一颗进取的心,以“没有最好,只求更好”为目标,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永远前进,敢于“攀登新高峰”,向改革再一次出发,真正做到改革不停顿、创新不止步。

2. 善于学习。学习本质上是一个创新理念、创造思维的过程。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学而不思,则如蜻蜓点水、浮于表面;思而不学,只会墨守成规、唯例而用。就像轮子,很多人会说都是圆的,还有什么必要去学习创新?其实,即便是圆的轮子,如果简单模仿也会涉及到知识产权侵权等问题,而且即便是轮子,材质各异、品种繁多、作用不同,学习、研发和创造的空间很大。只有常思能力不足,常怀本领恐慌,常找学习差距,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进取精神,真正把学习内化成一种发自内心的追求、一种终生不渝的爱好、一种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持之以恒地学习,一丝不苟地钻研,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睿智,为个人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3. 不断地自我否定。改革创新是对于重复简单劳动和思维方式的否定,是一种自我超越。自我否定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勇气、一种境界。如果没有自我否定的精神,面临的问题会越来越多,直到积弊难返。要推进改革创新,就必须敢于向自己动刀,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在消除弊端中完善,在查漏补缺中提升,力求使每一项改革都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符合发展的潮流。

4. 胸怀坦荡。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改革,改革难免会引起一些非议、甚至争议、抵触。为公才改革,为私谁改革?既然坚信改革一定会给群众带来最新鲜的感受、最新颖的东西、最美好的期盼。那么,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遭受多少曲折,我们都要以无私无畏的担当、坦荡从容的胸怀,保证改革稳步推进。

5. 接受群众检验。习总书记强调,“改革只有一个指向,为人民而改革,这是改革的唯一价值;改革只有一个标准,尊重人民意愿,这是改革的唯一立场”。改革既然是以群众利益为基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改革,就必须面对群众更严苛的审视、听取更广泛的声音,为改革积聚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寻找更为深厚的动力源泉。惟其如此,每一步改革的推进,才有可能最大范围地凝聚共识;每一次创新的突破,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力量。

五、从哪些方面推进政府新一轮的改革创新

改革需要行动,改革贵在行动,大家之所以对改革啧有烦言,是因为有太多的人光说不练。4月25号,市委、市政府在骆马湖总部经济集聚区启动开展工商登记改革试点工作,就在前天,三家有限合伙企业成功注册,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刚才,市工商局在交流发言时,已经阐述了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削减审批、一窗受理、全程代办、并联审批。尤其是削减行政审批方面,至少要在现有基础上,再削减50%以上,这是基本目标。总部经济集聚区试点成功以后,我们将及时总结经验,在大市面上进行推广。今年,我们将着重围绕七个方面先期开展改革工作,目前五项改革调研小组已着手运作。每一个县区、每一个部门都要围绕这些课题,深入地进行调研和思考。

第一,通过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让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政府职能转变是政府自身的一场深刻变革,其关键是解决“错位、越位、缺位”问题,提高政府科学管理水平。怎么样才算是转变职能呢?说到底就是监管要优化、服务要强化、审批要弱化。一方面,该管的事务要管住管好,不缺位。政府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制定者、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维护者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政府的职责所在,特别是对市场主体的监管绝不能缺位。一说到监管,有的部门立马就想到打报告,要求增加编制、成立机构、划拨经费,这是一种典型的懒政行为。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这绝对行不通,因为精兵简政是职能转变的应有之义。前段时间,蓝书记专门安排了大处室改革,现在组织部等党委部门正在有序推进,政府系统的各个部门也要在大处室改革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另一方面,该放的权力要真正放下去,不错位、不越位。通过大力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四分开”,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减少政府“有形之手”对微观事务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干预。通过对现有审批和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充分向市场放权授权,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产经营、投资项目等的许可和审批,逐步减少政府经济领域审批权,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现在政府有很多做法对经济工作管得过于具体,但实际上管不了、也管不好。比如简单强制性地规定最低工资制度,西方等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采用的是政府调控和劳工双方协商相结合的机制,而我们更多是用行政管控的办法。按照经济学的规律,最低工资标准每上浮10%,至少有1—3%的熟练劳动力下岗,这看似在扶持弱势群体,其实恰恰伤害了弱势群体。因此,在以合适方式科学指导最低工资标准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公共基础工程建设、劳动力培训、劳资双方协商等配套办法,而这些配套办法往往是政府应该做的,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则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第二,通过构建有利于民资发展的体制机制,让各类产业资本争相向宿迁集聚。打造优良的投资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土壤”。围绕创优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对所有针对民营企业的“玻璃门”、“弹簧门”政策逐一进行梳理,努力打破阻碍民资发展的政策壁垒,帮助民营企业开创更大发展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民待遇”。围绕打造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加强政策性创新、机制性创新、服务性创新,凡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有利于效能提升的机制、有利于程序简化的服务,都要大胆突破、敢于创新,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投资环境,使宿迁成为各类产业资本的首选之地。

第三,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让城镇化的潜在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和最深刻的结构调整。目前,我市城镇化率只有51.4%,按照国际标准,还有15—30个百分点的成长空间。这一期间,我们必须把城镇化的最大潜力与改革创新的最大红利结合起来,在中心城市建设上,围绕建设“不堵车、很方便、最干净、玩不够”城市,建立“内聚外融”的统筹协调机制,更快提高中心城市建成率、配套率和达标率,构筑大市区的发展优势、开放优势和创新优势。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上,深化土地管理、户籍、住房保障、投融资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分割体制障碍,形成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新格局。在城镇承载力提升上,加快城镇建设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改革,集中培育一批特色彰显、专业发展的重点中心镇,放大小城镇传递城乡资源的传统优势,最大程度地方便老百姓就业和生活。  

第四,通过进一步推进土地改革,让土地的资本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在紧环境已成为市场经济常态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土地要素资源整合利用,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体现着各级政府改革创新的思路和水平。探索建立城乡建设用地规划空间动态管理机制,实现规划、计划指标和资金在中心城区与贫困地区之间流动、互补。建立拆、建、用协调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市场化配置挂钩周转指标,推进地票交易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运行。深化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所有权和使用权改革,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土地成为资本,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

第五,通过政策性创新平台建设,让体制机制的新优势转化为改革红利。所谓政策性创新平台,就是让各种创新举措在一定区域和时间内集成实施的平台。比如当前正在推进的综合保税区建设,要按照“申报、招商、建设”同步进行模式向上争取,目标是到明年上半年完成综保区的审批工作,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把平台优势、政策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最近,我们正在研究港站通关模式,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大的方便。又比如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我们还可以争取更多的各类国家级和省级试点,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将需要改革创新的政策措施优先放在宿迁实践,使试点工作更多体现改革和创新的导向,使一系列改革能够转化为发展的红利。

第六,通过深化民生领域改革,让广大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改革创新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从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做起,需要什么就做什么;从老百姓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不满意什么就改什么。在实现居民收入六年倍增上,既要注重用政策激活全民创业,以加快工商登记注册改革为契机激发个人创业热潮;也要注重用环境吸引外来务工,加快城乡保险、就业保障、居民待遇等方面的城乡一体化,促进适龄就业人口向城市集中;更加注重用资源带动长久增收,推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资本化运作,以土地存量换经济增量,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在推进公共服务六大体系建设上,既要舍得投,深化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提高民生投入占比与绝对值;也要公平投,探索实行生产与分配相分离,提高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和公平性;更要多元投,加快项目市场化运作,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享受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在实施民生六项工程上,要通过“项目立项、政府采购、规范管理、市场运作、评估兑现”的方式,把市场竞争拉进来,把建设成本降下去,把服务效率提上去,真正把民生工程做成惠民工程、民心工程。

第七,通过深化廉政制度改革,让政府的所有权力都在阳光下运行“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依靠制度设计来制衡权力,使权力走上正道,应当成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种战略性安排。要牢牢把握减权、去利、制衡、公开、监督、惩处“六个关键环节”,建立把权力真正管住的制度,让人不能腐败,设计一个制度的“笼子”,以行政权力的审批、管理分离为抓手,形成行政权力的内部制衡;以任前、任中、离任审计的全覆盖,加大任中审计和问责比重,强化行政权力内部监控威慑力。建立全方位深入公开的制度,让人不易腐败,以公开权力清单、强化在轨运行为重点,依法向社会公布政策依据、审批程序、审批结果及承办部门、人员,努力消除权力寻租的空间,真正把行政权力曝晒在阳光之下。建立对干部全方位监督的制度,让人不敢腐败,把群众作为平等对话者,支持他们以建设性的方式参与各种监督,定期邀请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对政府重点工作开展评议;以舆论监督为重点,把廉政建设置于社会的“镁光灯”之下,诚恳地接受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多角度、全方位监督。

同志们,三十年来,改革开放是一个宏大的叙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其中一个故事,在这个叙事中,每个人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既是配角又是主角,一切都取决于自己如何书写。三十年来,改革创新形成一条宽阔深远的河流,我们每一个人又是一滴水,聚成细流,汇入大海,前进的波涛终是我们凝聚的力量,每一次大胆设想、每一次小心求证,都为事业和人生开辟了新路,前路仍很遥远,改革创新任务艰巨而繁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扛起改革创新这面大旗,让改革创新成为我们的习惯,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荐访问: 市政府 改革创新 四届 让改革创新成为我们习惯——在市政府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讲话

版权所有:精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精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精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22334号